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0657发布日期:2018-12-08 06:3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工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生产有机肥料工艺中,先将新鲜粪便装车、运送到生产工厂,在工厂发酵池内,每批次粪便都要分别拌混辅料、添加菌种、发酵、翻堆、腐熟等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缺陷:每批次粪便都要分别拌混辅料、添加菌种,成本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成本的一种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粉碎机将原料粉碎;(2)然后经过自然脱水,经25-10天自然脱水后,原料含水量在60-70%之间;(3)加有机蓬松物,把已经准备好的有机蓬松物,机蓬松物为谷糠、木屑或者秸秆粉碎物,用铁铲搅拌匀,使水分含量达到40-50%左右,蓬松物与原料的质量比为5:1;(4)接菌,对原料进行接种菌种;(5)初期发酵,接种原料开始发酵升温,每天8点,12点,16点测定肥料堆的温度;(6)翻堆,当原料堆的温度上升到60-70摄氏度时,开始翻堆,2人并排面对用铁铲一层层向前翻,直到全部肥料堆翻完为止,并堆好;(7)中期发酵,翻堆后堆好进行第二次发酵,每天8点,12点,16点测定肥料堆的温度,持续5-7天;(8)再次翻堆,当原料堆的温度上升到60摄氏度时,持续时间在5-7天后,开始第二次翻堆,2人并排面对用铁铲一层层向前翻,直到全部肥料堆翻完为止,并堆好;(9)后发酵,经过两次发酵后原料已初步分解,再经后发酵,温度保持40-50摄氏度,经5-7天后,进行无害化处理;(10)后发酵后,添加菜籽饼,羽毛粉,钙镁钙肥与云母粉,羽毛粉,钙镁钙肥、云母粉以及原料的质量比为0.1:0.1:0.2:10;(11)搅拌,把配好的原料送到搅拌机进行搅拌,持续是5分钟;(12)造粒,把搅拌好的肥料送到挤压机上造粒;(13)定量包装,造粒好的肥料过秤,每包40公斤,包中放入使用说明及标签,用缝纫机封口。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4)的菌种为放线菌、乳酸杆菌、脱臭酵母菌以及光和菌。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4)接菌后需要搅拌。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5)中的温度为50-60摄氏度,含水量为50-70%。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7)中发酵中期,保持55-60摄氏度,含水量为45-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工艺是以当低畜禽粪便要原料,采用菌剂和拱摊平推法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以后根据植物吸肥特性进行配方造粒或者粉碎成肥。堆肥菌剂含有放线菌、乳酸杆菌、脱臭酵母菌、光和菌等53钟有益微生物,畜禽粪便在它的作用下发酵并升温,一方面使有机物分解而产生大量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中间产物,提高抗生素等,另一方面有害病菌、虫卵、草字等有害物质在高温及抗生素的作用而死亡,达到一定的除臭和无害化作用。

进一步:所述粉碎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筒体、电机,所述筒体上开设进料口、出料口,筒体中心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刀片,所述转轴上设置若干圆盘,圆盘沿纵向间隔设置,相邻圆盘之间通过销子活动连接刀片,所述刀片沿圆盘的圆周方向设置若干片,所述转轴的下半部分设有底盘,所述底盘位于最后一个圆盘与筒体的底部之间,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若干片风叶(大于等于一片风叶),所述风叶呈倒“u”形。转轴通过轴承连接皮带。

传统的该类粉碎机,刀片是直接焊接在中心转轴上的,本实用新型在转轴上设置若干个圆盘,沿转轴纵向方向间隔均匀设置,圆盘的中心即为转轴,圆盘中心与转轴无缝焊接,下料后,有机肥原料不会掉落转轴上,增加转轴负荷影响其运转。由于刀片通过销子固定在两圆盘之间,圆盘之间有间隙,并且刀片可沿销子活动一定的范围,不是焊死的结构,当刀片碰到有机肥原料中夹杂的石块时,可活动避开,防止被打断。转轴的底端设置底盘,底盘中心与转轴无缝焊接,原料被粉碎后落下至底盘上,底盘上的风叶将有机肥原料甩出,且杂质、原料均不会落入下方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置3-5个圆盘。

根据一般筒体的大小,设置4、5个圆盘一方面方便下料,粉碎较充分,另一方面在获得最大效能时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相铰接,另一端通过可调螺杆与底座上焊接的一固定板相连接,电机的输出连接皮带,皮带带动转轴转动。

