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

文档序号:343967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碱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纯碱工业的蒸氨工序是氨碱法中的一个重要操作单元,这个单元的最大缺点就是 在蒸氨的过程中需要排除大量的蒸氨废液。这种废液如果处理不好随意排放将会对自然环 境造成不小的污染,因此,处理和利用好氨碱法的蒸氨废液也是纯碱工业的一步重要的环 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0810129372. 9的文献公开了一种利用纯碱废液和电 石废渣脱除SO2的方法。利用纯碱废液中的CaCl2与烟气中的SO2K应,生成白色CaSO3沉淀, 放出HCl,HCl溶于水形成浓度很低的盐酸;用电石废渣中的Ca(OH)2中和HCl,生成CaCl2 和水,CaCl2循环利用。在脱硫过程中主要消耗的是电石废渣中的Ca(0H)2。如果本地没有 纯碱废液,可以购买由纯碱废液生产的二水氯化钙(CaCl2 ·2Η0),配制成CaCl2溶液。此方 法在消耗纯碱废液的同时脱除SO2,,但是靠脱硫工艺来消耗纯碱废液,数量上太少,很难处 理掉纯碱工业产生的废液。且目前还没有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 法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处理量大,而且工艺及生产设备简单 的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制造步骤如下步骤Α、将废渣滤液以氯化钙计与碳酸铵以质量比1 0.66 1.06的比例一起 投入耐腐蚀反应器里,搅拌下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耐腐蚀反应器中同时还以质量比 1 1.44 1.84的比例发生另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铵;步骤B、将步骤A中反应生成物用抽滤器一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C、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一、干燥器一、粉碎机一、进 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钠产品;步骤D、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澄清液以碳酸钠计再与原来的废渣滤液以氯化钙 计,按质量比1 0.85 1.25投入到反应器里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物与原有的氯化铵组成 的混合物;反应生成物主要是碳酸钙和氯化钠。步骤Ε、将步骤D中混合物用抽滤器二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F、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二、干燥器二、粉碎机二、进 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产品;步骤G、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液用减压蒸馏器减压蒸馏先后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铵晶体。本发明主要是本发明主要是利用氨碱法的蒸氨废液,氨碱法的蒸氨废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氯化钠、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钙、氢氧化镁等主要成分。其他微量成分也 不超过3 5%就当作杂质可以忽略不计了。本发明将蒸氨废液与碳酸铵投入耐腐蚀反应 器反应,在此同时还发生另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铵;抽滤的滤饼经洗涤脱水、干 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产品;滤液再与原来的废渣滤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等混合物; 再抽滤,滤饼经洗涤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成品,滤液经减压蒸馏先后得到 氯化钠和氯化铵晶体;本发明不仅生产的成本低廉、利润高、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工艺及生 产设备简单,处理量大;是一种比较实际的处理和利用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创造出可观的经 济价值,而且还消除了化工废渣、治理了环境污染。本发明的反应原理为CaCl2+ (NH4) 2C03 = = = = CaC03+2NH4Cl2NaCl+ (NH4) 2C03 = = = = Na2C03+2NH4ClNa2C03+CaCl2 = = = = CaC03+2NaCl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其中1——耐腐蚀反应器、2——抽滤器一、3——离心甩干机一、4——干燥器一、5—— 粉碎机一、6——碳酸钠产品、7——反应器、8——抽滤器二、9——离心甩干机二、10——干 燥器二、11——粉碎机二、12——碳酸钙产品、13——减压蒸馏器、14——氯化钠、15——氯 化铵晶体。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制造步骤如下步骤A、将废渣滤液以氯化钙计与碳酸铵以质量比1 0.66的比例一起投入耐腐 蚀反应器1里,搅拌下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耐腐蚀反应器中同时还以质量比1 1.44 的比例发生另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铵;步骤B、将步骤A中反应生成物用抽滤器一 2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C、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一 3、干燥器一 4、粉碎机一 5、进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钠产品6 ;步骤D、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澄清液以碳酸钠计再与原来的废渣滤液以氯化钙 计,按质量比1 0.85投入到反应器7里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物与原有的氯化铵组成的混 合物;反应生成物主要是碳酸钙和氯化钠。步骤E、将步骤D中混合物用抽滤器二 8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F、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二 9、干燥器二 10、粉碎机二 11、进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产品12 ;步骤G、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液用减压蒸馏器13减压蒸馏先后得到氯化钠14 和氯化铵晶体15。
