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饭石紫砂烹调器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064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是一种麦饭石紫砂烹调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麦饭石加工与应用》一书介绍:“麦饭石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其外观颇似大麦米煮出的饭团而得名,是我国应用最早的一种传统天然矿物药石,是一种风化或半风化浅成到超浅成的中酸性岩,它是一种复合矿产品。麦饭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对水中元素含量和pH值的双向调节作用,具有生物活性和无毒、无害性,被称为保健药石、健康石、长寿石。”

麦饭石的作用毋庸置疑,也被广泛应用。而应用于陶瓷,即是与陶瓷结合,制成麦饭石陶瓷制品时,麦饭石的功效则大幅度下降。原因是陶瓷是经高温烧成的,当麦饭石与陶瓷原料混和后制成产品并经高温烧成时,麦饭石会与陶瓷原料结合反应并形成新的结晶物,麦饭石中的微量元素难于释出。

如何使麦饭石不经受陶瓷高温烧成的温度,又能与陶瓷紧密结合而形成一体,制成可接触食物和烹调的麦饭石陶瓷器皿,使麦饭石的微量元素得以释出,而陶瓷保持原有的化学稳定性,铅、镉溶出量等卫生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这一难题是目前陶瓷行业中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麦饭石紫砂烹调器的制备方法。在经高温素烧的紫砂陶质烹调器的坯体上施用以麦饭石为主要材料的泥浆层,并经低温烧成,使陶质坯体与泥浆融合为一体,制备出麦饭石紫砂烹调器。

本发明的麦饭石紫砂烹调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坯料制备

按陶瓷生产用坯料的制备方法,取坯料原料经球磨、过筛、榨泥、陈腐、练泥,制备出质量含水率为20—22%的坯料备用;

——所述原料为紫砂泥、高岭土、锂辉石、滑石、粘土混合而成;

(2)麦饭石泥浆制备

取麦饭石78—82重量份、上述备用坯料18—22重量份作为原料;

——上述麦饭石经380—420℃煅烧,煅烧时间为5小时;

将上述原料混和后加清水进行湿法球磨,经球磨原料过325目筛,经过筛原料存放于储浆池进行陈腐24—36小时,经陈腐原料加清水调配成浓度为32—36波美度的麦饭石泥浆备用;

(3)制品成型

取上述备用的坯料,采用滚压成型机进行滚压成型,制备出泥质坯体;

(4)修坯

采用软布和清水,对上述经成型的泥质坯体表面进行修磨,使泥质坯体表面平整,将修坯后的泥质坯体存放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凉干8—10小时;

(5)高温素烧

对经凉干的泥质坯体进行高温素烧,即是采用常规的窑炉进行素烧,素烧温度为1190—1210℃,素烧时间为12—14小时,素烧气氛为氧化气氛,经素烧的泥质坯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陶质坯体;

(6)施用麦饭石泥浆

将上述备用的麦饭石泥浆存放于开口的不锈钢桶中;

将上述素烧后的陶质坯体加热,即是将陶质坯体放置于窑炉中加热至陶质坯体表面温度为70—80℃;

将经加热的陶质坯体浸放入不锈钢桶内面的麦饭石泥浆中,浸入时间为3—5秒钟,让陶质坯体表面吸附泥浆,经吸附泥浆的陶质坯体在出浆后,存放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凉干3—5小时;

(7)低温烧成

采用常规的陶瓷生产用窑炉,对经施用麦饭石泥浆的陶质坯体进行低温烧成,烧成为900℃,烧成时间为6—8小时,制得麦饭石紫砂烹调器。

以下简述本发明原料配方及工艺的特殊作用:本发明采用二次烧制方法,耐热紫砂质坯体采用高温素烧,采用接近1200℃的温度,使矿物料充分反应并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形成新的结晶物,经高温素烧之后,坯体在后续的低温烧成中不再发生大的变化;采用低温烧成,采用接近900℃的温度,麦饭石泥浆层与经素烧的坯体表面产生融合,而麦饭石的活性只有小部分受影响,整体的活性得到保留,解决了常规的制备方法中,将麦饭石加入到坯料中并高温烧成,基本上破坏麦饭石活性的问题;麦饭石先经接近400℃的煅烧,先除去麦饭石中的有机杂质,这一温度处理也使麦饭石充分活化;施用麦饭石泥浆前,先对经高温素烧的陶质坯体进行温度处理,使陶质坯体带有温度进入泥浆液中,使陶质坯体能较好地吸浆,解决了高温烧制后陶质坯体较难吸浆的难题;麦饭石泥浆在制备过程中,经过2—3天的陈腐,可提高泥浆的粘度,有利于泥浆层在陶质坯体表面的吸附。

