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玻璃板的钢化风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4096发布日期:2018-09-21 22:5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曲玻璃板的钢化风栅。



背景技术:

弯曲玻璃板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玻璃板形式,其是在钢化锅炉中依次经过加热软化、弯曲成形、吹风钢化以及下片等的工序来实现钢化成型的。目前,物理钢化方法在钢化玻璃成型技术领域内采用较为广泛,玻璃板通过陶瓷辊传输在加热炉内加热到玻璃软化温度,然后通过玻璃弯曲模具将玻璃板弯曲制作成所需的形状,随后再将弯曲成形的玻璃板传输至钢化风栅中,空气冷却介质通过钢化风栅喷射到弯曲玻璃板上,从而对弯曲玻璃板进行冷却钢化。

众所周知,弯曲玻璃板的弯曲弧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生产时往往需要根据弯曲玻璃板的使用环境来对玻璃板的弯曲弧度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制作,而为了不对弯曲玻璃版造成损伤如刮伤等,故不同弧度的弯曲玻璃版需要采用弧度与之对应的钢化风栅来对其进行冷却钢化,也就是说,弯曲玻璃板的弯曲弧度需要与钢化风栅的弯曲弧度相对应。而对钢化风栅弧度的调节通常采用人工的调节方法来完成,如当组成风栅的各个风刀之间采用丝杆或螺栓定位连接时,就需要经人工采用扳手扭动风刀的定位丝杆或螺栓来调节风栅的弧度,而每次改变风栅弧度都要人工对其进行扭动调节,操作复杂、变弧效率低,且难以实现对风栅的精准变弧;同时,为了保证各个风刀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各个定位丝杆或螺栓之间所需承受的应力都比较大,随着扭转调节次数的增多,丝杆及螺栓的螺纹会被磨损而出现滑丝的情况,从而导致风刀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降低甚至是连接失效,影响钢化风栅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弯曲玻璃板的钢化风栅采用人工调节弧度存在调节操作复杂、弧度调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弯曲玻璃的钢化风栅,其包括上风栅部和下风栅部,上风栅部包括上风栅组件,上风栅组件设有与弯曲玻璃板的凹面相配合且弧度可调的凸形风栅面,凸形风栅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风口,下风栅部包括下风栅组件,下风栅组件设有与弯曲玻璃的凸面相配合且弧度可调的凹形风栅面,凹形风栅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风口,凸形风栅面与凹形风栅面上下相对设置;上风栅部还包括用于调节凸形风栅面的弧度的第一弧度调节组件,第一弧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提升机构和驱动第一提升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提升机构连接于凸形风栅面相对设置的两端部;下风栅部还包括用于调节凹形风栅面的弧度的第二弧度调节组件,第二弧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提升机构和驱动第二提升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提升机构连接于凹形风栅面相对设置的两端部。

可选的,上述第一弧度调节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第一弧度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上风栅组件的相对的两端并与对应的凸形风栅面的端部连接。

可选的,上述第二弧度调节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第二弧度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下风栅组件的相对的两端并与对应的凹形风栅面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上风栅组件包括若干平行排布的上风刀,各上风刀的下端面形成凸形风栅面,第一排风口设置于上风刀上,且相邻两上风刀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槽;下风栅组件包括若干平行排布的下风刀,各下风刀的上端面形成凹形风栅面,第二排风口设置于下风刀上,且相邻两下风刀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槽。

