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188发布日期:2018-09-25 20:1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地暖系统主要分为控制部分、热源部分和辅材部分。辅材主要有挤塑板、岩棉等,上述材料垫放在发热源的下方,主要起保温作用,防止热量传递到下面楼板上。尽管如此,地暖的能耗问题,特别是电地暖的能耗问题,始终是地暖推广的一道坎。因为,大量的热能消耗在发热源上部导热性较差的装修材料中,导致广大老百姓用不起地暖,出现装得起地暖却用不起地暖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地暖行业的发展,因此,研发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节能地暖板材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其特征在于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硫酸镁1000-3000g,氢氧化镁1000-2000g,碳纤维100-500g,石膏粉4000-7000g,纤维素10-25g,建筑胶粉50-100g,建筑防腐剂0.5-1g,建筑发泡剂1-1.5g,防水剂1-1.5g,金属粉50-300g。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其特征在于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硫酸镁1500-2500g,氢氧化镁1200-1700g,碳纤维100-200g,石膏粉6000-7000g,纤维素15-25g,建筑胶粉60-80g,建筑防腐剂0.5-1g,建筑发泡剂1-1.5g,防水剂1-1.5g,金属粉100-200g。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其特征在于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硫酸镁2000g,氢氧化镁1500g,碳纤维150g,石膏粉6500g,纤维素20g,建筑胶粉70g,建筑防腐剂1g,建筑发泡剂1g,防水剂1.5g,金属粉150g。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其特征在于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还包括50-300g的石蜡及50-300g的石墨。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其特征在于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还包括50-150g的石蜡及50-150g的石墨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其特征在于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还包括100g的石蜡及100g的石墨。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选用短切碳纤维,其长度为0.5-1.5公分长。

本发明配方制得的地暖板材,在地暖发热源接触面附近在较短时间的升温,要比普通材料在相同的时间段里更多的热能,升温较快,在关闭热源以后,下降到一定的温度经历时间更长,因而在消耗等量能源的情况下(热源的温度是相同的),比普通材料释放更多的热能,并不因为材料的温度高而多耗费能量,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硫酸镁2000g,氢氧化镁1000g,碳纤维150g,石膏粉6500g,纤维素20g,建筑胶粉150g,建筑防腐剂1g,建筑发泡剂1g,防水剂1.5g,金属粉100g。

其制备方法为:按配方量将上述各原料充分混合搅拌,加入4-6倍于原料重量的水快速搅拌,通过导管注入设备传送带隔离材料上,经上部辊轮撸平,进入通过式烘箱,脱水烘干成型机制得本发明的蓄能节能地暖板材。

实施例2

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硫酸镁1000g,氢氧化镁2000g,碳纤维500g,石膏粉6500g,纤维素20g,建筑胶粉70g,建筑防腐剂1g,建筑发泡剂1g,防水剂1.5g,金属粉150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硫酸镁3000g,氢氧化镁1000g,碳纤维100g,石膏粉7000g,纤维素10g,建筑胶粉100g,建筑防腐剂0.5g,建筑发泡剂1.5g,防水剂1g,金属粉50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硫酸镁1500g,氢氧化镁1700g,碳纤维200g,石膏粉6500g,纤维素25g,建筑胶粉60g,建筑防腐剂1g,建筑发泡剂1g,防水剂1.5g,金属粉100g。制备方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相变蓄能节能地暖板材,按15毫米厚的板材,每平方米板材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硫酸镁2500g,氢氧化镁1200g,碳纤维100g,石膏粉7000g,纤维素15g,建筑胶粉80g,建筑防腐剂0.5g,建筑发泡剂1.5g,防水剂1g,金属粉200g。制备方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该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添加100g的石蜡及100g的石墨,其他成分及含量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该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添加50g的石蜡及300g的石墨,其他成分及含量与实施例2相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该实施例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添加50g的石蜡及150g的石墨,其他成分及含量与实施例3相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试验结果

分别选用实施例1-8制得的地暖板材,与现有的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得到的地暖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热工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其中,市场上直接购买的地暖板分别为某种无机蓄能板作为对照例1,防火石膏板作为对对照例2,纤维水泥板作为对照例3,大理石作为对照例4,陶土地砖作为对照例5。

试验条件:6℃环境,材料尺寸10*10厘米,碳纤维发热电缆间隔6厘米排列在材料表面.

试验结果

表1:实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普通的建筑材料,升温慢,升温以后降温较快,持久性及蓄热功能差,而选用本发明配方制得的板材,升温快,降温慢,持久性及蓄热性能优于现有的市场上可买得到的板材。

其中,石膏粉是一种填充材料,也是一种较好的导热物质,但蓄热能力较差。碳纤维有较好的导热性和一定的蓄热性,但密度低,导热性就降低,密度太高导热性和蓄热性性能并不线性提高,还会影响生产过程。7水硫酸镁作为一个无机相变材料,具有一定的蓄能效果。氢氢化镁是在一定温度下能释放水,以供硫酸镁结合水份,发生放热反应,但大多会降低材料的导热性。石蜡是有机相变材料,升温溶化后,降温凝固过程中能放热,但会大大降低材料导热性,石墨是对抗这种导热性的降低而设置。石蜡的相变作用,在本发明的材料中,是在地暖发热的高温度段发生的。这样,就回避了石蜡的弱导热性,加强了热源的末端发热。金属粉是增加导热性用的,但降温较快,需适量使用。各种材料的组合后的作用,并不与各单个材料属性线性相关,材料的最终效果,与各成分混合比,混合状态,制备条件,制备过程都有密切关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