本发明制得的麦饭石紫砂烹调器外观规整,麦饭石泥浆层与坯体融合为一体,表面平整,具有一定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烹调食物和清洗。制品的质量符合GB/T10816《紫砂陶器》和QB/T2580《精细陶瓷烹调器》标准要求,制品的铅、镉溶出量符合GB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标准要求,制品表层具有麦饭石的活性,有益的微量元素能溶出且能离子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麦饭石紫砂烹调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坯料制备

按陶瓷生产用坯料的制备方法,取坯料原料经球磨、过筛、榨泥、陈腐、练泥,制备出质量含水率为21%的坯料备用;

——所述原料为紫砂泥、高岭土、锂辉石、滑石、粘土混合而成;

(2)麦饭石泥浆制备

取麦饭石80重量份、上述备用坯料20重量份作为原料;

——上述麦饭石经400℃煅烧,煅烧时间为5小时;

将上述原料混和后加清水进行湿法球磨,经球磨原料过325目筛,经过筛原料存放于储浆池进行陈腐30小时,经陈腐原料加清水调配成浓度为35波美度的麦饭石泥浆备用;

(3)制品成型

取上述备用的坯料,采用滚压成型机进行滚压成型,制备出泥质坯体;

(4)修坯

采用软布和清水,对上述经成型的泥质坯体表面进行修磨,使泥质坯体表面平整,将修坯后的泥质坯体存放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凉干9小时;

(5)高温素烧

对经凉干的泥质坯体进行高温素烧,即是采用常规的窑炉进行素烧,素烧温度为1200℃,素烧时间为13小时,素烧气氛为氧化气氛;

(6)施用麦饭石泥浆

将上述备用的麦饭石泥浆存放于开口的不锈钢桶中;

将上述素烧后的陶质坯体加热,即是将陶质坯体放置于窑炉中加热至陶质坯体表面温度为75℃;

将经加热的陶质坯体浸放入不锈钢桶内面的麦饭石泥浆中,浸入时间为4秒钟,让陶质坯体表面吸附泥浆,经吸附泥浆的陶质坯体在出浆后,存放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凉干4小时;

(7)低温烧成

采用常规的陶瓷生产用窑炉,对经施用麦饭石泥浆的陶质坯体进行低温烧成,烧成为900℃,烧成时间为7小时,制得麦饭石紫砂烹调器。

本实施例制得的麦饭石紫砂烹调器外观规整,麦饭石泥浆层与坯体融合为一体,表面平整,具有一定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烹调食物和清洗。制品的质量符合GB/T10816《紫砂陶器》和QB/T2580《精细陶瓷烹调器》标准要求,制品的铅、镉溶出量符合GB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标准要求,制品表层具有麦饭石的活性,有益的微量元素能溶出且能离子化。

对比例1:与实施例不同的是,麦饭石与坯料原料混合后制成坯料,制品只采用1200℃高温烧成,麦饭石的活性受到破坏,麦饭石的有益元素无法溶出。

对比例2:与实施例不同的是,麦饭石与坯料原料混合后制成坯料,制品只采用900℃低温烧成,制品强度差,易于破损,制品的质地疏松,未达到陶化,影响使用。

对比例3:与实施例不同的是,制品低温烧成的温度提高到1100℃,麦饭石的活性基本被破坏。

对比例4:与实施例不同的是,陶质坯体在施用麦饭石泥浆前不进行温度处理,陶质坯体的吸浆能力差,泥浆吸附不均匀,达不到要求的厚度。

对比例5:与实施例不同的是,麦饭石泥浆在制备中不经过陈腐,泥浆的粘度差,影响泥浆施用效果。

对比例6:与实施例不同的是,麦饭石泥浆的制备中不加入坯料,制品在低温烧成中,泥浆层与陶质坯体结合差,易于产生脱层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