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污泥蛋白制备有机配方肥料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626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肥料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利用污泥蛋白浓缩液制造全营养有机配方复合肥料工艺,属于有机肥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污泥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同时还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和有毒微生物。污泥蛋白法处置技术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污泥资源化处理工艺,通过碱性或酸性热解反应,均可将污泥中微生物细胞破壁,释放蛋白质和糖类,经过调制和浓缩处理后形成蛋白浓缩液。污泥蛋白浓缩液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副产品,具有成本低,富含活性有机成分和n、p、k等营养元素,同时蛋白质具有螯合微量元素的作用,是生产有机肥料的优良载体。而污泥蛋白浓缩液现主要用于工业方面,如生产蛋白泡沫灭火剂、盾构泡沫等,应用范围较窄,污泥资源化产业链偏短。

我国人口众多,既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所需肥料多采用化工类肥料,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酸化板结。如何减少化工类肥料的施用,降低土壤的酸化板结是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我国目前普遍施用化工类肥料的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污泥蛋白制备有机配方肥料工艺,通过在传统化工肥料中添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提高植物吸收营养元素效率,提高植物抗病害能力,减少单纯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酸化板结等情况发生,能够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作物产品和品质,同时通过对污泥蛋白浓缩液的进一步加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延伸了污泥资源化处理产业链条,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蛋白浓缩液为主材,采用麦饭石、油页岩作为微量元素原材料,采用磷酸、硝酸和石灰作为反应辅料,采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化肥作为比例调节辅料。将麦饭石、油页岩等研磨呈粉末状,与酸溶液进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碱性物质调节ph值呈中性,将反应残渣滤除,加入适量化肥后,与一定量蛋白浓缩液共同混合均匀,加热至60-80℃,反应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进行包装。

所述的粉末状麦饭石、油页岩,其颗粒度应在100目以下。

所述的酸溶液为磷酸或硝酸,其浓度为60%-85%。

所述的碱性物质为石灰粉末。

所述的ph值呈中性,其ph为6.5-7.5。

所述的化肥为尿素或磷酸二氢钾中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蛋白浓缩液为浓度为20%-25%。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可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和种植需求,进行肥料营养组分调节,测土施肥,提高肥料吸收利用效率,平衡土壤肥力。

2、蛋白质浓缩液中大量氨基酸、小肽和多肽营养成分,对矿物元素,尤其是重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反应形成有机配位态,可是营养成分高效吸收,提高作物抗病害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

3、所选用原材料和辅料,起有效成分均为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低成本且无浪费,选用麦饭石、油页岩等作为微量元素补充剂,具有成本低,一次性补充30种以上的矿物微量元素,安全环保。

4、充分利用蛋白液活性成分,通过按需添加矿物元素和调节n、p、k等营养元素,达到最佳肥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将80克块状或颗粒状麦饭石、油页岩等研磨粉末状,其颗粒度至少在100目以下,与80%的6克磷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1.8克石灰粉末调节ph值至6.5-7.5之间,将反应残渣滤除,加入33克尿素后,与880克蛋白含量为25%的蛋白浓缩液共同混合均匀,在容器中加热至60-80℃,保持该温度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完成有机配方肥料制备。

实施例2:将80克块状或颗粒状麦饭石、油页岩等研磨粉末状,其颗粒度至少在100目以下,与65%的5克硝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2克石灰粉末调节ph值至6.5-7.5之间,将反应残渣滤除,加入33克尿素后,与880克蛋白含量为25%的蛋白浓缩液共同混合均匀,在容器中加热至60-80℃,保持该温度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完成有机配方肥料制备。

实施例3:将80克块状或颗粒状麦饭石、油页岩等研磨粉末状,其颗粒度至少在100目以下,与80%的6克磷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1.8克石灰粉末调节ph值至6.5-7.5之间,将反应残渣滤除,加入33克磷酸二氢钾后,与880克蛋白含量为20%的蛋白浓缩液共同混合均匀,在容器中加热至60-80℃,保持该温度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完成有机配方肥料制备。

实施例4:将80克块状或颗粒状麦饭石、油页岩等研磨粉末状,其颗粒度至少在100目以下,与65%的5克硝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2克石灰粉末调节ph值至6.5-7.5之间,将反应残渣滤除,加入33克磷酸二氢钾后,与880克蛋白含量为20%的蛋白浓缩液共同混合均匀,在容器中加热至60-80℃,保持该温度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完成有机配方肥料制备。

实施例5:将80克块状或颗粒状麦饭石、油页岩等研磨粉末状,其颗粒度至少在100目以下,与80%的6克磷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1.8克石灰粉末调节ph值至6.5-7.5之间,将反应残渣滤除,加入20克尿素、15克磷酸二氢钾后,与880克蛋白含量为25%的蛋白浓缩液共同混合均匀,在容器中加热至60-80℃,保持该温度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完成有机配方肥料制备。

实施例6:将80克块状或颗粒状麦饭石、油页岩等研磨粉末状,其颗粒度至少在100目以下,与65%的5克硝酸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2克石灰粉末调节ph值至6.5-7.5之间,将反应残渣滤除,加入20克尿素、15克磷酸二氢钾后,与880克蛋白含量为20%的蛋白浓缩液共同混合均匀,在容器中加热至60-80℃,保持该温度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完成有机配方肥料制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污泥蛋白浓缩液制造全营养有机配方肥料工艺,以蛋白浓缩液为主材,将麦饭石、油页岩等研磨呈粉末状,与酸溶液进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碱性物质调节PH值呈中性,将反应残渣滤除,加入适量化肥后,与一定量蛋白浓缩液共同混合均匀,加热至60‑80℃,反应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进行包装。本工艺通过在传统化工肥料中添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提高植物吸收营养元素效率,提高植物抗病害能力,减少单纯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酸化板结等情况发生,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作物产品和品质,同时通过对污泥蛋白浓缩液进一步加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延伸了污泥资源化处理产业链条。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征;孙志刚;姚荣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尼兹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4.06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