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7638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钧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



背景技术:

钧瓷以釉厚为本,其色或沉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釉厚浑活,釉层乳光莹润,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极强。钧瓷以窑变为神,自然窑变是钧瓷艺术的精华所在,也是钧瓷赖以扬名四海,蜚声瓷林的珍奇之处。烧制中同施一种釉,一经烧成则呈五光十色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幻无穷的神奇,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相映生辉,且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称。

钧瓷的关键在于瓷釉,瓷釉在进行烧制后的窑变色彩决定了钧瓷的价值,白色的钧瓷有月白、鱼肚白、牙白、玉白等,蓝色的钧瓷有天蓝、湖蓝、粉蓝、宝石蓝、孔雀蓝。釉质配方的不同,烧制出来的颜色也有差异,且传统烧制钧瓷时,是在素胎表面施一层釉,根据窑内的烧制环境钧釉发生窑变,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制的花纹或者色块,烧制出的成品较难配对或者配置成套,所以才会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钧瓷有更多的颜色变化,需要有不同的釉料配方,本发明提供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使烧出来的钧瓷呈现红色色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钾长石、红长石、草木灰、铁红粉和萤石。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原料制成的:钾长石35-45份、红长石20-30份、草木灰5-9份、铁红粉4-8份和萤石7-11份。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原料制成的:钾长石40份、红长石25份、草木灰7份、铁红粉6份和萤石9份。

钾长石属于硅酸盐矿物盐,其内部含量为钾元素、钠元素和钙元素等,分为黄色、白色和红色等,是釉料的主要成分,主要对于釉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禹州分布有众多矿藏。

草木灰主要引入钙磷等元素,是良好的助溶剂,对釉浆有一定的悬浮性,可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和釉的高温粘度,同时具有乳浊性和对钧釉分相的促进作用,用量应当控制。

红长石属于硅酸盐矿物盐,其内部含量为钾元素、钠元素和钙元素等,分为黄色、白色和红色等,是釉料的主要成分,主要对于釉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禹州分布有众多矿藏。

铁红粉,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建筑等的着色。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建筑等的着色,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用途很广泛,普遍使用于建筑、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特别是铁红底漆具有防锈功能,可以代替高价的红丹漆,节约有色金属。又是高级精磨材料,使用于精密的五金仪器、光学玻璃等的抛光。

萤石是一种矿物,等轴晶系,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能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增加釉的流动性,同时具有乳浊作用,可提高钧釉的光泽度,提高釉浆的悬浮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作的钧瓷釉料,有立体感,流动性好,光泽度好,且用本发明的釉料烧制的钧瓷釉色莹润、裂纹少、呈色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钾长石、红长石、草木灰、铁红粉和萤石。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原料制成的:钾长石35-45份、红长石20-30份、草木灰5-9份、铁红粉4-8份和萤石7-11份。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原料制成的:钾长石40份、红长石25份、草木灰7份、铁红粉6份和萤石9份。

实施例1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原料制成的:钾长石40份、红长石25份、草木灰7份、铁红粉6份和萤石9份。

实施例2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原料制成的:钾长石45份、红长石30份、草木灰9份、铁红粉8份和萤石11份。

实施例3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原料制成的:钾长石35份、红长石20份、草木灰5份、铁红粉4份和萤石7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呈红色的钧瓷釉料,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钾长石、红长石、草木灰、铁红粉和萤石;本发明制作的钧瓷釉料,有立体感,流动性好,光泽度好,且用本发明的釉料烧制的钧瓷釉色莹润、裂纹少、呈色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翟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翟康洛
技术研发日:2017.11.01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