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913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是一种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比较严峻,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土壤污染导致的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土壤污染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富集作用危害人类健康。为了修复污染土壤,近些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土壤修复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而另一种土壤污染的方式却一直困扰着土壤的耕作者,如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茶叶种植地,茶叶种植者往往盲目的施用化肥等肥料,如氮肥、磷肥等,期望充分补充茶树的营养元素然后获得更多更好的收成,但是,由于茶树的彼此差异性和肥料施用者无法根据差异生长的茶树进行区别性的施肥,不可避免的导致过多的肥料元素积累在土壤中无法被茶树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特别是一些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容易被土壤固结,形成各种化学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部分地块有害金属和有害病菌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并进一步的影响茶树作物的产量。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土壤因施肥过于单一出现土壤板结等性状恶化的现象,推出了品类繁多的肥料,如有机复合肥料等,对调节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出现性状恶化的土壤来说,急需一种针对性的土壤修复剂,促使土壤更快的恢复到适于农作物快速生长的条件。如中国专利cn200910091819.2就提出了一种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吸附有复合微生物液体制剂的有机混合物,腐熟的有机物和枯草芽孢杆菌固体菌剂。该土壤修复剂将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中,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修复板结退化的土壤,增强土壤生物活性,调节作物代谢;促进作物生长,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抑制土传病害,但是针对茶树这种多年生丛生灌木状作物来说,无法保证修复剂达到被茂盛的采摘蓬面阻挡的植株基部,或到达量很少,以至于修复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树种植地的土壤修复剂,有效的实现茶树根基处土壤的修复改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为半湿干粉状混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畜禽粪便10~30份、生物质材料20~32份、腐植酸5~12份、河沙5~15份、膨润土3.2~9.5份、生物炭30~45份、硅藻土2~12份、植物营养液2~8份、淀粉2~12份;

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在使用前与混合发酵菌液按体积比1:(0.1~0.5)均匀混合,所述的混合发酵菌液中含有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

本发明中所述的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为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培育方式进行培养,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生物质材料与畜禽粪便等富含营养元素且容易得到的物质作为土壤修复剂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改善土壤综合形状的过程中进行补肥。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中所述的土壤修复剂的物理状态以捏握成团,松手为松散状为度,更具体的,所述的土壤修复剂的含水率为28~35%,含量水过低时,在播撒时易出现扬灰等现象,易造成土壤修复剂的损失,而含水率过高时也是不利于播撒的。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中所述的生物质材料包括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秸秆、树木枯枝等废弃物,经过粉碎并过筛10~20目得到的粉末状材料。

根据本发明,河沙是天然石在自然状态下经过水的作用力反复冲刷形成的表面具有一定光滑性的矿石,在本发明的土壤修复剂中,河沙主要起到骨架和填充的作用,便于在播撒过程中,加大重力作用而促使土壤修复剂更容易的从茶树的采摘蓬面掉落至土壤层,而河沙的粒度对于形成骨架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粒度过大,不便于其余物质的吸附、粘结,本发明中所述河沙的粒度范围为0.5~3mm。

根据本发明,出现土壤问题的茶叶种植地中,往往缺乏的是一些中、微量营养元素,因此,在修复土壤的过程中应该进行适当的补肥,本发明的土壤修复剂中还含有植物营养液,所述的植物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氨基酸8~10份、螯合态微量元素0.3~2份、表面活性剂20~35份、水72~80份,其中所述的螯合态微量元素包括螯合镁、螯合锌、螯合锰、螯合铁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微量元素经过螯合后具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其功效是一般有机肥料的几十倍,微量的金属离子被螯合后,形成较少有机分子,被作物以有机分子态吸收,进入作物体内直接参与转化。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螯合剂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选自乙二胺四乙酸、羟乙基二胺三乙酸、乙二胺邻位苯酚乙酸、柠檬酸、酒石酸、氨基酸、腐植酸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aesa)、月桂醇硫酸钠(k12或sds)、月桂酰基谷氨酸、乙醇酰胺(6501)硬脂酸甘油单酯、木质素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石油磺酸盐)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中所述的生物炭为缺氧条件下生物质材料热解后的炭渣经破碎得到的粒径介于1~3mm的粉末。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畜禽粪便、生物质材料、河沙、膨润土、生物炭、硅藻土,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堆肥5~8天;