进一步地,上述上风栅组件还包括若干上风刀连杆机构,相邻的两上风刀通过上风刀连杆机构活动连接;下风栅组件还包括若干下风刀连杆机构,相邻的两下风刀通过下风刀连杆机构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提升机构连接于凸形风栅面相对两端部的上风刀,第二提升机构连接于凹形风栅面相对两端部的下风刀;或者,第一提升机构连接于凸形风栅面相对两端部的上风刀连杆机构,第二提升机构连接于凹形风栅面相对两端部的下风刀连杆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变弧齿轮,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变弧齿轮电连接;第一提升机构为第一提升链条,第一提升链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上风刀或对应的上风刀连杆机构连接,第一提升链条的第二端与第一变弧齿轮活动连接;上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变弧齿轮,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变弧齿轮电连接;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提升链条,第二提升链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下风刀或对应的下风刀连杆机构连接,第二提升链条的第二端与第二变弧齿轮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提升机构还包括变弧顶杆,第二提升链条的第一端与变弧顶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变弧顶杆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下风刀或对应的下风刀连杆机构固定连接,第二提升链条的第二端与第二驱动齿轮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提升机构还包括变弧顶块和为变弧顶杆导向的变弧导向块,变弧顶杆通过变弧顶块与对应的下风刀或对应的下风刀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上风栅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一微调螺杆,各第一微调螺杆与各上风刀一一对应连接;下风栅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微调螺杆,各第二微调螺杆与各下风刀一一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曲玻璃板的钢化风栅,其上风栅部设置有第一弧度调节组件,下风栅部设置有第二弧度调节组件,且第一弧度调节组件的第一提升机构与凸形风栅面的两端部连接,当需要增大上风栅的凸形风栅面的弧度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提升机构向上做直线运动,从而使第一提升机构拉动凸形风栅面的两端部同步向上移动,从而增大凸形风栅面的弧度,而需要减小凸形风栅面的弧度时,则只需将第一提升机构放下即可;同样的,当需要改变下风栅的凹形风栅面的弧度时,只需使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与凹形风栅的两端部连接的第二提升机构向上或向下做直线运动即可。即通过第一弧度调节组件和第二弧度调节组件来调节钢化风栅的弧度实现了风栅弧度调节的机械化操作,其只需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即可完成整个弧度调节的工作,相比采用人工调节,这种调节方法更加的简便和高效,大大的节省了人工调节所占用的人力资源和劳动时间,提高了钢化风栅的弧度调节效率,使得同一个钢化风栅在短时间内完成弧度调节以适应不同弯曲玻璃板的弧度要求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弯曲玻璃板的钢化风栅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弯曲玻璃板的钢化风栅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上风栅部 11—上风栅组件 12—第一弧度调节组件

20—下风栅部 21—下风栅组件 22—第二弧度调节组件

30—弯曲玻璃板 40—外部送风设备 111—上风刀

112—凸形风栅面 113—第一排风口 114—第一通风槽

115—上风刀连杆机构 116—第一微调螺杆 117—传力杆

121—第一提升机构 122—第一驱动机构 211—下风刀

212—凹形风栅面 213—第二排风口 214—第二通风槽

215—下风刀连杆机构 216—第二微调螺杆 221—第二提升机构

222—第二驱动机构 1221—第一驱动电机 1222—第一变弧齿轮

2211—第二提升链条 2212—变弧顶杆 2213—变弧顶块

2214—导向块 2221—第二驱动电机 2222—第二变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曲玻璃板的钢化风栅,用于对弯曲玻璃板30特别是轻量化所需要的更薄的玻璃板进行冷却钢化处理。该钢化风栅包括上风栅部10和下风栅部20,上风栅部10包括上风栅组件11,上风栅组件11设有与弯曲玻璃板30的凹面相配合且弧度可调的凸形风栅面112,且凸形风栅面11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风口113,下风栅部20包括下风栅组件21,下风栅组件21设有与弯曲玻璃的凸面相配合且弧度可调的凹形风栅面212,且凹形风栅面21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风口213,凸形风栅面112与凹形风栅面212上下相对设置。经加热软化和弯曲成形处理后的弯曲玻璃板30被送至上述的钢化风栅内进行吹风冷却钢化,处理时弯曲玻璃板30的凹面正对着凸形风栅面112、凸面正对着凹形风栅面212,外部送风设备40将空气冷却介质送至上风栅组件11和下风栅组件21的内部再从位于凸形风栅面112上的第一排风口113和位于凹形风栅面212上的第二排风口213吹出至弯曲玻璃板30的凹面和凸面上,进而对加热软化后的弯曲玻璃板30进行吹风冷却钢化。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化风栅其上风栅部10还包括用于调节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的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包括第一提升机构121和驱动第一提升机构121的第一驱动机构122,第一提升机构121连接于凸形风栅面112相对设置的两端部;其下风栅部20还包括用于调节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的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包括第二提升机构221和驱动第二提升机构221的第二驱动机构222,第二提升机构221连接于凹形风栅面212相对设置的两端部。