实施例2一种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制造步骤如下步骤A、将废渣滤液以氯化钙计与碳酸铵以质量比1 0.86的比例一起投入耐腐蚀反应器1里,搅拌下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耐腐蚀反应器中同时还以质量比1 1.64 的比例发生另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铵;步骤B、将步骤A中反应生成物用抽滤器一 2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C、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一 3、干燥器一 4、粉碎机一 5、进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钠产品6 ;步骤D、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澄清液以碳酸钠计再与原来的废渣滤液以氯化钙 计,按质量比1 1.05投入到反应器7里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物与原有的氯化铵组成的混 合物;反应生成物主要是碳酸钙和氯化钠。步骤E、将步骤D中混合物用抽滤器二 8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F、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二 9、干燥器二 10、粉碎机二 11、进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产品12 ;步骤G、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液用减压蒸馏器13减压蒸馏先后得到氯化钠14 和氯化铵晶体15。实施例3一种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制造步骤如下步骤A、将废渣滤液以氯化钙计与碳酸铵以质量比1 1.06的比例一起投入耐腐 蚀反应器1里,搅拌下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耐腐蚀反应器中同时还以质量比1 1.84 的比例发生另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铵;步骤B、将步骤A中反应生成物用抽滤器一 2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C、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一 3、干燥器一 4、粉碎机一 5、进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钠产品6 ;步骤D、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澄清液以碳酸钠计再与原来的废渣滤液以氯化钙 计,按质量比1 1.25投入到反应器7里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物与原有的氯化铵组成的混 合物;反应生成物主要是碳酸钙和氯化钠。步骤E、将步骤D中混合物用抽滤器二 8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F、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二 9、干燥器二 10、粉碎机二 11、进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产品12 ;步骤G、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液用减压蒸馏器13减压蒸馏先后得到氯化钠14 和氯化铵晶体15。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 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步骤如下步骤A、将废渣滤液以氯化钙计与碳酸铵以质量比1∶0.66~1.06的比例一起投入耐腐蚀反应器(1)里,搅拌下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耐腐蚀反应器中同时还以质量比1∶1.44~1.84的比例发生另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铵步骤B、将步骤A中反应生成物用抽滤器一(2)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C、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一(3)、干燥器一(4)、粉碎机一(5)、进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钠产品(6);步骤D、将步骤B中抽滤得到的澄清液以碳酸钠计再与原来的废渣滤液以氯化钙计,按质量比1∶0.85~1.25投入到反应器(7)里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物与原有的氯化铵组成的混合物;步骤E、将步骤D中混合物用抽滤器二(8)抽滤得到滤饼与澄清液;步骤F、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饼依次用离心甩干机二(9)、干燥器二(10)、粉碎机二(11)、进行离心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产品(12);步骤G、将步骤E中抽滤得到的滤液用减压蒸馏器(13)减压蒸馏先后得到氯化钠(14)和氯化铵晶体(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工三废治理和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用纯碱废液制造碳酸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本发明主要是将蒸氨废液与碳酸铵投入耐腐蚀反应器反应,在此同时还发生另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铵;抽滤的滤饼经洗涤脱水、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产品;滤液再与原来的废渣滤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等混合物;再抽滤,滤饼经洗涤甩干、干燥、粉碎、检斤包装得到碳酸钙成品,滤液经减压蒸馏先后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铵晶体;本发明不仅生产的成本低廉、利润高、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工艺及生产设备简单;是一种比较实际的处理和利用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消除了化工废渣、治理了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C01C1/16GK101823743SQ20101016900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王嘉兴 申请人:汪晋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