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肥料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65493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有机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施肥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技术措施,合理施肥可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但是,不合理的施肥,尤其是大量长期的使用化学肥料,容易导致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降低,土壤酸化、板结,土壤菌群失衡,有害菌和有害物质增多,土壤肥力下降。化肥和农药的滥用,还造成农产品中化学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大量增加,品质下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生物有机肥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对土壤的改良特性成为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目前农村果业、蔬菜种植面积增大,牲畜饲养量减少,农作物用肥多依靠无机化肥作底肥、作追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减少,保肥、保水性能下降,施入土壤中的养分大量渗透流失、固定或挥发损失,重金属元素累积超标,防虫治病的化学农药得不到降解导致农残超标,上述情况种出的农产品不仅直接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土壤环境的质量也会造成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有机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有机肥料及其制作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秸秆30-50份、动物骨灰5-10份、大豆粕2-10份、磷矿粉5-30份、腐殖土10-15份、草炭3-5份、沸石粉5-7份、鸡粪3-5份、有机物发酵剂0.5-1份、水50-100份。

所述新型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秸秆晒干,按比例量取玉米秸秆、大豆粕加入粉碎机内粉碎;

(2)将步骤(1)制得的粉碎物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依次将动物骨灰、磷矿粉、腐殖土、草炭、沸石粉、鸡粪和水添加到发酵罐中,6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分钟,静置4-8天,制得有机物质;

(3)将步骤(2)的有机物质与有机物发酵剂混合均匀,低温干燥即得新型有机肥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物发酵剂为em原液。

本发明提出的利用农业肥料添加有机物的方法制得有机肥料长期使用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而且本发明添加化肥属于绿色有机肥料,对环境土壤都没有无害,不污染农作物。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有机肥料及其制作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秸秆30-50份、动物骨灰5-10份、大豆粕2-10份、磷矿粉5-30份、腐殖土10-15份、草炭3-5份、沸石粉5-7份、鸡粪3-5份、有机物发酵剂0.5-1份、水50-100份。

所述新型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秸秆晒干,按比例量取玉米秸秆、大豆粕加入粉碎机内粉碎;

(2)将步骤(1)制得的粉碎物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依次将动物骨灰、磷矿粉、腐殖土、草炭、沸石粉、鸡粪和水添加到发酵罐中,6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分钟,静置4-8天,制得有机物质;

(3)将步骤(2)的有机物质与有机物发酵剂混合均匀,低温干燥即得新型有机肥料。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有机物发酵剂为em原液。

本发明提出的利用农业肥料添加有机物的方法制得有机肥料长期使用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而且本发明添加化肥属于绿色有机肥料,对环境土壤都没有无害,不污染农作物。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新型有机肥料及其制作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秸秆30‑50份、动物骨灰5‑10份、大豆粕2‑10份、磷矿粉5‑30份、腐殖土10‑15份、草炭3‑5份、沸石粉5‑7份、鸡粪3‑5份、有机物发酵剂0.5‑1份、水50‑100份。所述新型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玉米秸秆晒干,按比例量取玉米秸秆、大豆粕加入粉碎机内粉碎;(2)将步骤(1)制得的粉碎物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依次将动物骨灰、磷矿粉、腐殖土、草炭、沸石粉、鸡粪和水添加到发酵罐中,6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分钟,静置4‑8天,制得有机物质;(3)将步骤(2)的有机物质与有机物发酵剂混合均匀,低温干燥即得新型有机肥料。本发明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且不添加化学成分无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裴晓辉;周军州;韩建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名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4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