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翠绿釉汝瓷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2975发布日期:2018-06-01 18:15阅读:10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品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翠绿釉汝瓷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市场上的陶瓷工艺品的配色大多采用天蓝、纯红或者藏青等颜色,这种传统的配色日益满足不了越来越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宋代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利用汝州当地的材料对汝瓷进行探索性创新将会对汝瓷文化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翠绿釉汝瓷制备方法,所述的翠绿釉由如下原料配比制作:唐沟土30%、半坡土30%、高岭土40%、釉料原料透闪石30%、长石28%、黑石头23%、方解石2%、羊骨粉3%。

所述的翠绿釉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所述的釉原料粉碎后,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放入磨球机,加入混合原料总原料总重量的27%-35%的水,开机湿磨22-30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00目筛,静止12小时,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料浆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6%-62%,备用;

步骤二、用水对素坯进行擦拭除尘,擦拭同时将步骤一所得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分钟,搅拌完成后将素坯放入釉料料浆中,对素坯外表面进行浸釉,浸釉完成后,修整坯体;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修整好的坯体放入窑炉,窑炉内通风,使坯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控制窑炉内的烧制温度,使温度在7-8小时内均匀升至1200°-1300°,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坯体在1250°-1320°下保温40-50分钟,控制窑炉内的烧制温度,以每3分钟1°温度逐渐升温,坯体在1350°-1365°的条件下保温烧制30分钟,停火冷却至常温后取出,即得到翠绿釉汝瓷。

所述的透闪石原料取自河南省汝州市当地的透闪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总之本发明具有釉层透明亮丽、可操作性强、市场前景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翠绿釉汝瓷制备方法,所述的翠绿釉由如下原料配比制作:唐沟土30%、半坡土30%、高岭土40%、釉料原料透闪石30%、长石28%、黑石头23%、方解石2%、羊骨粉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翠绿釉汝瓷制备方法,所述的翠绿釉由如下原料配比制作:唐沟土30%、半坡土30%、高岭土40%、釉料原料透闪石30%、长石28%、黑石头23%、方解石2%、羊骨粉3%。

所述的翠绿釉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所述的釉原料粉碎后,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放入磨球机,加入混合原料总原料总重量的27%-35%的水,开机湿磨22-30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00目筛,静止12小时,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料浆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6%-62%,备用;

步骤二、用水对素坯进行擦拭除尘,擦拭同时将步骤一所得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分钟,搅拌完成后将素坯放入釉料料浆中,对素坯外表面进行浸釉,浸釉完成后,修整坯体;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修整好的坯体放入窑炉,窑炉内通风,使坯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控制窑炉内的烧制温度,使温度在7-8小时内均匀升至1200°-1300°,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坯体在1250°-1320°下保温40-50分钟,控制窑炉内的烧制温度,以每3分钟1°温度逐渐升温,坯体在1350°-1365°的条件下保温烧制30分钟,停火冷却至常温后取出,即得到翠绿釉汝瓷。

所述的透闪石原料取自河南省汝州市当地的透闪石。

总之本发明具有釉层透明亮丽、可操作性强、市场前景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