具体地,该风栅装置的上风栅部10设置有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下风栅部20设置有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的第一提升机构121与凸形风栅面112的两端部连接,当需要增大上风栅部10的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122,第一驱动机构122驱动第一提升机构121向上做直线运动,从而使第一提升机构121拉动凸形风栅面112的两端部同步向上移动,从而增大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而需要减小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时,则只需将第一提升机构121放下即可;同样的,当需要增大下风栅部20的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时,只需使用第二驱动机构222驱动与凹形风栅面212的两端部连接的第二提升机构221向上做直线运动即可使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增大,反之当第二提升机构221向下作直线运动时即可减小上述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即对凸形风栅面112和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的调节只需通过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和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即可实现,即只需启动第一驱动机构122和第二驱动机构222即可完成整个弧度调节的工作,其实现了风栅装置弧度调节的机械化操作,相比采用人工调节,这种调节方法更加的简便和高效,大大的节省了人工调节所占用的人力资源和劳动时间,提高了钢化风栅的弧度调节效率,使得同一个钢化风栅在短时间内完成弧度调节以适应不同弯曲玻璃板30的弧度要求成为可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提升机构121连接于凸形风栅面112相对设置的两端部,及第二提升机构221连接于凹形风栅面212相对设置的两端部,中的“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此处不做具体的限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化风栅,其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分别设置于上风栅组件11的相对的两端,其中两组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的两第一提升机构121分别和与之对应的凸形风栅面112的两端部连接;也就是说,上风栅组件11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同时包含第一驱动机构122和第一提升机构121的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当需要对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进行调节时,同时启动两端的第一驱动机构122,两第一驱动机构122分别驱动与之对应的第一提升机构121带动凸形风栅面112的两端部同时做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从而增大或减小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并且上述两组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的第一驱动机构122和第一提升机构121的组成结构可以完全一样,也可以有所差异,只需保证在提升凸形风栅面112时,能将凸形风栅面112的相对的两端同步提升至相同的高度即可。同样地,其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的数量也为两组,且两组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分别设置于下风栅组件21的相对的两端,其中两组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的两第二提升机构221分别和与之对应的凹形风栅面212的两端部连接;也就是说,下风栅组件21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同时包含第二驱动机构222和第二提升机构221的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当需要对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进行调节时,同时启动两端的第二驱动机构222,两第二驱动机构222分别驱动与之对应的第二提升机构221带动凹形风栅面212的两端部同时做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从而增大或减小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并且,上述两组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的第二驱动机构222和第二提升机构221的组成结构可以完全一样,也可以有所差异,只需保证在提升凹形风栅面212时,能将凹形风栅面212的相对的两端同步提升至相同的高度即可。

