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47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型后的碳质原料在焙烧坑道中焙烧时,消除和减少填充填充料时产生的粉尘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石墨的生产流程中,碳质原料成型后的首次焙烧,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具体过程是将成型碳质原料制成的碳质块放置在位于地下的焙烧坑道,进行1200 1500度的高温焙烧,焙烧坑道包括h4*d4米和h5. 2*d6米等敞口结构,宽度在0. 8 1. 8米左右,常常采用多个并排的放置方式,成型后的碳质块安放在里面后,相互之间有空隙,需要用填充料填实,以避免碳质块在焙烧过程中倾倒或变形,填料常用的是冶金焦和石英砂或河沙等混合而成的填充料,填充料的直径一般在0. 6mm左右,其中还混合有大量的粉尘,现有技术在填充填充料时,常常是由工人用小车或铁锹将填充料倒入焙烧坑道中,或直接用卷扬机将填充料运到坑内,上述方式都会扬起大量的粉尘,不但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还对现场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这种工作方法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制造前期的焙烧工艺中,焙烧坑道中填充填充料效率低下、现场粉尘迷漫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填料装置,可将焙烧坑道口封闭,使填充料仅能由密封口进入,再利用风机吸取坑道内部的粉尘,提高了装填速度且消除了粉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石墨焙烧车间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的基座框架、安装在基座框架上的料斗框,所述基座框架的轴向两侧设置有轴向滑轨,料斗框的底部通过滑动装置与轴向滑轨接触,在料斗框与基座框架轴向两端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块长方形的封闭罩,封闭罩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料斗框与基座框架相对的两边上。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滑动装置为滑轮、滚珠或牵引钢丝绳。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封闭罩轴向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杆。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封闭罩采用帆布、塑料布、橡胶或铁皮板制成。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料斗框的料斗安装口四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向外倾斜。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滑轨框架一侧设置有排尘口。排尘口通过离心式通风机与除尘设备连接。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料斗的底部为锥形底,锥形底的顶端为出料口,在出料口上设置有插板,在锥形底的外围设置有支撑框,料斗通过支撑框放置在料斗进料口。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基座框架底部设置有移动框架,移动框架的轴向两端设置有纵向滑轨,基座框架的两端通过滑动装置支撑在纵向滑轨上。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框架的中间设置有间隔排列的辅助滑轨,基座框架的底部与辅助滑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滑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料斗框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滑动装置连接,在料斗框的料斗进料口上安装进料管,进料管的另一端与输送带连接。本方案通过设置基座框架实现料斗在焙烧坑道上方的随意移动,保证了填充料可以填充到坑道内的任意一个地方,利用滑动装置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同时设置在基座框架上的封闭罩防止了填充料在倾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扩散到空气中,而且封闭罩能够在料斗框移动过程中保持对坑道口的封闭,在整个倾倒过程中坑道口都处于封闭状态,最大程度的防止了粉尘扩散。在基座框架上设置有排尘口,通过通风机的动作可以加快坑道内的粉尘消散时间,同时利用除尘装置可以过滤粉尘中的杂质,避免影响外界空气。封闭罩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制作,选材面广,利用支撑杆可以使柔软材料同样达到封闭效果。在料斗的底部设置支撑框,既可以加强料斗的稳定性,也可以避免锥形底经常磕碰而损坏。设置的移动框架可以扩大基座框架的移动范围,一次覆盖两个焙烧坑道,减少搬动整个设备的次数,提高了装填效率。为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控制,在料斗框上安装驱动电机,通过控制滑轨装置来驱动料斗框的移动,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利用进料管和输送带可以实现填充料的自动装填, 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


