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66536发布日期:2024-06-19 12:2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特别涉及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


背景技术:

1、压铸模具通常用来铸造金属零部件,例如中相机前壳即可通过中相机前壳的模具压铸金属液形成,从而得到标准的中相机前壳零件,压铸时将金属液注入模具的塑型腔内,在金属液的冷却过程中将金属液进行加压塑型,从而使得压铸件能够成型,目前大多数压铸模具进行脱模时需要进行分段脱模,花费时间较长,并且脱模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旨在提高压铸件的脱模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包括底板、顶出结构、浇口、上塑型座、以及下塑型座;

3、所述上塑型座设有成型凸块;

4、所述下塑型座设有流通面,所述流通面上设有塑型位,所述成型凸块与所述塑型位相对设置,所述成型凸块贴合于所述塑型位,所述上塑型座与所述下塑型座贴合处设有浇口,所述浇口延伸至所述下塑型位的流通面内,所述下塑型座靠近浇口两侧分别设有汇集口,所述浇口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汇集口,所述塑型位周缘设有排气结构,所述浇口、塑型位以及排气结构分别设有排气孔;

5、所述顶出结构抵接于所述下塑型座。

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塑型位包括:

7、上塑型端,所述上塑型端凹设于所述流通面靠近浇口两侧;

8、下塑型端,所述下塑型端连接于所述上塑型端,所述下塑型端设置为通孔延伸至所述下塑型座外。

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浇口与所述流通面之间形成流通通道。

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塑型座设有加压位,所述加压位设为通管,所述加压位抵接于压铸机的加压端。

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出结构分别对应所述浇口、塑型位以及排气结构设置。

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出结构设置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分别对应所述排气孔。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模具分为上塑型座和下塑型座,通过上塑型座设置的成型凸块以及下塑型块设置的塑型位可通过压铸机的加压端以及压铸机的顶出结构的设置,可将金属液通过加压端进行压铸,待冷却后金属液进行冷却后固定为压铸件,随后通过顶出结构将压铸件进行顶出,进而完成压铸件的制作。



技术特征:

1.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包括顶出结构、浇口、上塑型座以及下塑型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位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与所述流通面之间形成流通通道。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型座设有加压位,所述加压位设为通管,所述加压位抵接于压铸机的加压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结构分别对应所述浇口、塑型位以及排气结构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结构设置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分别对应所述排气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相机前壳模具,包括顶出结构、浇口、上塑型座、以及下塑型座,上塑型座设有成型凸块;下塑型座设有流通面,流通面上设有塑型位,成型凸块与塑型位对应设置,成型凸块贴合于塑型位,上塑型座与下塑型座贴合处设有浇口,浇口延伸至下塑型位的流通面内,下塑型座靠近浇口两侧分别设有汇集口,浇口两端分别延伸至汇集口,塑型位周缘设有排气结构,浇口、塑型位以及排气结构分别设有排气孔,顶出结构抵接于下塑型座;本技术技术方案旨在提高压铸件的脱模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昌,周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华晔美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3
技术公布日:2024/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