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7991阅读:29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活力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偏施二要素或三要素化肥,使土质恶化现象加剧,土壤营养失调,导致植物营养失调,造成植物生理病衍生。并且,由于营养失调,致使农作物健康发育受到影响。而植物体衰弱或枝叶徒长而软弱,又成为引发病虫害的诱因。为防治病虫害,多年来投入了大量农药。但是,农药对于植物生理病的防治毫无作用,而对于一般的病虫害,也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由于有机农药的施用,给予病虫产生抗体,致使农药的施用不断加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药公害,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相继有多种土壤调理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问世,诸如,微肥、激素等,虽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农作物增强抗病、抗灾力,改善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其营养价值,仍不见有显著的效果。所谓微肥是指植物生长不可缺少,但需要量微小的元素所组成的肥料,这些元素包括硼、锰、锌、铁、铜、钼及氯七种,微肥虽然可以补救二要素或三要素化肥的不足,但是如果配比不妥或非活性态者,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起反作用。纵令微肥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威力仍嫌不足。激素类,对于防治生理病害,提高抗病力及改善农产品质量的效果更差,且经常食用施用激素生产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现有专利技术“抗枯宁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86104883及“含有稀土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专利号86100264均属植物生长调节剂类。抗枯宁及其制备方法是以硫酸铜和碳酸氢铵为主加微量元素和激素制成。前面已谈到激素的不良效果,除此之外,抗枯宁成份中铜所占比重约40%,然而,作物对铜的需要量是很少的,如稍施过量,在有些土质中或对有些农作物就会有害处。尤其是在有机物含量低的酸性砂质土壤中容易出现过剩现象。再者,抗枯宁成份中含有碘元素,实际上,碘在一般植物上毫无作用。因此,其营养素的配合率是否是作物生理要求的最佳方案,值得探讨。同样含有稀土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专利技术其成份中铝所占比重约22~50%,而作物对铝的需要量也很少,稍施过量对有些植物也是有害的,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

现在农业上所用的大多数微肥,基本上都是用微量元素加激素,虽然对农作物生长能起到一定的增长作用,但其激素通过作物粮食转入人体,对人体能起到致肥作用,且促进了人体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疾病发生。近几年来,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批新的微肥项目应运而生,但这些微肥,有的所用微量元素偏高,有的适用微量元素和多量元素的配比不协调,因此,不能达到植物稳定健康地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采用天然二氧化硅,无刺激无污染,具有容易被农作物吸收,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实现增产、增效,提高产品品质,且针对植株感染的病毒、真菌、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吸附固定、抑制作用,并激活作物自身免疫抵抗力,从而达到作物丰产,增收的目的,采果后,喷洒纳米植物活力素可以促进植株伤口愈合,帮助植株回复生长活力,并能延长果品储运时间,保鲜蔬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2.9~5.6份

硬质酸钠0.16~0.35份

聚乙二醇0.24~0.54份

双酚a聚氧丙烯po-9醚0.12~0.29份

双酚a聚氧乙烯eo-7醚0.13~0.28份

司盘0.23~0.58份

水86~105份,

其中,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2~1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25~50纳米。

优选的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3.5~5份

硬质酸钠0.2~0.3份

聚乙二醇0.3~0.5份

双酚a聚氧丙烯po-9醚0.15~0.25份

双酚a聚氧乙烯eo-7醚0.15~0.25份

司盘0.3~0.5份

水90~95份,

其中,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2~1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30~45纳米。

优选的是,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4.2份

硬质酸钠0.28份

聚乙二醇0.42份

双酚a聚氧丙烯po-9醚0.22份

双酚a聚氧乙烯eo-7醚0.23份

司盘0.38份

水92份,

其中,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36纳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提供的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采用纳米技术nt工艺处理,使得二氧化硅粒子粒径达到1~100纳米内,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实现增产、增效,提高产品品质,且针对植株感染的病毒、真菌、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有极强的吸附固定、抑制作用,并激活作物自身免疫抵抗力,从而达到作物丰产,增收的目的,采果后,喷洒纳米植物活力素可以促进植株伤口愈合,帮助植株回复生长活力,并能延长果品储运时间,保鲜蔬果。,重栽抗病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它是按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4.2份

