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0899发布日期:2018-09-29 04:2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菜种子包衣处理的制剂,属新型农药制备技术以及油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由杀虫剂、杀菌剂、降镉成分、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肥料等活性成分,与成膜剂、色料、助剂等非活性成分,经粉碎、混合配制而成的油菜种子包衣剂。



背景技术:

病虫害对油菜生长的危害,一直是农民非常关注、农业专家想方设法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旦发生病害或虫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与产品的质量,严重时可能造成失收,影响农业的质量与农民的收入。传统的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方法虽然有一定作用,但药剂在种子上的附着力差、种子搬运或播种遇水易脱落流失、持效期短;而按照常规的方法,在生产上用农药直接喷洒油菜也可以治病虫害,但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如天气等影响,药剂用量大、成本高、费工费时,而且环境污染较严重,也不符合当前对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

种子包衣能将农药、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活性成分包覆在种子表面形成的衣膜内,在种子萌发、生长过程中缓慢释放,有效防控作物病虫害、促控生长、省种省药、省工省时、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是种子质量标准化、加工机械化、播种精量化、栽培轻型化和增收节支的重要途径。种衣剂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有40余个国家研发和应用作物种衣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许多国家已颁布相关条例,规定农作物种子必须包衣后才能销售和使用。

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等作物种衣剂在我国已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然而,到目前为止,研制、应用的种衣剂主要是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种衣剂,而油菜种衣剂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油菜种子包衣率尚不足25%。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研制试用的油菜种衣剂基本上是丸化型油菜种衣剂以及悬浮型油菜种衣剂,其中丸化型油菜种衣剂包衣种子后丸衣易脱落,种子播种后较厚的丸衣难以裂开、透气透水性差,包衣种子发芽慢、出苗率及成苗率低;现有悬浮型油菜种衣剂采用湿法生产,工艺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生产与贮运成本高。

现有油菜种衣剂技术存在以下主要不足:(1)丸化型油菜种衣剂在种子表面形成很厚的丸衣,其抗压强度差,包衣种子在运输、储存和播种过程中含有农药等活性成分的丸衣易脱落,不仅活性成分损失大、种衣剂作用效果明显,而且污染环境。(2)丸化种子播种后,丸衣裂解速度很慢,丸衣内油菜种子正常萌发所需的水分、氧气难以满足,导致发芽慢、出苗率很低。(3)现有悬浮型油菜种衣剂,大量的乳化剂、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防冻剂等辅助成分,不仅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这些辅助成分的大量添加会对土壤环境产生危害。(4)现有悬浮型油菜种衣剂贮存期间容易分层、沉淀,活性成分易分解。(5)现有油菜种衣剂所用的成膜剂多数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例如氯醋树脂、聚醋酸乙烯酯等,在土壤中难以降解,残留土壤中会污染土壤。

油菜是吸收、富集镉很强的作物之一。据报道,我国受镉污染的农田面积约27.86万hm2,16%的油菜籽镉含量超标。目前,我国治理大面积农田土壤镉污染的方法,主要有植物修复法和化学钝化法。植物修复法虽然经济、环保,但其治理周期漫长、油菜田会暂时丧失生产能力,不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通过土壤施用石灰等方法来调节土壤ph或者eh等途径降低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来控制油菜籽镉积累的化学钝化法,虽然见效快、效果明显,但其用量太大、成本过高,而且会对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难以大面积推广。

因此,将油菜种衣剂与降镉制剂融合,研发具有防病抗虫降镉功能、高效价廉、且性能稳定、持效期较长、环境友好的新型油菜种衣剂,是国际上油菜种衣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运用能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新型天然高分子成膜材料--羟乙基淀粉,结合成膜缓释技术、油菜降镉技术,提供一种适合于各种油菜种子包衣的,具有防病抗虫降镉功能、高效价廉、性能稳定、持效期较长、环境友好等特点的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不仅能有效防控油菜苗期病虫害及缺硼症、促控油菜生长,提高成苗率,而且能明显降低油菜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和镉在籽粒中的积累,从而降低油菜籽中镉含量;是一种将种衣剂与降镉制剂融合为一体、不同于现有油菜种衣剂的新型油菜种衣剂。油菜生长中对硼肥很重要,但对硼肥的选择与配比也很重要,过多与过少都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硼砂与硼酸的配比需要经过严格的试验与筛选,并不是只通过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确定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能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新型天然高分子成膜材料--羟乙基淀粉作为成膜剂,与杀虫剂、杀菌剂、降镉成分、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肥料等活性成分,以及色料、助剂等非活性成分,经粉碎、混合,即得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

(1)所述的杀虫剂为吡蚜酮;用量为总质量的3%~8%;

(2)所述的为杀菌剂戊唑醇;用量为总质量的1.0%~3.5%;

