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等粮食作物酵素有机肥的制备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79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等粮食作物酵素有机肥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合是:水、粮食作物秸秆(包含但不限于水稻杆、玉米杆、高粱杆、谷子杆、小麦秆、大豆杆等,以下简称“秸秆”)、黑红糖、酒糟(啤酒、白酒的酿造剩余物)、自制独特发酵剂。各原料按重量分数计其组合为水1~9,秸秆0.25~2.25,黑红糖0.06~0.54,酒糟0.05~0.54,发酵剂0.005~0.045。各原料按不同的具体含量有不同的具体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等粮食作物酵素有机肥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料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成品检验、提取成品和副产品等具体技术为:1).原料处理:把秸秆粉碎成粉,与酒糟以具体组合混均堆积,干酒糟适当喷水,20℃~28℃温度下塑料薄膜盖10~15天,其间黑红糖与水以其具体组合放入发酵桶中搅溶常温10~15天。2).一次发酵:把秸秆粉与酒糟混合物加入发酵桶中,再加入具体份数的发酵剂搅匀,日搅一次后加盖,常温下发酵20~25天封盖。3).二次发酵:封盖后发酵4.5~5个月,中间开盖一次30秒换气。4).成品检验:测试发酵桶中液体PH值,若PH值≤4,且液面上酵母膜重/原料重的比值≥0.5‰时,即显示发酵成功。5).提取成品和副产品:把酵母膜倒入发酵剂桶备作发酵剂用,成熟的酵素有机肥用塑料管吸出装桶避光备用,副产品底部渣子从桶底滤清装桶,可直接作底肥或追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等粮食作物酵素有机肥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独特发酵剂是经过培养菌群、转型驯养、加大驯养力度和发酵剂的形成等具体培育技术为:1).培养菌群:取3升10%的葡萄糖培养液,加1kg米糠酵母和100~150万个/升的乳酸菌,在28℃~30℃温度下培养48小时。2).转型驯养:将上面培养菌移入装有1kg水和0.5kg黑红糖的反应桶中,7天后加入0.5kg秸秆粉(水稻杆、谷子杆、玉米杆、小麦秆、高粱杆等)进行转型驯养2个月。3).加大驯养力度:在反应桶中加入3kg水、0.5kg黑红糖、1kg秸秆粉,加大驯养力度2个月。4).发酵剂的形成:向反应桶中加入1kg秸秆粉,发酵1个月。其间各种微生物菌群在对秸秆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和有用物质成为各自或相互生长的基质和生产原料,进而形成对秸秆起发酵作用的相互共生增殖的微生态体系一发酵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等粮食作物酵素有机肥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膜的比重测算方法为:1).取玻璃杯称重为Xg,取200目筛网称重为Yg;2).用筛网逐次捞出发酵桶中液面上的酵母膜,捞干控净,倒入玻璃杯中;3).最后称玻璃杯重W1g,称筛网连同上面的部分酵母膜重为W2g,则酵母膜比重为:(W1-X+W2-Y)/原料重(水+秸秆+酒糟+黑红糖+发酵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