硬质酸钠0.28份

聚乙二醇0.42份

双酚a聚氧丙烯po-9醚0.22份

双酚a聚氧乙烯eo-7醚0.23份

司盘0.38份

水92份,

其中,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36纳米。

纳米二氧化硅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特点,纳米活性硅可以不通过离子交换而直接渗透被作物吸收利用,是植物体组成的重要营养元素,纳米硅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含量,使茎叶挺直,促进有机物积累;能增加作物茎秆的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85%以上;能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作物吸收硅元素后,可在植物体内形成硅化细胞,使茎叶表层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形成一个坚固的保护层,使昆虫不易咬动,病菌难以入侵。纳米硅肥能使作物体内通气性增强,可预防根系腐烂和早衰,对防治根腐、黄化病有重要作用;能有效调节叶片气孔开闭和抑制水分蒸腾,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干热风、抗寒及抗低温等抗逆能力;能增强瓜果类作物的花粉活力,在开花期施用纳米硅肥,能显著提高成果率;能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活化土壤中的磷和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强化钙、镁的吸收和利用,能很好的调节作物对氮磷钾等不同养分的平衡吸收,被称为"植物调节性肥料";能活化有益微生物,改良土壤,矫正土壤酸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抗重茬及减轻重金属污染,(如塑料大棚连续种植3年以上,就会遇到霉菌等土传病菌的积累,严重影响果蔬产量与品质,施用纳米硅肥,会有效地防治霉菌的存活与繁殖);可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有效预防裂果、缩果和畸形果,增加果实的硬度,令果形端正、着色好、口味佳,商品性好,耐储运,延长保鲜期。

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它是按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2.9份

硬质酸钠0.3份

聚乙二醇0.3份

双酚a聚氧丙烯po-9醚0.29份

双酚a聚氧乙烯eo-7醚0.28份

司盘0.23份

水95份,

其中,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2~1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45纳米。

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它是按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3.5份

硬质酸钠0.2份

聚乙二醇0.54份

双酚a聚氧丙烯po-9醚0.12份

双酚a聚氧乙烯eo-7醚0.13份

司盘0.58份

水90份,

其中,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2~1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50纳米。

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它是按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5份

硬质酸钠0.35份

聚乙二醇0.24份

双酚a聚氧丙烯po-9醚0.15份

双酚a聚氧乙烯eo-7醚0.25份

司盘0.3份

水86份,

其中,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2~1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30纳米。

实施例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它是按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

纳米二氧化硅5.6份

硬质酸钠0.16份

聚乙二醇0.5份

双酚a聚氧丙烯po-9醚0.25份

双酚a聚氧乙烯eo-7醚0.15份

司盘0.5份

水105份,

其中,还需要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1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25纳米。

一种纳米植物活力素的组分配方及其实验效果示于表1中。

对比试验数据见下表1中的例6和例7。

上述表1实施例对比数据中:所述植株成活率,是指同样的环境对七组同样、同等数量的植株施用同样剂量的纳米植物活力素,对比例1~例7观察三个月得出。

所述提前结果时间,是指同样的环境对七组同样、同等数量的果树施用同样剂量的纳米植物活力素,待果实成熟后,相互对比例1~例7果树成熟时间得出。

所述增产,是指同样的环境对七组同样、同等数量的果树施用同样剂量的纳米植物活力素,待果实成熟后,分别选出例1~例7相同数量的果实称重得出。

所述常温储存20天,将七组果实常温放置同等环境,不考虑物理因素的破坏,20天后观察得出。

所述果实形态,是指同样的环境对七组同样、同等数量的果树施用同样剂量的纳米植物活力素,待果实成熟后,观察对比例1~例7得出。

所述重栽抗病效果,是指同样的环境对七组同样、同等数量的果树进行再次栽种,观察一周后,相互对比例1~例7得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