图1本发明填料消尘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填料消尘装置的轴向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料斗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填料消尘装置带移动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本发明填料水消尘装置带移动框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本发明封闭罩带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发明中基座框架上卡槽与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基座框架、101-轴向轨道、102-卡槽、2-料斗框、201-固定块、202-料斗进料口、3-封闭罩、301-折叠的封闭罩、302-支撑杆、303-卡块、304-螺栓、 4-滑动装置、5-移动框架、501-纵向滑轨、502-辅助滑轨、6-排尘口、7-料斗、701-锥形底、 702-出料口、703-插板。704-支撑框。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涉及的焙烧车间内设置有专门的填充料堆放场所,在焙烧车间的地下设置有阵列方式排列的焙烧坑道,在焙烧车间屋顶上设置有天车,天车主要作用是吊装成型的碳质块。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本发明按单个焙烧坑道的坑口面积,设置一个形状与焙烧坑道坑口相同但面积大于坑口面积的长方形基座框架1,将基座框架1安放在焙烧坑道的坑口上,基座框架的长轴两侧边上安装有轴向滑轨101,基座框架上活动放置一个料斗框2,料斗框为四条边组成,料斗框的中间为料斗进料口 202,料斗框上安放盛放填充料的料斗7, 料斗的底部为凸出的锥形底701,锥形底的顶端为出料口 703,在出料口上设置活动插板702,料斗框与轴向滑轨接触一面设置有滑动装置4,滑动装置可以采用滑轮、滚珠或钢丝绳牵引的运动机构,这样料斗框带着料斗就可以沿基座框架在焙烧坑道上方来回运动,从而将料斗中的填充料填到焙烧坑道内的任意地方,为防止倾倒时填充料粉尘扬起,在基座框架的长轴两端分别固定一块封闭罩3,封闭罩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如帆布、塑料布、橡胶皮或可折叠的铁皮板等,每块封闭罩的大小需要控制在料斗框运动至基座框架的一端时, 能够将露出的一侧坑口全部遮住,封闭罩通过螺钉或螺栓302将一端固定在基座框架长轴的两端边上,另一端固定在料斗框上,当料斗框在基座框架上运动时,会拉动后方的封闭罩而推动运动方向的封闭罩,使得料斗框在运动和停止时都能保证坑口的全面封闭。封闭罩采用的材料硬度需要保证平铺在基座框架上时不会塌陷下去。采用铁皮板时的方案如下将铁皮板按一定宽度设置成多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铁皮板,各铁皮板的轴向侧边采用轴连接或销连接等活动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将连接后的铁皮板两端分别固定在基座框架和料斗框相对的边上,当料斗框运动时,会推动前进方向上的铁皮板,此时各铁皮板会以活动连接侧边进行折叠301,最终形成折叠成一叠的铁皮板,同时另一侧的铁皮板会从折叠状态拉伸成一个平面,保证了封闭坑口的效果。滑轨的结构可以采用凹形的槽钢或三角铁制作,使滑轮、滚珠以凹槽或棱角为固定滑动轨道,当使用钢丝绳牵引时,可以将钢丝绳的卷动机构设置在基座框架的两端,利用钢丝绳的来回运动,控制料斗框前后运动。本方案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基座框架安放在需要填料的焙烧坑道上,将装满填充料的料斗利用天车吊装到料斗框内,打开料斗下方的插板,使填充料落入焙烧坑道内,当一个地方填充满时,再推动料斗框在基座框架上移动,继续其它地方的填充,料斗中的填充料倾倒完后,再吊装料斗即可。本方案利用封闭罩将填充料倾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全部封闭在焙烧坑道内,而且利用料斗框的移动使填料过程轻松连续,防止了粉尘的散发,而且采用轨道式填料,能够节省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填充效率,保证现场的整洁。实施例二 如图1、2、4、5、6所示,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于封闭罩3只有两端固定,而中间没有固定,封闭罩的两侧是支撑在轴向滑轨101上或基座框架1的两侧,当封闭罩本身的硬度不能支撑本身重量时,封闭罩的中间会落入焙烧坑道内,失去封堵粉尘的效果,为防止这种情况,本方案在封闭罩的径向位置间隔设置支撑杆302,支撑杆的两端支撑在轴向滑轨或基座框架的两侧,支撑杆可以采用钢筋、塑料一类有一定支撑强度的杆、条、板。支撑杆可以利用铁丝等绳类固定在封闭罩上,支撑杆间隔的距离根据封闭罩的硬度设定。实施例三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基座框架1的两侧设置卡槽102,卡槽的开口直径小于槽内直径,在封闭罩3的两侧设置卡块303,卡块的形状与卡槽的截面形状相同, 将卡块卡入卡槽后,卡块不能由卡槽的开口脱出但能在卡槽内滑动,封闭罩在两侧卡块的拉扯下封在坑口上,卡块同样间隔设置,这样料斗架在移动时,两侧的卡块会相互接触或相互离开,而连接的封闭罩就会折叠或展开,保证了坑口的封闭。实施例四如图2所示,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焙烧坑道内粉尘的消除效率, 本方案在基座框架1的侧面设置排尘口 6,排尘口通过管道连接离心式通风机,离心式通风
