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86505发布日期:2024-04-18 21:0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连铸的。


背景技术:

1、连续铸造是现代钢铁生产的主要技术。连铸坯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钢产品的质量。连铸裂纹产生的原因与铸坯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及其变化规律有关。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稳定生产连铸坯。

2、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对连铸坯的金属含量控制,以及表面深振痕、气泡、裂纹等均有着严格的控制要求。连铸坯表面深振痕、气泡、裂纹等引起的成品盘条热镦表面开裂问题,如何能够在连铸工序提出稳定的控制制备方法,是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由于连铸坯表面深振痕、气泡、裂纹等引起的成品盘条热镦表面开裂问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为80~100μm,无横、纵裂纹及表面气泡;

3、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连铸坯包括:0.29%≤c≤0.32%、0.80%≤si≤0.90%、1.00%≤mn≤1.10%、p≤0.015%、s≤0.010%、cr≤0.10%、ni≤0.10%、cu≤0.10%、n≤0.0050%、o≤0.0025%,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4、连铸坯断面尺寸为150~180mm×150~180mm,生产设备连铸机弧半径为10m。

5、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铁水经过铁水预处理工序、初炼炉工序、精炼工序和连铸工序,连铸工序所使用的连铸机为弧型连铸机,所述连铸机拉速为1.80~2.60m/min,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为15~25℃。

6、进一步的,所述连铸机的结晶器水流量为2000~2300l/min,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为200~400a、频率2.5hz,末端电磁搅拌电流为300~400a、频率6hz。

7、进一步的,所述连铸机的结晶器振动参数为振程6~7mm,振频为90~110cpm。

8、进一步的,所述连铸机共有7台拉矫机,依次编号为1#、2#、3#、4#、5#、6#、7#,其中1#、2#、3#、4#拉矫机分布在矫直段,有上、下辊子,仅对连铸坯进行矫直,矫直压力为20~40bar;5#、6#、7#拉矫机分布在水平段,有上、下辊子,仅对连铸坯进行压下,压下量共4~8mm。

9、进一步的,所述连铸机的二冷区导辊段包括10对上、下辊子,辊缝错位总量为1~2mm,单对辊子错位量为0.1~0.2mm。

10、进一步的,所述连铸机的二冷区比水量为0.4~0.8l/kg,共分为5个区,各区水量分配比为25:31:20:15:9。

11、进一步的,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连铸机的结晶器所用保护渣的化学成分为sio230~35%、cao 27~30%、mgo 2.0~4.0%、al2o3 1.0~3.0%、na2o 8~10%、f 2~3%、c 14~17%,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12、所述保护渣的熔点为1020~1150℃,保护渣的二元碱度为0.8~0.9,保护渣在1300℃下的粘度为0.45~0.55pa·s,结晶器保护渣渣层厚度控制为30~50mm。

13、进一步的,所述初炼炉工序的出钢过程中,按照合金、增碳剂、石灰顺序加入,使用硅锰、硅铁进行合金化,吨钢参考加入量为石灰4~5kg,硅锰13~15kg、硅铁7~9kg。

14、进一步的,所述精炼工序的白渣操作,吨钢加入石灰2~3kg,萤石0.2~0.5kg,碳化硅0.5~0.7kg,白渣时间≥10min,软吹时间≥7min,控制钢水氧含量≤50ppm。

15、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

16、首先,对初炼炉出钢钢水进行脱氧、造渣、合金化,降低钢水氧含量,同时控制钢水成分。其次,钢水进入精炼工序后,加入石灰、萤石及碳化硅,快速造白渣,降低钢水中氧含量。进一步,钢水吊运至连铸工序,全程采用保护渣浇注,减少钢水二次氧化。最后,连铸工序,依据不同连铸坯断面尺寸,调整结晶器振动参数、保护渣渣层厚度、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连铸机拉速,中间包过热度,保证保护渣润滑效果,控制振痕深度,减轻连铸坯表面热应力及增碳,防止形成横、纵裂纹,气泡等缺陷,同时设定二冷区比水量、拉矫机矫直压力及压下量,防止连铸坯表面形成横裂纹,控制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及横、纵裂纹发生率,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依据不同连铸坯断面尺寸,调整结晶器振动参数、保护渣渣层厚度、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连铸机拉速,中间包过热度,二冷区比水量、拉矫机压下力及压下量等,并结合精炼工序钢水氧含量控制,使得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为80~100μm,无横、纵裂纹及表面气泡等缺陷,解决了由于连铸坯表面深振痕、气泡、裂纹等引起的成品盘条热镦表面开裂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其特征在于,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为80~100μm,无横、纵裂纹及表面气泡;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铁水经过铁水预处理工序、初炼炉工序、精炼工序和连铸工序,连铸工序所使用的连铸机为弧型连铸机,所述连铸机拉速为1.80~2.60m/min,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的结晶器水流量为2000~2300l/min,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为200~400a、频率2.5hz,末端电磁搅拌电流为300~400a、频率6hz。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的结晶器振动参数为振程6~7mm,振频为90~110cp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共有7台拉矫机,依次编号为1#、2#、3#、4#、5#、6#、7#,其中1#、2#、3#、4#拉矫机分布在矫直段,有上、下辊子,仅对连铸坯进行矫直,矫直压力为20~40bar;5#、6#、7#拉矫机分布在水平段,有上、下辊子,仅对连铸坯进行压下,压下量共4~8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的二冷区导辊段包括10对上、下辊子,辊缝错位总量为1~2mm,单对辊子错位量为0.1~0.2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的二冷区比水量为0.4~0.8l/kg,共分为5个区,各区水量分配比为25:31:20:15:9。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连铸机的结晶器所用保护渣的化学成分为sio2 30~35%、cao 27~30%、mgo2.0~4.0%、al2o3 1.0~3.0%、na2o 8~10%、f 2~3%、c 14~17%,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炼炉工序的出钢过程中,按照合金、增碳剂、石灰顺序加入,使用硅锰、硅铁进行合金化,吨钢参考加入量为石灰4~5kg,硅锰13~15kg、硅铁7~9kg。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工序的白渣操作,吨钢加入石灰2~3kg,萤石0.2~0.5kg,碳化硅0.5~0.7kg,白渣时间≥10min,软吹时间≥7min,控制钢水氧含量≤50pp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用连铸坯及其制备方法,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为80~100μm,制备方法,包括将铁水经过铁水预处理工序、初炼炉工序、精炼工序和连铸工序,连铸工序所使用的连铸机为弧型连铸机,连铸机拉速为1.80~2.60m/min,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为15~25℃。本发明依据不同连铸坯断面尺寸,调整结晶器振动参数、保护渣渣层厚度、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连铸机拉速,中间包过热度,二冷区比水量、拉矫机压下力及压下量等,并结合精炼工序钢水氧含量控制,使得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为80~100μm,无横、纵裂纹及表面气泡等缺陷,解决了由于连铸坯表面深振痕、气泡、裂纹等引起的成品盘条热镦表面开裂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丁振涛,杨小成,刘荣泉,蔡守桂,曹健,赵天华,茅人杰,孙德伟,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