传统电机是焊死在粉碎机的底座上的,一般不可调节,设备运行久后,电机驱动的皮带会打滑,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可调螺杆调节,即旋紧可调螺杆可拉紧皮带,防止打滑。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下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若干风叶,所述风叶呈倒“u”形。若有杂质意外落入底盘下方,可以通过底盘下表面的风叶将杂质扫出去,防止杂质堆积。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距离下方支撑的底座4-5cm。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改进措施进行,其有益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的刀片不容易打断,且需要维修更换刀片时方便快捷,粉碎效果更好,另外,设备运转顺畅不容易卡死,方便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筒体,2是进料口,3是电机,4是底座,5是转轴,6是圆盘,7是刀片,8是销子,9是连接板,10是底盘,11是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案例实施的一种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工艺,一种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粉碎机将原料粉碎;(2)然后经过自然脱水,经25-10天自然脱水后,原料含水量在60-70%之间;(3)加有机蓬松物,把已经准备好的有机蓬松物,机蓬松物为谷糠、木屑或者秸秆粉碎物,用铁铲搅拌匀,使水分含量达到40-50%左右,蓬松物与原料的质量比为5:1;(4)接菌,对原料进行接种菌种;(5)初期发酵,接种原料开始发酵升温,每天8点,12点,16点测定肥料堆的温度;(6)翻堆,当原料堆的温度上升到60-70摄氏度时,开始翻堆,2人并排面对用铁铲一层层向前翻,直到全部肥料堆翻完为止,并堆好;(7)中期发酵,翻堆后堆好进行第二次发酵,每天8点,12点,16点测定肥料堆的温度,持续5-7天;(8)再次翻堆,当原料堆的温度上升到60摄氏度时,持续时间在5-7天后,开始第二次翻堆,2人并排面对用铁铲一层层向前翻,直到全部肥料堆翻完为止,并堆好;(9)后发酵,经过两次发酵后原料已初步分解,再经后发酵,温度保持40-50摄氏度,经5-7天后,进行无害化处理;(10)后发酵后,添加菜籽饼,羽毛粉,钙镁钙肥与云母粉,羽毛粉,钙镁钙肥、云母粉以及原料的质量比为0.1:0.1:0.2:10;(11)搅拌,把配好的原料送到搅拌机进行搅拌,持续是5分钟;(12)造粒,把搅拌好的肥料送到挤压机上造粒;(13)定量包装,造粒好的肥料过秤,每包40公斤,包中放入使用说明及标签,用缝纫机封口;

所述步骤(4)的菌种为放线菌、乳酸杆菌、脱臭酵母菌以及光和菌,所述步骤(4)接菌后需要搅拌,所述步骤(5)中的温度为50-60摄氏度,含水量为50-70%,所述步骤(7)中发酵中期,保持55-60摄氏度,含水量为45-50%。

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工艺是以当低畜禽粪便要原料,采用菌剂和拱摊平推法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以后根据植物吸肥特性进行配方造粒或者粉碎成肥。堆肥菌剂含有放线菌、乳酸杆菌、脱臭酵母菌、光和菌等53钟有益微生物,畜禽粪便在它的作用下发酵并升温,一方面使有机物分解而产生大量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中间产物,提高抗生素等,另一方面有害病菌、虫卵、草字等有害物质在高温及抗生素的作用而死亡,达到一定的除臭和无害化作用。

有机生产用的专用机械和工具须保持清洁,经常清理和清洗,清洗时可使用自来水,不得使用化学物质;

有机生产场地最好和常规生产场地分开,特殊情况无法分开时,常规生产和有机生产必须隔时或错时进行,并需进行必要的清洁,不得同时在同一场地进行两种生产;

保持生产场所干净清洁,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和垃圾不得存放在有机生产场所;

每天下班前各科室负责从需填写当日生产日报表,对原料领用、机器清洁、生产内容、产量、批号、存放地点、数量、质检、核对、归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厂长进行追踪,并及时纠正。

所述粉碎机包括底座4以及设置在底座4上的筒体1、电机3,所述电机3设置在筒体1外一侧,筒体1上开设进料口2、出料口,筒体1中心设置转轴5,转轴5上设有刀片7,转轴5上设置4个圆盘6,圆盘6沿纵向间隔设置,相邻圆盘6之间通过销子8活动连接刀片7,刀片7沿圆盘6的圆周方向设置若干片,转轴5的下半部分设有底盘10,底盘10位于最后一个圆盘6与筒体1的底部之间,底盘10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三片或四片呈倒“u”形的风叶11,底盘10的下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三片倒“u”形风叶11,底盘10与下方支撑的底座4距离为4-5cm。电机3与一连接板9相连接,连接板9的一端与所述筒体1相铰接,另一端通过可调螺杆与底座4上焊接的一固定板相连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