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48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利用在皮肤表面施用臭氧气体,治疗皮肤瑕疵或进行皮肤美容的方法。而采用较多的产生臭氧气体的方法是在皮肤附近使带电体放电,从而电离皮肤附近的氧,产生臭氧。但目前该类设备普遍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便于家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可产生臭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单元、振荡电路、高压发生电路及臭氧发生器,所述振荡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脉冲电压、高压发生器将脉冲电压升压后施加于臭氧发生器,施加高电位的臭氧发生器接触低电位的人体皮肤时电离周围氧气产生臭氧。
上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中,还包括连接振荡电路和高压发生电路、用于调整脉冲电压频率的频率变换电路,所述频率变换电路将调整频率后的脉冲电压输出到高压发生器升压。
上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中,所述高压发生电路将脉冲电压的电压值升高为1000伏以上。
上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中,所述振荡电路包括一振荡器。
上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中,所述振荡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及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的正电压输出连接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连接点,负电压输出则连接第三电感和三极管基极的连接点,负电压输出还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
上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中,所述三极管采用大放大系数、大阻抗、小压降的三极管。
上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中,所述频率变换电路将输出脉冲的频率调整为低频。
上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中,所述频率变换电路由第四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交流触发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位器、电容器和第五电感组成,所述第四电感用于感应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脉冲电压,所述第四电感第一二极管、电位器第一电阻、交流触发二极管及第五电感依次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二极管与第五电感并联,所述电容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与交流触发二极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电阻并联于所述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不仅携带、使用方便,而且可减少能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由电源单元11、振荡电路12、频率变换电路13、高压发生电路14及臭氧发生器15组成。
其中电源单元连接有电池,本实施例中采用可重复充电的镍氢(Ni-MH)电池,电压DC3.6V。振荡电路12用于将直流电转为具有一定频率的脉冲电压。频率变换电路13进一步调整脉冲电压的频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频率范围为50Hz-100Hz。当然,该频率只要在低频段即20-100Hz即可。而高压发生电路14则提升上述高频脉冲电压的电压值到1000伏以上,本实施例中的电压为3000-4000伏。
臭氧发生器15是一个带电极的密闭玻璃泡,密闭玻璃泡内可为真空或充惰性气体或氮气等。密闭玻璃泡上的电极连接到高压发生电路。当连接上高压电的玻璃泡接触使用者的皮肤时,由于使用者的皮肤相对玻璃泡处于低电位,玻璃泡通过“电晕”效应放电到使用者的皮肤上。存在于玻璃泡和皮肤间的电子,通过电子雪崩效应被加速。空气中的氧分子接触到加速电子而被电离,通过连锁反应在使用者的皮肤附近产生臭氧。
如图2所示,是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的电路图。
充电口CK、电池E、电阻R1、二极管D1、D2共同构成了电源单元11。可通过充电口CK连接充电器对电池E进行充电。
振荡电路12由三极管BG1、变压器B1的初级电感L23、反馈电感L12、偏置电感R2组成。三极管BG1要求电流放大系数h要大,输出阻抗要大,饱和压降要小的功率三极管,本实施例采用T1P41C。经过振荡电路12产生的脉冲电压的谐振频率f0=17KHz±0.5KHz。当然,上述振荡电路12也可由其他可产生脉冲电压的电路或元件代替,如振荡器。
频率变换电路13由变压器B1的次级、二极管D3和D5(T-R107)、交流触发二极管D4(DB120)、电阻R3和R4、电位器W1、电容器C1和变压器B2的初级组成。其中变压器B1的次级将振荡电路产生的谐振频率f0耦合到次级,经二极管D3整流成半波电压,再通过电阻R3、R4、电位器W1对电容器进行充电。当电容器C1两端电压大于交流触发二极管D4(DB120)的触发电压时,则交流触发二极管D4导通。此时电容C1两端电压通过D4向变压器B2初级放电,在变压器B2的线圈中感应出低频电压,通过调整电容C1的容量大小,可以改变低频频率。在本实施例中低频频率在50HZ-100HZ范围。这个频率人最为敏感,效果感觉最好。
高压电路由变压器B2组成。它将流过变压器B2初级线圈的低频脉冲电压,升压耦合到次级,形成高压电压3-4千伏。考虑到安全绝缘,变压器B2采用环氧树脂灌封,当然也可由其他绝缘材料灌封。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单元、振荡电路、高压发生电路及臭氧发生器,所述振荡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脉冲电压、高压发生器将脉冲电压升压后施加于臭氧发生器,施加高电位的臭氧发生器接触低电位的人体皮肤时电离周围氧气产生臭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振荡电路和高压发生电路、用于调整脉冲电压频率的频率变换电路,所述频率变换电路将调整频率后的脉冲电压输出到高压发生器升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发生电路将脉冲电压的电压值升高为1000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一振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及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的正电压输出连接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连接点,负电压输出则连接第三电感和三极管基极的连接点,负电压输出还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采用大放大系数、大阻抗、小压降的三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变换电路将输出脉冲的频率调整为低频。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变换电路由第四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交流触发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位器、电容器和第五电感组成,所述第四电感用于感应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脉冲电压,所述第四电感第一二极管、电位器第一电阻、交流触发二极管及第五电感依次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二二极管与第五电感并联,所述电容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与交流触发二极管的连接点,所述第二电阻并联于所述电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单元、振荡电路、高压发生电路及臭氧发生器,所述振荡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脉冲电压、高压发生器将脉冲电压升压后施加于臭氧发生器,施加高电位的臭氧发生器接触低电位的人体皮肤时电离周围氧气产生臭氧。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臭氧发生电路,不仅携带、使用方便,而且可减少能耗。
文档编号C01B13/11GK2712892SQ20042004690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8日
发明者袁建 申请人:深圳市精锐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