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6426发布日期:2024-03-12 19:3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包用耐材预制砖,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


背景技术:

1、转炉出钢口到钢包包底有高度7米左右的落差,钢包底部冲击区是钢水冲刷最严重的部分,它要承受从转炉出来温度在1650℃左右的钢液的冲击,随着钢包使用次数增加,冲击区耐火材料的厚度逐渐减少,安全风险也会逐渐提高。

2、目前,冲击区通常采用一整块耐材预制板,它会随着钢水的冲刷、熔损而变得越来越薄,甚至造成冲击区部位渗、漏钢水,从而使整个钢包造成报废,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钢包每浇钢一炉结束后,都会吊运至热修平台让钢包平躺,热修人员对钢包内的耐材使用情况进行点检,来判断耐材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者是下线,将钢包吊运至冷修平台进行维修。由于钢包底部冲击区安装的是一块整体式预制板,冲击区预制板下部与钢包永久层相接,钢包在使用过程中,预制板逐步在熔损,耐材厚度在变薄。由于整体式预制板中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判包人员无法精准的判断出钢包底冲击区耐材预制砖所剩的厚度,完全凭经验,有时难免判断失误,从而在钢包使用过程中造成冲击区部位渗、漏钢水,甚至使整个钢包造成报废。

3、因此,如何准确、及时发现钢包底冲击区耐材预制砖由于冲刷、熔损导致耐火材料变薄而带来的风险,如何避免钢包底冲击区部位渗、漏钢水,是钢包炼钢的一个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它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它包括与钢水接触的工作层预制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套在工作层预制砖底部的截面呈t字型的安全层预制砖,其中所述安全层预制砖在距离其上表面0-30 mm平面上设置有网状钢结构。

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是:

3、所述网状钢结构为由直径6-10mm 的钢筋焊接而成的100*100mm的网状钢结构。

4、所述安全层预制砖高度为90-120mm。

5、所述工作层预制砖周边从上到下呈凹凸间错设计或台阶状设计或者这两种设计的组合。

6、当所述安全层预制砖在距离其上表面0-20 mm平面上设置有网状钢结构时,所述网状钢结构的节点上在向上方向上还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与工作层预制砖连接的t形铆固钉,所述网状钢结构的节点上在向下方向上也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与安全层预制砖连接的t形铆固钉。

7、所述t形铆固钉为由直径4-6mm的钢筋焊接而成,t形铆固钉高度为30-70 mm。

8、所述t形铆固钉高度为30mm、40 mm、50mm、60mm或70mm。

9、当所述安全层预制砖在距离其上表面20-30 mm平面上设置有网状钢结构时,所述网状钢结构的节点上在向上方向上还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与工作层预制砖连接的t形铆固钉。

10、所述t形铆固钉为由直径4-6mm的钢筋焊接而成,t形铆固钉高度为30-70 mm。

11、所述t形铆固钉高度为30mm、40 mm、50mm、60mm或70m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包括与钢水接触的工作层预制砖还包括嵌套在工作层预制砖底部的截面呈t字型的安全层预制砖,其中所述安全层预制砖在距离其上表面0-30 mm平面上设置有网状钢结构,当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熔损至网格状钢结构时,因为钢材和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呈现两种不同的亮度,可以很好的为判包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即便钢结构熔化了,也会在耐材表面形成6-10mm凹槽,凹槽在高温下其亮度也会不同于周围耐材,比耐火材料更亮,这样钢包判包人员也可以更直观、便捷、快速的判断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的状况,当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熔损至网格状钢结构时,相当于拉起一道警戒线,有利于钢包判包人员更直观、便捷、快速的判断钢包底耐火材料的状况,能保证钢包更安全运行。由于网格状钢结构的下面安全层预制砖还有100mm左右的厚度,因此不会立马造成冲击区部位渗、漏钢水,钢包判包人员可及时安排维修人员将钢包下线维修,能保证钢包更安全运行,且可以有效延长钢包使用寿命。

14、另外,由于热震问题,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中的工作层预制砖很容易发生纵向裂纹,当裂纹扩展至安全层预制砖时,由于安全层预制砖与工作层预制砖是分两次浇注成形的,交界面有接缝,裂纹被工作层预制砖和安全层预制砖交界面的接缝阻挡,不会继续向下延伸,避免钢水直接渗透至钢包底永久层,提高了包底安全系数。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它包括与钢水接触的工作层预制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套在工作层预制砖底部的截面呈t字型的安全层预制砖,其中所述安全层预制砖在距离其上表面0-30 mm平面上设置有网状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层预制砖高度为90-1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钢结构为由直径6-10mm 的钢筋焊接而成的100*100mm的网状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层预制砖周边从上到下呈凹凸间错设计或台阶状设计或者这两种设计的组合。

5. 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全层预制砖在距离其上表面0-20 mm平面上设置有网状钢结构时,所述网状钢结构的节点上在向上方向上还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与工作层预制砖连接的t形铆固钉,所述网状钢结构的节点上在向下方向上也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与安全层预制砖连接的t形铆固钉。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铆固钉为由直径4-6mm的钢筋焊接而成,t形铆固钉高度为30-70 mm。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铆固钉高度为30mm、40 mm、50mm、60mm或70mm。

8.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全层预制砖在距离其上表面20-30 mm平面上设置有网状钢结构时,所述网状钢结构的节点上在向上方向上还均匀设置有至少4个与工作层预制砖连接的t形铆固钉。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铆固钉为由直径4-6mm的钢筋焊接而成,t形铆固钉高度为30-70 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铆固钉高度为30mm、40 mm、50mm、60mm或7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包底冲击区用耐材预制砖,它包括与钢水接触的工作层预制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套在工作层预制砖底部的截面呈T字型的安全层预制砖,其中所述安全层预制砖在距离其上表面0‑30 mm平面上设置有网状钢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刘诚,唐龙燕,孙磊,陆帅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