当然,上述的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和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的数量也可以仅分别设置一组。当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的数量为一组时,其包含的第一驱动机构122和第一提升机构121的数量分别也是一个,此时,第一提升机构121的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凸形风栅面112的相对的两端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22驱动同一第一提升机构121的两端部同步向上或向下做之直线运动,从而增大或减小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同样的,当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的数量为一组时,其包含的第二驱动机构222和第二提升机构221的数量分别也是一个,此时,第二提升机构221的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凹形风栅面212的相对的两端部连接,第二动机构驱动同一第二提升机构221的两端部同步向上或向下做直线运动,从而增大或减小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因此,对于上述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和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的具体设置组数,在此不做限定,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选择。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化风栅的上述上风栅组件11包括若干平行排布的上风刀111,各上风刀111的下端面形成上述的凸形风栅面112,第一排风口113设置于上风刀111上,且相邻两上风刀11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槽114;下风栅组件21包括若干平行排布的下风刀211,各下风刀211的上端面形成上述的凹形风栅面212,第二排风口213设置于下风刀211上,且相邻两下风刀211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槽2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若干风刀来构成钢化风栅的出风结构,其中,上风刀111的上端部与外部送风设备40连接,上风刀111的下端部形成弧状的凸形风栅面112,各上风刀111的刀口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排风口113,空气冷却介质从外部送风设备40输送至各个上风刀111,再经由上风刀111上的第一排风口113排出至弯曲玻璃板30的凹面从而对弯曲玻璃板30进行冷却钢化;下风刀211的下端部与外部送风设备40连接,下风刀211的上端部形成弧状的凹形风栅面212,下风刀211的刀口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风口213,空气冷却介质从外部送风设备40输送至各个下风刀211内,再经由下风刀211上的第二排风口213分别排出至弯曲玻璃板30的表面,从而对弯曲玻璃板30进行冷却钢化。且相邻的两上风刀11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槽114,相邻的两下风刀211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槽214,第一通风槽114和第二通风槽214的设置能够加快钢化风栅内的空气冷却介质的流通,从而增强钢化风栅的散热效果,以提高其对弯曲玻璃板30的冷却钢化效率。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上风栅组件11还包括若干上风刀连杆机构115,下风栅组件21还包括若干下风刀连杆机构215;相邻的两上风刀111通过上风刀连杆机构115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下风刀211通过下风刀连杆机构215活动连接。其中,各上风刀连杆机构115和各下风刀连杆机构215的截面形状均呈T形,且T形结构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上风刀111或相邻的两下风刀211活动连接,此处的活动连接是指上风刀111或下风刀211可以相对与之对应的上风刀连杆机构115或下风刀连杆机构215发生转动,但不能产生相对位移。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提升机构121连接于凸形风栅面112相对两端部的上风刀111上,第二提升机构221连接于凹形风栅面212相对两端部的下风刀211上;或者,第一提升机构121连接于凸形风栅面112相对两端部的上风刀连杆机构115,第二提升机构221连接于凹形风栅面212相对两端部的下风刀连杆机构215上。具体地,当凸形风栅面112的相对的两端设置的是上风刀111时,第一提升机构121分别与两端的上风刀111连接,而当凸形风栅面112的相对的两端设置的是上风刀连杆机构115时,第一提升机构121则分别与两端的上风刀连杆机构115连接,第一提升机构121具体的连接对象应根据上风栅组件11的具体结构情况而定。同样地,第二提升机构221也可以根据下风栅组件21的具体结构情况来确定与之连接的对象。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提升机构121与上风刀111或上风刀连杆机构115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同样的,第二提升机构221与下风刀211或下风刀连杆机构215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此处不做具体的限定。

