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面墙用铁尾矿基吸波抗辐射多孔轻质隔热砖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315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隔热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面墙用铁尾矿基吸波抗辐射多孔轻质隔热砖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隔热砖是一种具有规则外形的隔热保温、轻质耐火材料,在建筑物天面、内外墙面、坡顶建筑建基内外屋面的隔热保温工程中广泛使用,是一种很重要的建筑材料,其极大的改善了建筑内部的温度,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其中轻质多孔的泡沫隔热砖较之传统的架空型隔热砖和掏空型隔热砖在隔热效果和力学性能更为优越,是建筑面墙用隔热砖研究的重点。目前市场流通的泡沫隔热砖主要存在价格偏贵、使用年限较短、阻热途径单一等缺陷,需要做进一步的技术改进。

我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矿产资源被开发,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尾矿废料,尤其是铁尾矿,堆存量高达十几亿吨,其综合回收利用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若能将其合理开发利用,将变废为宝,缓解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的局面。《铁尾矿烧结多孔保温材料制备工艺及结构研究》一文以铁尾矿为主料,以膨润土为粘接剂,碳酸钙为发泡剂,烧结制备成了具有一定隔热保温效果和承重效果的建筑墙体材料,然而制备的材料气孔率偏低,隔热保温效果仍需改进,做室内的隔热保温材料尚可,在室外面墙尤其是屋顶墙面就不能满足需求,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面墙用铁尾矿基吸波抗辐射多孔轻质隔热砖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筑面墙用铁尾矿基吸波抗辐射多孔轻质隔热砖,其特征在于,该隔热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铁尾矿50-60、稀土尾矿10-15、堇青石20-25、植物沥青4-5、纳米球形四氧化三铁磁粉5-10、水泥5-8、固含量为20-25%的硅溶胶10-15、芒硝3-4、木质素磺酸钠4-5、水50-80。

所述的一种建筑面墙用铁尾矿基吸波抗辐射多孔轻质隔热砖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铁尾矿、稀土尾矿、堇青石混合均匀后粉碎过200-300目筛;

(2)将木质素磺酸钠与水混合,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后加入植物沥青、硅溶胶、纳米球形四氧化三铁磁粉,高速搅拌混合4-5h后加入步骤(1)物料及其它剩余成分,继续搅拌混合40-50min,混合料经压制成型后自然干燥2-3d,坯体随后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925-975℃,保温3-4h后出料,即得。

本发明以铁尾矿作为基料,以稀土尾矿、堇青石等作为辅料,并以水泥、植物沥青、硅溶胶、木质素磺酸钠等原料作为粘接剂和致孔剂,经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高阻热、耐火、轻质的砖坯体,这种隔热砖将铁尾矿与稀土尾矿有效利用,利用稀土尾矿中的稀土元素与铁尾矿烧结形成高红外阻隔率的结晶体,而复配的粘接剂和致孔剂使得混料更为紧实,气孔率高,坯体不易开裂,无不良气体产生,有效的提升了砖体的隔热保温能力,纳米球形四氧化三铁磁粉的加入赋予砖体吸波、抗电磁辐射的功效,提升了建筑体的宜居性,尤其适应于住宅建筑墙面隔热保温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的隔热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铁尾矿55、稀土尾矿12、堇青石22、植物沥青4.5、纳米球形四氧化三铁磁粉8、水泥6、固含量为25%的硅溶胶12、芒硝3.5、木质素磺酸钠4.5、水70。

该实施例隔热砖的制备工艺分为以下步骤:

(1)先将铁尾矿、稀土尾矿、堇青石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00目筛;

(2)将木质素磺酸钠与水混合,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后加入植物沥青、硅溶胶、纳米球形四氧化三铁磁粉,高速搅拌混合4.5h后加入步骤(1)物料及其它剩余成分,继续搅拌混合45min,混合料经压制成型后自然干燥2.5d,坯体随后以8℃/min的速率升温至950℃,保温3.5h后出料,即得。

本实施例制得的隔热砖体积密度为0.75g/cm3,导热系数为0.162W/(m.k),抗压强度为5.14MP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