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406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尤其是一种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
轮式千斤顶在作业时,油缸的负荷很大。以2.25的千斤顶为例,其油缸内的油压可高达80MPa,而千斤顶上的活塞环、油缸与其底座连接处的密封及单向、安全、卸荷阀等处在如此高压下,总是存在着发生内泄的可能。若发生内泄,千斤顶将在重荷的作用下自行下降,这对作业,尤其是对维、检修人员的人身是极不安全的。为此,在通常的做法是将所欲举的车辆等举抬到所需高度时,另用架体将其架住,较之麻烦不便,也不甚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安全便于携带的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方案是在机架内起重臂的两侧,设有一对支撑杆,且支撑杆的支点与机架上的油缸连接螺检孔同轴,以筒化结构,提高支撑强度;利用起重臂与连杆间原先仅起铰接作用的铰接轴,将所述起重臂上的连杆铰接轴(38)向外侧延伸凸构成支撑轴(38′)。在支撑杆(22)的游离端端部设有凹槽(90),且在支撑杆上设有小臂,其上设置拉簧,拉簧的另一端与曲柄相连。在曲柄轴上固定设有曲柄操作杆,两端设有曲柄,在曲柄操作杆的端部设有弯头。手柄可分为两节,其后节手柄端开有锁口(72),上节手柄的轴头装有上部设有相应扁体的锁杆。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安全、方便,增设了安全支撑装置,又尽可能多地延用现有技术中的零部件,使之推广和标准化等更为便利。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总体简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总体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安全支撑装置结构布置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佣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撑杆轴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的C向局部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撑杆铰支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铰支点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曲柄轴(21)铰支于机架上,其中部装有曲柄操纵杆(34)和扭力弹簧(88),两个曲柄(35)分别装于该轴的两端;曲柄轴(21)与曲柄分别采用方轴端与方孔相配合,装配后用螺母紧固;曲柄(35)与支撑杆(22)由拉力弹簧(36)相连。由于曲柄(35)端部转动180°的行程大于支撑杆(22)上的摆动行程,故拉力弹簧能保持对支撑杆(22)的张力使其紧靠于由起重臂(1)上的连杆铰接轴(38)向外侧延伸凸出构成的支撑轴(38′)上。拉力弹簧(36)被铰于曲柄(35)的小轴,因之在曲柄(35)的运动过程中不会自行脱落。曲柄操纵杆(34)的尾部呈弯头状以便勾挂在卸荷杆(12)的端部槽(87)内。
支撑杆(22)铰支点的结构如附
图14所示,它系由六角螺检(42)将支承环(43)、油缸(5)与机架(3)固定,然后分别置入隔离环(41)、支撑杆(22)和垫片(40),并由支撑杆轴(37)串插入其间;最后由卡板(45)、螺钉(44)将其固定于一体。由于镶插了支承环(43),使得该同轴的支撑固定点的强度大为增强。
安全支撑装置的具体操作可这样进行当需安全支撑时,将曲柄操作杆(34)向上转动180°扣于卸荷杆(12)的园弧槽(87)内,同时曲柄(35)和曲柄轴(21)也随之转动180°并通过拉力弹簧(36)及支撑杆上的小臂(91)将支撑杆(22)向上拉,并靠于轴(38′),之后揿动手柄泵油,使千斤顶起升至额定高度。轴(38)落于支撑杆(22)顶端的凹槽(90)。也可将操作顺序倒过来,即先起升千斤顶而后拉起支撑杆。当需解除支撑时,若轴(38)已被支撑须先揿动手柄使起重机构回升,即轴(38)已脱离支撑处,然后如图所示将手柄(7)置于位置I,并反时针旋转使拨叉(11)与卸荷杆(12)相结合,在二者结合后,向下揿,使卸荷杆(12)转至下位,以解除其对曲柄操纵杆(34)的约束;当解除约束后曲柄操纵杆(34)便在扭力弹簧(88)的作用下复位,同时曲柄(35)也复位,此后支撑杆(22)依靠自重下降。待其复位后再上抬手柄,进行卸荷操作,使千斤顶缓降。若支撑轴(38)未被支撑,则不必进行起重机构的回升操作,而直接解除支撑。
使用完毕后,旋转锁杆(31),取下后节手柄(28),然后卸下手柄(7),折支撑杆(22)、揿手(6)等,便于收置。
权利要求1.一种由机架、起重臂、油缸和置于其上的阀杆所组成的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在机架(3)内起重臂(1)的两侧,设有一对支撑杆(22),且支撑杆(22)的支点与机架上的油缸(5)连接螺栓孔同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1)上的连杆铰接轴(38),向外侧延伸凸出构成支撑轴(3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游离端端部设有凹槽(90);且在支撑杆上设有小臂(91),其上设置拉簧(36),拉簧的另一端与曲柄(35)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在曲柄轴(21)上固定设有曲柄操作杆(34),两端设有曲柄(35);在曲柄操作杆的端部设有弯头(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式千斤顶的安全支撑装置。它系在机架内起重臂的两侧,设有一对支撑杆,且支撑杆的支点与机架上油缸连接螺栓孔同轴。同时将起重臂上的连杆铰接轴(38),向外侧延伸凸出构成支撑轴。因此,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安全,便于携带等特点,而深受用户欢迎。
文档编号B24B3/00GK2227641SQ9521506
公开日1996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6日
发明者杨泽松 申请人:杨泽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