具体地,当需要增大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时,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会带动凸形风栅面112的两端部向上运动,当与第一提升机构121直接连接的为上风刀111(上风刀连杆机构115)时,该上风刀111(上风刀连杆机构115)会首先受到向上的拉力并产生向上的位移,当该上风刀111(上风刀连杆机构115)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便会继续拉动与之连接的上风刀连杆机构115(上风刀111)并使之向上运动,继而该上风刀连杆机构115(上风刀111)又会拉动与之连接的下一个上风刀(上风刀连杆机构115)并使之向上运动,如此依次向下一级结构传递拉力并使之向上运动,且该拉力也会逐级衰减直至在中间处变为零,并且,凸形风栅面112的两端同时进行上述的运动过程,从而使增大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同样地,当需要增大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时,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下风刀211及下风刀连杆机构215之间的动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化风栅,其第一驱动机构12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221和第一变弧齿轮1222,第一驱动电机1221与第一变弧齿轮1222电连接;第一提升机构121为第一提升链条,第一提升链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上风刀111或对应的上风刀连杆机构115连接,第一提升链条的第二端与第一变弧齿轮1222活动连接;其第二驱动机构22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221和第二变弧齿轮2222,第二驱动电机2221与第二变弧齿轮2222电连接;第二提升机构221包括第二提升链条2211,第二提升链条2211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下风刀211或对应的下风刀连杆机构215连接,第二提升链条2211的第二端与第二变弧齿轮2222活动连接。当需要增大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221使得第一变弧齿轮1222转动,第一变弧齿轮1222带动第一提升链条做向上的直线运动,第一提升链条便将凸形风栅面112的两端部同时向上提起使得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增大,反之第一驱动电机1221驱动第一变弧齿轮1222反转即可减小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第二驱动电机2221与第二变弧齿轮2222、第二提升链条2211及凹形风栅面212之间的作用方式与此相同。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提升机构221还包括变弧顶杆2212,第二提升链条2211的第一端与变弧顶杆221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变弧顶杆2212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下风刀211或对应的下风刀连杆机构215固定连接,第二提升链条2211的第二端与第二变弧齿轮2222活动连接。如图1所示,由于弯曲玻璃板30是从钢化风栅的左右两端进入钢化风栅内的,故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的设置高度即第二变弧齿轮2222的安装高度不能超出凹形风栅面212的高度,以保证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不会阻碍弯曲玻璃板30的输送,因此,在第二提升链条2211和其连接的下风刀211或下风刀连杆机构215之间增设竖直的变弧顶杆2212,并且该变弧顶杆2212连接第二提升链条2211的一端的高度总是低于其另一端的高度,调节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时,第二提升链条2211先带动变弧顶杆2212向上或向下运动,变弧顶杆2212再将与其连接的凹形风栅面212的端部顶起或放下,从而该变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通过增设变弧顶杆2212有效的解决了仅采用链条连接时需要将第二驱动机构222设置的比凹形风栅面212的位置高的问题,使得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的设置不会对将弯曲玻璃板30输入钢化风栅产生影响。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提升机构221还包括变弧顶块2213和为变弧顶杆2212导向的变弧导向块2214,变弧顶块2213设置于连接变弧顶杆2212的下风刀211或下风刀连杆机构215上,变弧顶杆2212通过变弧顶块2213与对应的下风刀211或对应的下风刀连杆机构215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风栅组件11还包括若干第一微调螺杆116,各第一微调螺杆116与各上风刀111一一对应连接;下风栅组件21还包括若干第二微调螺杆216,各第二微调螺杆216与各下风刀211一一对应连接。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经过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粗调后,可以在进一步的通过旋动第一微调螺杆116对其进行微调;具体地,第一微调螺杆116设置于上风刀连杆机构215的内部,并且可以相对上风刀连杆机构215旋进和旋出,各上风刀111上还设置有传力杆117,该传力杆117的一端与上风刀111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第一微调螺杆116固定连接,即第一微调螺杆116和与之对应的上风刀111通过传力杆117间接连接;当将第一微调螺杆116旋进上风刀连杆机构115内部时,第一微调螺杆116会推动传力杆117向上运动从而推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上风刀111向上运动,使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增大;相对地,如果需要减小凸形风栅面112的弧度,则只需将第一微调螺杆116旋出其所在的下风刀连杆机构215即可。同样地,上述第二微调螺杆216可用于对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进行微调,且其工作原理与第一微调螺杆116完全相同。通过设置上述的第一微调螺杆116和第二微调螺杆216,可以更为精细的调节凸形风栅面112和凹形风栅面212的弧度,以弥补第一弧度调节组件12和第二弧度调节组件22对弧度调节过于粗糙的缺陷,同时,当钢化风栅的弧度变化很小时,则可以直接使用上述的第一微调螺杆116和第二微调螺杆216对凸形风栅面112和凹形风栅面212进行弧度调节,拓宽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化风栅的弧度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