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10056发布日期:2018-07-24 22:13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属氧化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α晶型三氧化二铁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并且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容易获得的常见金属氧化物,其具有奇异的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磁记录材料、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比度、组织修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生物流体的解毒、电致变色器件、锂电池电极、药物载体以及光催化制氢等诸多领域。但是,当作为催化材料和红色颜料时,α晶型三氧化二铁会因为不同的形貌而影响其催化性质和外观颜色,从而影响其运用。

当前,α晶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α晶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主要为高温烧结,但对颗粒的大小和形貌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一般需要加入模板剂或活性剂来进行表面形貌及生长的控制。为此,科研人员已经研究出许多制备α晶型三氧化二铁的方法,如氧化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等等。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人们发现其化学反应很多与物质的表面性能有关,尤其与物质的表面暴露晶面有关。对于不同形貌的α晶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目前已有一些报道。如河北工业大学的李坤宇(李坤宇,李林,李银辉,李亮,陈建新.分级花状氧化铁微球的水热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j].广州化学.2016,04(41):18-22.)进行了以六次甲基四胺、硫酸亚铁、柠檬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低结晶度的分级花状fe2o3微球,并用于水中铅离子去除的模拟研究;但其制备所用原料种类较多,且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如cn201710120611.3披露了用硝酸铁溶解在乙二醇中水热反应后制备出α晶型三氧化二铁纳米片;其过程简单,但很难制备出分级结构的α晶型三氧化二铁颗粒。同时,国内也有用微波法制备片状颗粒自组装成花状颗粒用于吸附的报道(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和工程:2014,15(8):671-680.);其过程简单,但很难制备出分级结构的α晶型三氧化二铁颗粒。

但是,目前对于特定的菱面体的α晶型三氧化二铁的方法却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添加原料少,经济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并且产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配制水溶性铁盐水溶液;其中,水溶性铁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3mol/l~0.062mol/l;

s2、向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中加入膦类有机物,获得反应混合体;其中,在所述反应混合体中,所述膦类有机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3mol/l~6.5×10-3mol/l;

s3、将所述反应混合体于180℃~220℃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0.5h~2.0h,获得固液混合体;

s4、将所述固液混合体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清洗干燥获得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膦类有机物选自三苯基膦、三丁基膦、三叔丁基膦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水溶性铁盐选自六水氯化铁、无水氯化铁、无水硫酸铁、七水硫酸铁、无水硝酸铁、九水硝酸铁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方法为:将0.3g~1.0g六水氯化铁溶于60ml~80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均匀,获得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反应混合体于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微波水热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1、将0.3g六水氯化铁溶于60ml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获得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

s21、向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中加入0.03g三苯基膦,磁力搅拌获得所述反应混合体;

s31、将所述反应混合体置于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并于180℃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0.5h,获得所述固液混合体;

s41、将所述固液混合体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清洗干燥获得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2、将1.0g六水氯化铁溶于80ml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获得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

s22、向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中加入0.1g三苯基膦,磁力搅拌获得所述反应混合体;

s32、将所述反应混合体置于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并于220℃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2h,获得所述固液混合体;

s42、将所述固液混合体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清洗干燥获得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3、将0.3g六水氯化铁溶于80ml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获得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

s23、向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中加入0.1g三苯基膦,磁力搅拌获得所述反应混合体;

s33、将所述反应混合体置于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并于180℃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0.5h,获得所述固液混合体;

s43、将所述固液混合体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清洗干燥获得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4、将1.0g六水氯化铁溶于60ml的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获得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

s24、向所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中加入0.03g三苯基膦,磁力搅拌获得所述反应混合体;

s34、将所述反应混合体置于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并于220℃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2h,获得所述固液混合体;

s44、将所述固液混合体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清洗干燥获得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

本发明选用简单的水溶性铁盐作为原料,在原料溶解于水后,再向其中添加膦类有机物,该膦类有机物中的磷原子由于带有孤对电子而选择性地吸附在颗粒的表面,尤其是特殊的(104)晶面,从而导致(104)晶面的生长最终暴露在表面;本发明仅仅利用膦类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来减缓其沿着特定生长方向的生长速度,从而得到特定暴露晶面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晶体。相比于传统的高温结晶以及水热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加入一种化合物来调节颗粒生长,具有反应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的特点,有效地简化了反应步骤、降低了制备成本,而且反应条件易控制,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同时所得产物纯度高、收率高,粒径均匀、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xrd图片;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sem图片;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sem图片;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tem图片;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在坐标系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讲,其包括下述步骤:

在步骤s1中,配制水溶性铁盐水溶液。

具体来讲,在该水溶性铁盐水溶液中,水溶性铁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3mol/l~0.062mol/l。

以100ml的反应容器为例,则对应将0.3g~1.0g水溶性铁盐溶于60ml~80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均匀即获得水溶性铁盐水溶液。

其中,水溶性铁盐选自六水氯化铁、无水氯化铁、无水硫酸铁、七水硫酸铁、无水硝酸铁、九水硝酸铁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s2中,向水溶性铁盐水溶液中加入膦类有机物,获得反应混合体。

具体来讲,在反应混合体中,控制膦类有机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3mol/l~6.5×10-3mol/l;以上述水溶性铁盐水溶液的量为例时,对应加入1×10-4mol~4×10-4mol左右的膦类有机物即可。

其中,膦类有机物优选自三苯基膦、三丁基膦、三叔丁基膦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s3中,将反应混合体于180℃~220℃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0.5h~2.0h,获得固液混合体。

优选地,可将反应混合体置于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以进行微波水热反应。

在步骤s4中,将固液混合体进行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清洗干燥获得α型三氧化二铁。

根据该制备方法获得的产物外表呈暗红色。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上述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但以下实施例并不能限定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而仅是具体示例。

下述实施例1-4的工艺参数列于表1。

表1实施例1-4的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

对实施例1获得的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表征,其xrd图片如图1所示;将其与α型三氧化二铁标准衍射谱图(pdfno.33-0664)对照,可以发现各个峰位置吻合很好,无其他杂质峰存在,说明产物纯度较高。同时,分别对实施例1、2的产物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如图2和图3所示;另外对实施例2的产物还进行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em),如图4所示;观察图2-图4,可以看出产物的分散性较好,并且其形貌符合图5所示的菱面体颗粒形状,且暴露晶面主要为(104)晶面。

由此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获得的产物为暗红色菱面体α型三氧化二铁,且其主要暴露晶面为(104)晶面;与现有报道中属于完全不同的结晶形状,属于一种首次制备获得的全新的结晶形状。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