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及其制造方法和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425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属于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及其制造方法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外墙保温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大家对保温系统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抹面砂浆是指涂抹在建筑物和建筑构件表面的砂浆,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于外墙保温薄抹灰体统中的抹面砂浆形成抹面砂浆层,可对保温芯材进行防护,以提高外墙保温系统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其中保温芯材包括热固型改性聚苯板(TPS板)、可发性聚苯乙烯板(EPS板)、石墨板、岩棉板等。

在砂浆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抹面砂浆也在不断的开发和发展,但现有的抹面砂浆技术中存在诸多缺点,如:粘结强度低、吸水量高、柔韧性差、压折比高、抗冲击性差,达不到外墙保温薄抹灰体统的规范要求,且不具备抗渗防水的功能等,这在外墙保温薄抹灰体统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着开裂、脱落、泛碱等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研发出新的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高柔性、高耐水及低泛碱率的抹面砂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柔性、高耐水及低泛碱率的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其特征在于,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其中,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强度等级为P.O 42.5级及以上的建筑工业用硅酸盐水泥;

所述矿砂为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

所述辅材为粉煤灰、重钙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

所述助剂为由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0-4.0%、纤维素醚0.2-1.0%、聚丙烯纤维(PP纤维)0-0.5%、木质纤维0-0.5%、憎水剂0-0.3%、触变剂0-0.3%、偏高岭土0.8-4.0%混合而成。

在具体生产时以矿砂配平,使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达到100%。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因采用适量水泥、70-140目石英砂及辅材,可使抹面后的砂浆层致密、强度高;又因添加有柔性乳胶粉和抗裂木质纤维,抹面后的砂浆层柔韧性能、抗裂性能好;因纤维素醚的加入,赋予了砂浆较好的和易性、流动性及保水性;憎水剂的加入赋予了砂浆的较好的憎水效果;抹面后致密的砂浆层,较好的憎水性,再结合弱酸性的偏高岭土,使得抹面后的砂浆层的泛碱率大大降低,故本申请给出的上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为高柔性、高耐水及低泛碱率的抹面砂浆,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本申请的发明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的级配关系为:

70-90目的石英砂为 30%-60%

90-120目的石英砂为 10%-60%

120-140目的石英砂为 10%-30%。

本发明该实施例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采用了不同目数的粗细石英砂进行级差搭配,小颗粒能有效的填充在大颗粒的缝隙中,使得该抹面砂浆抹面后的砂浆层非常致密,且吸水量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制造方法:将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配方的各种组分按照各自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投入干粉搅拌机中,匀速搅拌10-20min至混合均匀,制得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包装入库。

本发明以上提供的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制造方法,工艺简单、容易实现、便于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

根据本发明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中的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的级配关系为:

70-90目的石英砂为 30%-60%

90-120目的石英砂为 10%-60%

120-140目的石英砂为 10%-30%。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施工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向以上所述的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中,加入占该抹面砂浆重量20-30%的水,搅拌成浆料,施工现场批刮于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的保温层外,形成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的抹面砂浆层。

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施工方法,现场无需配比、仅加入20-30%的水即可,可大大简化施工工艺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施工后可发挥本申请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全部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施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中的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的级配关系为:

70-90目的石英砂为 30%-60%

90-120目的石英砂为 10%-60%

120-140目的石英砂为 10%-30%。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描述本发明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常温下,按质量百分数,将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6.0%,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60.0%,辅材粉煤灰5.0%,助剂9%,该助剂中含偏高岭土4.0%、可再分散性乳胶粉4.0%、纤维素醚0.3%、pp纤维0.1%、木质纤维0.1%、憎水剂0.3%、触变剂0.2%,投入干粉搅拌机中,在干粉搅拌机中匀速搅拌20分钟,制得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其中,木质纤维的长度为500微米。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的级配关系为:70-90目的石英砂40%、90-120目的石英砂40%、120-140目的石英砂20%。

经试验检测,该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性能参数如以下表1中的“实施例1”:

表1:

注:此处柔韧性为引用腻子膜柔韧性的检测方法,即将拌制好的砂浆均匀批刮在155×85×0.2mm以上的马口铁上,批涂厚度为0.8-1.0mm,标准条件下养护7天,然后在腻子膜柔韧性测定仪上进行测试,所用曲面直径为50mm,若发现裂纹则说明柔韧性不能通过50mm,若无裂纹则柔韧性可过50mm。

实施例2:

在常温下,按质量百分数,将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0.0%,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57.0%,辅材5.0%,助剂8%,该助剂中含偏高岭土3.0%,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8%,纤维素醚0.6%,pp纤维0.2%,木质纤维0.2%,憎水剂0.1%,触变剂0.1%,在干粉搅拌机中匀速搅拌15分钟,制得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其中木质纤维的长度为500微米。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的级配关系为:70-90目的石英砂50%、90-120目的石英砂40%、120-140目的石英砂10%。

经试验检测,该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性能参数见以上表1中的“实施例2”。

实施例3:

在常温下,按质量百分数,将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5.0%,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54.0%,辅材4.0%,助剂7%,该助剂中含偏高岭土2.8%,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0%,纤维素醚0.5%,pp纤维0.1%,木质纤维0.4%,憎水剂0.1%,触变剂0.1%,在干粉搅拌机中匀速搅拌10分钟制得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其中木质纤维的长度为500微米。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的级配关系为:70-90目的石英砂40%、90-120目的石英砂50%、120-140目的石英砂10%。

经试验检测,该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性能参数见以上表1中的“实施例3”。

实施例4:

在常温下,按质量百分数,将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5.0%,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54.0%,辅材4.0%,助剂7%,该助剂中含偏高岭土3.0%,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8%,纤维素醚0.2%,pp纤维0.3%,木质纤维0.2%,憎水剂0.3%,触变剂0.2%,在干粉搅拌机中匀速搅拌18分钟制得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其中木质纤维的长度为300微米。70-140目的级配石英砂的级配关系为:70-90目的石英砂40%、90-120目的石英砂30%、120-140目的石英砂30%。

经试验检测,该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性能参数见以上表1中的“实施例4”。

从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给出的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及其试验检测数据来看,均具有高柔性、高耐水及低泛碱率的性能,可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的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柔韧性检测指标明显好于实施例3和实施例4所述的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其原因就是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的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的含量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少而导致的,可见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可提高本申请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柔韧性。

将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给出的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用抹面砂浆,在常温常压下,向其中加入占该抹面砂浆重量20-30%的水,搅拌成浆料,施工现场批刮于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的保温层外,形成所述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的抹面砂浆层,这些抹面砂浆层均具有砂浆层致密、强度高、柔韧性好、憎水性好、泛碱率低的特性,大大提高了对外墙保温薄抹灰系统保温层的保护,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