5机与除尘设备连接。在填充料倾倒时,启动离心式通风机将焙烧坑道内部的粉尘通过管道吸到除尘设备中,进行过滤、净化。本方案在前述被动消除粉尘的基础上,利用通风机主动消除粉尘,使除尘效果达到80%,还能避免在更换料斗时粉尘的散发,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方案中的排尘口可以在两边分别设置,可以设置多个,同时排尘口采用漏斗形结构,即基座框架内为敞口,与离心式通风机连接一端为小口,这样可以增大吸尘效率。实施例五如图4、5所示,为提高填充效率,避免频繁的搬动基座框架1,本方案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基座框架1的下方设备移动框架5,移动框架5能够覆盖并排的两个焙烧坑道,基座框架的两端下方设置滑动装置4,移动框架的两端设置纵向轨道501,整个基座框架可以沿纵向轨道滑动,这样当一个焙烧坑道装填完毕后,可以直接移动基座框架到另一侧的焙烧坑道上继续工作,避免了每填充完一个焙烧坑道后,就需要搬动整个基座框架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方案能够同时为两个焙烧坑道提供装填作业,减少了装填装置的移动频率,提高了整个焙烧坑道的作业效率。当然移动框架的大小可以视具体的情况再扩大,如包括三个以上焙烧坑道。实施例六如图4、5所示,为提高实施例五中移动框架的支撑强度和减轻基座框架的移动推力,本方案在移动框架的径向位置上间隔与纵向滑轨平行的多道辅助滑轨502,在基座框架与辅助滑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相应的滑动装置4。本方案既可以增加移动框架的强度也可以减轻基座框架需要的推力。实施例七如图1、2所示,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使料斗7能够准确进入料斗框2内,在料斗框的四个角上设置凸起的定位块201,各定位块分别向料斗框外倾斜,为避免磕碰和快速对位,在料斗的锥形底701外固定一个梯形的支撑框704,当天车在吊装料斗时,只需要将料斗的支撑框置入定位块201围住空间,支撑框会沿着定位块的角度将料斗对准料斗进料口。定位块不但起到定位作用还能够固定料斗,使其在运动和工作过程中不会移位。具体的定位块采用三角铁以各直角开口相对的方式焊接在料斗框上。实施例八为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方案在料斗框上安装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与滑动装置连接,从而控制料斗框的移动,避免了人工推动。为减少天车的使用率,提高装填速度,在料斗架的料斗进料口上安装一个进料管,进料管采用带伸缩性的软管,进料管的另一端与装料装置连接,装料装置可以是卷扬机、绞龙或挖掘机机器。工作时,将与装料装置一端的进料管设置在高处,装料装置将填充料运到进料管的开口处,填充料由进料管从料斗进料口流入焙烧坑道内,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料斗架的移动,进料管会跟着料斗架延伸,从而将填充料填充到焙烧坑道的任意处。本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动化控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的基座框架(1)、安装在基座框架上的料斗框O),所述基座框架的轴向两侧设置有轴向滑轨(101),料斗框的底部通过滑动装置(4)与轴向滑轨接触,在料斗框与基座框架轴向两端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块长方形的封闭罩(3),封闭罩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料斗框与基座框架相对的两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4)为滑轮、滚珠或牵引钢丝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罩(3)轴向上间隔设置有支撑杆(3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罩C3)采用帆布、塑料布、橡胶或铁皮板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料斗框⑵的料斗安装口(202)四周设置有固定块001),固定块向外倾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框架(1)的侧面设置有排尘口(6),排尘口通过离心式通风机与除尘设备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料斗(7)的底部为锥形底(701),锥形底的顶端为出料口(703),在出料口上设置有插板(702),在锥形底的外围设置有支撑框(704),料斗通过支撑框放置在料斗进料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框架(1)底部设置有移动框架(5),移动框架的轴向两端设置有纵向滑轨 (501),基座框架(1)的两端通过滑动装置(4)支撑在纵向滑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5)的中间设置有与纵向滑轨平行的辅助滑轨(502),基座框架(1) 的底部与辅助滑轨(50 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滑动装置(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框( 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滑动装置连接,在料斗框的料斗进料口上安装进料管,进料管的另一端与输送带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制造过程中焙烧工序焙烧坑道的填料消尘装置,涉及石墨制造领域。包括长方形的基座框架、安装在基座框架上的料斗框,所述基座框架的轴向两侧设置有轴向滑轨,料斗框的底部通过滑动装置与轴向滑轨接触,在料斗框与基座框架轴向两端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块长方形的封闭罩,封闭罩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料斗框与基座框架相对的两边上。本方案通过基座框架使料斗在焙烧坑道上方随意移动,保证冶金焦和石英砂或河沙等混合而成的填充料均匀填充到坑道内的任意一个地方,基座框架上的封闭罩防止了填充料在倾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扩散到空气中,而且封闭罩能够在料斗框移动过程中保持对坑道口的封闭,最大程度的防止了粉尘扩散。基座框架上的排尘口,可以加快坑道内粉尘消散时间。
文档编号C01B31/04GK102424380SQ2011102018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丁大宝, 张忠义, 张日清, 李建国, 王海珍, 王谦, 祁进君, 赵有义 申请人: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