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用长效复合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289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用长效复合肥。



背景技术:

化肥是现代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普通的氮、磷、钾肥料在施肥过程中存在流失的问题,如氮素肥料易被分解,磷肥易被碱性土壤吸附固定,为延长肥效达到氮肥长效控释的效果,相继研发出了硝化细菌抑制剂、尿酶抑制剂等添加剂,但使用这类添加剂的成分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玉米用长效复合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用长效复合肥,其由肥料颗粒和包覆在肥料颗粒表面的疏水透气膜组成,其中,所述肥料颗粒由氮肥、磷肥、钾肥、粉煤灰和粘合剂组成,所述肥料颗粒中的氮肥、磷肥、钾肥按N-P2O5-K2O=24-8-10配制。

优选地,所述氮肥为尿素、氯化铵、硫酸铵或硝酸铵。

优选地,所述的磷肥为磷酸一钙、过磷酸钙、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

优选地,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钾或硝酸钾。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醇。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的用量为肥料颗粒重量的0.5~2wt%。

制备上述玉米用长效复合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氮肥、磷肥、钾肥和粉煤灰混合加热至300~400℃,搅拌0.5-1小时后冷却,然后加入粘合剂,造粒制成2-4mm的颗粒,干燥,得到肥料颗粒;

(2)将肥料颗粒预热至90-110℃后加入包膜机中,再向包膜机中加入有机硅树脂对肥料颗粒进行包膜,有机硅树脂的用量为肥料颗粒重量的5~10%。

本发明根据玉米生长的营养需求确定N-P2O5-K2O=24-8-10。与一般填料相比,本发明利用粉煤灰内部存在的多孔网络结构,在高温下将氮肥、磷肥、钾肥与粉煤灰混合,从而增加对养分的固定能力。有机硅树脂能在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疏水透气的保持膜,可以控制肥料颗粒与水份的结合速度,起到进一步调控肥料的释放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制备肥料颗粒:按N-P2O5-K2O=24-8-10,称取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以及粉煤灰和粘合剂聚乙醇,其中,聚乙醇的用量为2%,使用时将其配成10%的水溶液。将氮肥、磷肥、钾肥和粉煤灰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300℃,继续搅拌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喷施聚乙醇溶液,投入造料机中制成直径为2-4mm的颗粒,于120℃干燥得到肥料颗粒。

包膜:将肥料颗粒预热至110℃后加入包膜机中,再向包膜机中加入有机硅树脂对肥料颗粒进行包膜,得到玉米用长效复合肥,有机硅树脂的用量为肥料颗粒重量的5%。有机硅树脂的产家及型号为:道康宁® DEFENDAIR 200。

实施例2

制备肥料颗粒:按N-P2O5-K2O=24-8-10,称取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以及粉煤灰和粘合剂聚乙醇,其中,聚乙醇的用量为0.5%,使用时将其配成10%的水溶液。将氮肥、磷肥、钾肥和粉煤灰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350℃,继续搅拌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喷施聚乙醇溶液,投入造料机中制成直径为2-4mm的颗粒,于120℃干燥得到肥料颗粒。

包膜:将肥料颗粒预热至100℃后加入包膜机中,再向包膜机中加入有机硅树脂对肥料颗粒进行包膜,得到玉米用长效复合肥,有机硅树脂的用量为肥料颗粒重量的8%。有机硅树脂的产家及型号为:道康宁® DEFENDAIR 200。

将得到玉米用长效复合肥浸泡于25℃水中,24小时的总氮释放率为6%,28天累积的总氮释放率为50%。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不同在于,制备肥料颗粒时,用滑石粉替代粉煤灰,且氮肥、磷肥、钾肥与滑石粉在常温下混均后直接加入粘合剂进行造粒。将得到复合肥浸泡于25℃水中,24小时的总氮释放率为8%,28天累积的总氮释放率为65%。

N-P2O5-K2O=24-8-10是指肥料颗粒中的N养分含量为24wt%、P2O5养分含量为8wt%、K2O养分含量为10wt%。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