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787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机,特别是一种家用制氧机。
背景技术
目前面市的家用制氧机多是化学置换型的,其结构复杂,产氧慢,使用不方便,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化学置换、来氧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家用制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家用制氧机,包括产氧区、水洗区、真空泵及输氧管组成,产氧区中央由上向下插接一真空泵,产氧区上端真空泵的外围设有过滤层,产氧区外部设有水洗区,输氧管将产氧区和水洗区连通,水洗区上端连接输氧软管。
产氧区内真空泵下端竖向设有隔离板,形成迷宫式区域。
隔离板为一端封闭一端通开,并间隔排列。
真空泵与迷宫式区域相接处设有隔离带。
输氧管在水洗区内的一端连接一微孔器。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化学置换,来氧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水气分离、氧氮分离、吸氮排氧压力大的问题,原料可长期使用,因而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程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家用制氧机,包括产氧区、水洗区、真空泵及输氧管组成,产氧区1的中央由上向下插接一真空泵7,产氧区1上端真空泵7的外围设有过滤层2,产氧区1外部设有水洗区10,输氧管8将产氧区1和水洗区10连通,水洗区10上端连接输氧软管12。
产氧区1内真空泵7下端竖向设有隔离板14,形成迷宫式区域5。隔离板14为一端封闭一端通开,并间隔排列。
真空泵7与迷宫式区域5相接处设有隔离带15。
输氧管8在水洗区内的一端连接一微孔器9。
产氧区1内过滤层2的下方区域内装有活性炭3,真空泵7下方的迷宫式区域内装有以硅酸钠与偏铝酸钠为原料合成晶化、经脱水离子交换烘干成型活化而得的F5,F5与真空泵7匹配压力2.5kg/cm纯氧量70%以上,F5的使用期限为6000小时,并可更新。
使用时空气穿过过滤层2与活性炭3接触,将空气中的杂质及部分氮吸附,顺迷宫式区域行进中再与F5混合,通过真空泵7工作将氧氮分离,氧气从输氧管8进入微孔器9排入水洗区10,经水洗从氧气中的重质物质沉淀产生能使用的氧气11,使用氧11通过输氧管12导入鼻罩13,即可使用。采用鼻罩式吸入氧气,可固定于人体呼吸部位,方便于使用人继续工作及学习。微孔器9指天然硅酸盐。
电源6采用220V经镇流和110V经电阻为12V接入真空泵7。可以在家庭、医院、汽车、火车上使用,只要电器元件不损坏的情况下,有电源即可供氧。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制氧机,包括产氧区、水洗区、真空泵及输氧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氧区(1)的中央由上向下插接一真空泵(7),产氧区(1)上端真空泵(7)的外围设有过滤层(2),产氧区(1)外部设有水洗区(10),输氧管(8)将产氧区(1)和水洗区(10)连通,水洗区(10)上端连接输氧软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制氧机,其特征在于产氧区(1)内真空泵(7)下端竖向设有隔离板(14),形成迷宫式区域(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制氧机,其特征在于隔离板(14)为一端封闭一端通开,并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家用制氧机,其特征在于真空泵(7)与迷宫式区域(5)相接处设有隔离带(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制氧机,其特征在于输氧管(8)在水洗区内的一端连接一微孔器(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制氧机,包括产氧区、水洗区、真空泵及输氧管组成,产氧区中央由上向下插接一真空泵,产氧区上端真空泵的外围设有过滤层,产氧区外部设有水洗区,输氧管将产氧区和水洗区连通,水洗区上端连接输氧软管。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化学置换,来氧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水气分离、氧氮分离、吸氮排氧压力大的问题,原料可长期使用,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C01B13/02GK2558396SQ0224769
公开日2003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5日
发明者张阜寅 申请人:张阜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