(2)在植物营养液中添加腐殖酸和淀粉,搅拌均匀后投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进行搅拌混匀,然后继续堆肥3~5h,即完成土壤修复剂的制备。

优选的,为了实现更好的堆肥效果,提高外层的堆肥温度和适当降低堆部里层的温度,所述的步骤(1)原料混合物堆肥过程中每隔8~12h翻动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土壤修复剂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土壤修复剂的原料来源较广,且容易得到,更容易实现;

2、本发明提供的土壤修复剂中富含混合发酵菌,对于改善过度使用氮、磷、钾引起的土壤板结、性状恶化具有显著效果,利用微生物技术转移、吸收、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生态结构,然后在配合土壤修复剂中富含的多种营养元素,促使土壤结构更快的恢复到肥力充沛的状态;

3、本发明提供的土壤修复剂中含有淀粉,形成具有一定粘性的混合物,粘接在河沙、硅藻土等吸附性物质上,便于土壤修复剂在播撒时顺利通过采摘蓬面,到达土壤层实现有效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为半湿干粉状混合物,其含水率为30%,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畜禽粪便20份、生物质材料25份、腐植酸8份、河沙10份、膨润土6.5份、生物炭38份、硅藻土6份、植物营养液5份、淀粉8份;

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在使用前与混合发酵菌液按体积比1:0.3均匀混合,所述的混合发酵菌液中含有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

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为秸秆、树木枯枝经过粉碎并过筛15目得到的粉末状材料;

所述的河沙的粒度范围为0.5~3mm;

所述的植物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氨基酸9份、螯合镁0.8份、螯合锰0.9份、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28份、水78份;

所述的生物炭为缺氧条件下生物质材料热解后的炭渣经破碎得到的粒径介于1~3mm的粉末;

该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畜禽粪便、生物质材料、河沙、膨润土、生物炭、硅藻土,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堆肥6天,每隔8h翻动一次;

(2)在植物营养液中添加腐殖酸和淀粉,搅拌均匀后投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进行搅拌混匀,然后继续堆肥4h,即完成土壤修复剂的制备。

实施例2

一种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为半湿干粉状混合物,其含水率为28%,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畜禽粪便10份、生物质材料20份、腐植酸5份、河沙5份、膨润土3.2份、生物炭30份、硅藻土2份、植物营养液2份、淀粉2份;

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在使用前与混合发酵菌液按体积比1:0.1均匀混合,所述的混合发酵菌液中含有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

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为秸秆、树木枯枝经过粉碎并过筛10目得到的粉末状材料;

所述的河沙的粒度范围为0.5~3mm;

所述的植物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氨基酸8份、螯合态锰0.3份、螯合镁0.2份、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0份、水72份;

所述的生物炭为缺氧条件下生物质材料热解后的炭渣经破碎得到的粒径介于1~3mm的粉末;

该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畜禽粪便、生物质材料、河沙、膨润土、生物炭、硅藻土,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堆肥5天,每隔10h翻动一次;

(2)在植物营养液中添加腐殖酸和淀粉,搅拌均匀后投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进行搅拌混匀,然后继续堆肥5h,即完成土壤修复剂的制备。

实施例3

一种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所述土壤修复剂为半湿干粉状混合物,其含水率为35%,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畜禽粪便30份、生物质材料32份、腐植酸12份、河沙15份、膨润土9.5份、生物炭45份、硅藻土12份、植物营养液8份、淀粉12份;

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在使用前与混合发酵菌液按体积比1:0.5均匀混合,所述的混合发酵菌液中含有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

所述的生物质材料为秸秆、树木枯枝经过粉碎并过筛10~20目得到的粉末状材料;

所述的河沙的粒度范围为0.5~3mm;

所述的植物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氨基酸10份、螯合态锌2份、表面活性剂月桂醇硫酸钠35份、水80份;

所述的生物炭为缺氧条件下生物质材料热解后的炭渣经破碎得到的粒径介于1~3mm的粉末;

该茶叶种植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畜禽粪便、生物质材料、河沙、膨润土、生物炭、硅藻土,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堆肥8天,每隔12h翻动一次;

(2)在植物营养液中添加腐殖酸和淀粉,搅拌均匀后投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进行搅拌混匀,然后继续堆肥3h,即完成土壤修复剂的制备。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土壤修复剂播撒到茶叶种植地上,对土壤性状改善明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