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专用复合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9243发布日期:2018-11-24 12:0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专用复合肥。



背景技术:

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一般新鲜马铃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能量318千焦,钙5-8mg,磷15-40mg,铁0.4mg-0.8mg,钾200-340mg,碘0.8-1.2,胡萝卜素12-30mg,硫胺素0.03-0.08mg,核黄素0.01-0.04mg,尼克酸0.4-1.1mg。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是食用马铃薯的主要能量来源。一般早熟种马铃薯含有11%-14%的淀粉,中晚熟种含有14%-20%的淀粉,高淀粉品种的块茎可达25%以上。块茎还含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

马铃薯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主要以施用有机肥为主,辅以少量化肥,化肥主要为尿素、过磷酸钙或氯化钾。但是市场上缺少马铃薯专用复合肥,或者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铃薯专用复合肥,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铃薯专用复合肥,其原料及重量百分比为:尿素10%-30%、磷酸二铵6%-40%、硫酸钾5%-30%、微量元素1%-5%和过磷酸钙1%-15%。

优选地,其原料及重量百分比为:尿素22%、磷酸二铵22%、硫酸钾30%、微量元素2%和过磷酸钙14%。

其中,微量元素为锌、钙、硼、锰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盐或螯合物,具体地,锌肥、钙肥、硼肥、锰肥和镁肥的质量比为6-10:4-7:4-7:1-3:2.5-5。

其制备方法为滚筒造粒。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复合肥能提高马铃薯10-18%的产量,经济效益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各原材料含量(重量百分比):尿素22%。磷酸二铵32%。硫酸钾30%、微量元素2%、过磷酸钙14%,锌、钙、硼、锰和镁的螯合物按8:5:5:2:3调配。

2、制备方法:将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微量元素和过磷酸钙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加热后通过滚筒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复合肥。

3、大田效果试验:

供试肥料:普通复合肥45%(氮:磷:钾15-15-15),本发明的复合肥(前述的产品,氮:磷:钾15-15-18)。

供试土壤:黄棕壤,有机质42g/kg,碱解氮126.7mg/kg,有效磷15.3mg/kg、速效钾163mg/kg;

作物:马铃薯,品种:米拉;

实验设计:2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20㎡;

处理1:普通酸性复混肥30kg+尿素10kg/亩;

处理2:本发明复合肥30kg+尿素10kg/亩;

试验与管理:2012年11月16日施底肥(复合肥)后播种,2015年3月7日追施尿素,6月3日收获。

结果与分析:

表1

试验结论:从表1可以看出,本复合肥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能提高其亩产高达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专用复合肥,属于复合肥技术领域。其原料及重量百分比为:尿素10%‑30%、磷酸二铵6%‑40%、硫酸钾5%‑30%、微量元素1%‑5%和过磷酸钙1%‑15%。本复合肥能提高马铃薯10‑18%的产量,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梅延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富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1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