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温度调控软瓷材料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458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功能型-温度调控柔性装饰材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球范围内能源的紧张与短缺。因此,人们的视角逐渐关注到新能源的开发及节能储能的技术发展。目前,有专家学者致力于可持续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从另一方面,提高对现有能源的利用率也是缓解能源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变材料在物相变化过程中可实现能量的储存或释放,具有储热密度大,储热容器体积小,热效率高,化学性能稳定,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将其应用在储能和温度调控领域中,解决了能源供给及需求失配的矛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并且有利于保护环境。

在建筑装饰材料中,软瓷材料的优势逐渐凸显。其生产过程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流程简单,能源消耗低以及产生废弃物少等优点,材料轻薄,有韧性,在装饰应用领域已部分取代传统磁砖材料。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要求软磁材料附加新的功能,满足人们生活中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温度调控软瓷材料的加工方法。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控温效果,同时材质具有轻盈、韧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度调控软瓷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各步骤中试剂均以质量份记:

a.取硫酸钠饱和溶液,添加乳化剂硬脂酸钠,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制作成微胶囊相变材料;其中硫酸钠饱和溶液:硬脂酸钠:过氧化二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90-100):(20-40):(5-15):(350-450),选择为径大小为5-10μm的硫酸钠,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

b.取等质量的两种不同熔点的石蜡,采用高压灌注工艺使其完全吸附进入多孔材料中,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交联表面处理,两种不同熔点的石蜡分别为C16H34和C20H42,所述多孔材料为活性炭、硅藻土、膨润土、膨胀石墨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孔材料粒径大小为0.1-1mm。

c.取100-160份的高分子弹性体,400-500份无机填料,3-6份发泡剂,3-6份分散剂,10-40份胶黏剂,20-50份步骤a,b中得到的相变材料颗粒,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原料。选择高分子弹性体为聚丙烯酸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选择无机填料为水泥块、瓷渣、矿石粉的一种或几种。

d.将所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原料加入到预制模具中,150-180℃压制成型,并在180-200℃模压5-10min,保温固化1-2h,脱模,冷却至室温,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冷却至室温时的降温速率为3-10℃/min。

采取无机和有机相变材料的结合,克服了单一无机或有机相变材料不足。无机相变材料存在过冷及相分离的缺点,一般具有腐蚀性;有机相变材料则存在导热系数低,部分还有化学性能不稳定的缺点。二者的有效结能够相互弥补各自缺点,制备出的相变材料能够在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使用无机相变材料和有机相变材料的结合能够提高相变储能技术及拓宽其应用范围的有效途径。

由于硫酸钠易于溶解于水中的特点,如果单独将硫酸钠加入到软瓷材料中,在下雨或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硫酸钠容易缓慢的溶解在空气中的水或液态水中,从而从软瓷材料中析出,本发明采用微胶囊技术,将相变材料硫酸钠被封闭在微胶囊中,解决了其在物相变化过程中的泄露问题,提高了相变材料的稳定性。另外,制备的微胶囊颗粒微小,粒径均匀,易与其他建筑材料混合均匀,改善了相变材料的加工性能。

采用两种不同熔点的石蜡作相变材料,潜热变化不大,相变温度略有调整,使其更接近于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相变物质吸附进入多孔材料中,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交联表面处理,以防止石蜡的渗漏,提高使用效率。

本发明采用了具有多种不同相变温度的材料进行组合,因此制备出的软瓷材料的相变温度存在差异,因而会产生调温稳定,并且调温时间较长的特点。

相变材料,填料和高分子弹性体混合均匀后的各组分,在空间上排列成网络连接结构,保持附着状态,但不胶黏。胶黏剂将相变微粒,填料、弹性体之间结合,有利于瓷砖的锻造成型,同时赋予材料良好的韧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温度调控软瓷材料的加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合理利用废弃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保压力,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制备流程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及产生废弃物少。

2、利用相变材料的储热放热性能,将其包覆和吸附处理后,引入到软瓷材料加工中,同时控制制备的工艺参数,赋予了软瓷材料长期、稳定的调节控温性能。

3、采用了具有多种不同相变温度的材料进行组合,因此制备出的软瓷材料的相变温度存在差异,因而会产生调温稳定,并且调温时间较长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取100g硫酸钠饱和溶液,添加30g硬脂酸钠,10g过氧化二苯甲酰,以400g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制作成微胶囊相变材料;

b.取等质量的两种不同熔点的石蜡C16H34和C20H42,采用高压灌注工艺使其完全吸附进入活性炭中,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交联表面处理;

c.取100g的聚丙烯酸酯,400g泥土,3份发泡剂,3g分散剂,10g氯丁乳胶胶黏剂,20g步骤a,b中得到的相变材料颗粒,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原料;

d.将所述可调节温度的软瓷材料原料加入到预制模具中,160℃压制成型,并在200℃模压5min,保温固化1h,脱模,冷却至室温,降温速率5℃/min,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

实施例2

a.取100g硫酸钠饱和溶液,添加30g硬脂酸钠,10g过氧化二苯甲酰,以400g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制作成微胶囊相变材料;

b.取等质量的两种不同熔点的石蜡C16H34和C20H42,采用高压灌注工艺使其完全吸附进入硅藻土中,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交联表面处理;

c.取120g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400g泥土,4g发泡剂,4g分散剂,20g氯丁乳胶胶黏剂,30g步骤a,b中得到的相变材料颗粒,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原料;

d.将所述可调节温度的软瓷材料原料加入到预制模具中,160℃压制成型,并在180℃模压8min,保温固化1.5h,脱模,冷却至室温,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

实施例3

a.取100g硫酸钠饱和溶液,添加30g硬脂酸钠,10g过氧化二苯甲酰,以400g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制作成微胶囊相变材料;

b.取等质量的两种不同熔点的石蜡C16H34和C20H42,采用高压灌注工艺使其完全吸附进入膨润土中,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交联表面处理;

c.取140g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450g经过粉磨的瓷渣,5g发泡剂,5g分散剂,30g氯丁乳胶胶黏剂,40g步骤a,b中得到的相变材料颗粒,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原料;

d.将所述可调节温度的软瓷材料原料加入到预制模具中,170℃压制成型,并在200℃模压8min,保温固化1.5h,脱模,冷却至室温,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

实施例4

a.取100g硫酸钠饱和溶液,添加30g硬脂酸钠,10g过氧化二苯甲酰,以400g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制作成微胶囊相变材料;

b.取等质量的两种不同熔点的石蜡C16H34和C20H42,采用高压灌注工艺使其完全吸附进入膨胀石墨中,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交联表面处理;

c.取160g的水性聚氨酯,500g经过粉磨的水泥块,6g发泡剂,6g分散剂,40g氯丁乳胶胶黏剂,50g步骤a,b中得到的相变材料颗粒,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原料;

d.将所述可调节温度的软瓷材料原料加入到预制模具中,180℃压制成型,并在200℃模压10min,保温固化2h,脱模,冷却至室温,得到可温度调控的软瓷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