(3)所述的降镉成分为硫酸亚铁铵与硫酸锌;用量为总质量的3%~12%;只控制总量,各降镉成分之间的相对量任意;土壤镉污染较重的地区用量宜大;

(4)所述的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钠;用量为总质量的0.02%~0.08%;

(5)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料为硼肥;用量为总质量的0.1%~0.3%;

(6)所述的成膜剂为羟乙基淀粉;用量为总质量的4%~8%;

(7)所述的色料为活性艳绿;用量为总质量的1%~3%;

(8)所述的助剂为陶土;用量为总质量至100%的余量。

上述(5)中所说的硼肥由硼砂和硼酸组成,硼砂质量:硼酸质量=1:1。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

按照配方要求,将杀虫剂、杀菌剂、降镉成分、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肥料、成膜剂、色料及助剂分别用普通粉碎机粉碎至220目以上,然后将各组分投入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再用微粉粉碎机粉碎至470目以上,用粉体包装机定量包装,即得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油菜种子包衣,包衣药种质量比,即种衣剂质量:种子质量为1:260~300;包衣方式可以用湿法包衣或者干法包衣。湿法包衣时,先向种衣剂中加自来水、搅拌均匀成为悬浮液,再用常规机械或手工方法进行包衣,直至种子包衣均匀为止。干法包衣时,先用自来水将油菜种子表面均匀喷湿,再缓慢加入种衣剂进行常规机械或手工方法包衣。

在实际的生产中,对于用量与效果,施用时间与浓度等对于不同的作物有严格的要求,要达到效果,又要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不同于非生命的物质的生产,要有利于生活物质的调节,只有经过实验与研究才有可能达到效果。

本发明的作用机制:

本发明包衣油菜种子后,种衣剂中的新型成膜剂--羟乙基淀粉,遇水能在种子表面形成具有膜孔道、透气透水性好但不容易溶于水的包衣膜,并将杀菌剂、杀虫剂、抗寒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肥料等活性成分“粘结”在一起,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活性成分库”。包衣种子播种后,衣膜具有透气透水的膜孔道,氧气和水分通过膜孔道及时到达种子内部,因而种子能正常萌发;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活性成分库”中的活性成分通过膜孔道缓慢地释放而逐步与种子及种子周围土壤接触,参与油菜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生化过程。“活性成分库”中的杀菌剂、杀虫剂在水的作用下,缓慢地与种子接触,杀死种传病菌与虫害;并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屏障,使周围的病虫害难以生存,有效防治土传病菌、地下害虫和鼠等有害生物。油菜出苗后,“活性成分库”中的内吸性长效杀虫剂吡蚜酮、杀菌剂戊唑醇逐步被根系吸收,传导至油菜地上部位,继续起防病防虫作用,从而有效防治油菜病虫害。“活性成分库”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能促进种子萌发与根系生长,提高出苗率,从而提高油菜苗的综合素质,为增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活性成分库”中的微量元素肥料硼肥能弥补土壤肥力不足,有效防治油菜缺硼症。“活性成分库”中的降镉成分硫酸亚铁铵和硫酸锌,能被油菜根系吸收、进入油菜体内并传输至整个植株,阻控油菜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镉、阻控根系吸收的镉向油菜植株上部转运以及镉在油菜籽粒中的积累,从而降低菜籽中镉的含量。

本发明是湖南省财政厅科研专项“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示范”和农业部、财政部湖南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专项(农办财函[2015]38号)等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经4年多的盆栽、大田育苗及栽培试验证明:包衣油菜种子播种后,在长达58~76天的持效期内,对油菜蚜虫、地下害虫的防效达81%~93%,对菌核病的防效达87%~96%;油菜根系发达、抗逆性及抗倒伏性强,出苗率、成苗率、有效分枝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成苗率提高9%~18%。本发明能显著降低油菜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和镉在油菜籽粒中的积累,菜籽镉含量降低33%~4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1)防病抗虫降镉,功效全面。本发明将油菜种衣剂与降镉制剂融合,选用低毒微毒的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选用兼有氮肥、铁肥和锌肥作用的硫酸亚铁铵与硫酸锌作为降镉成分,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硼砂和硼酸为活性成分,不仅能有效防控油菜病虫害及缺素症,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油菜苗的综合素质、成苗率;而且能有效降低油菜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和镉在籽粒中的积累,从而降低菜籽中镉含量。克服了现有油菜种衣剂技术只含有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等成分,不含降镉成分,没有降低菜籽中镉含量的作用,功效较单一等主要不足。

(2)包衣牢固,衣膜薄且通透性好,持效期长。本发明选用能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新型天然高分子成膜材料--羟乙基淀粉作为成膜剂,能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致密膜孔道的衣膜,透气透水性良好,既保证了种子的正常萌发,又保证了活性成分的缓慢释放,持效期长达58~76天。克服了现有技术包衣形成的丸衣裂解速度慢,包衣种子难以正常萌发,导致发芽慢、出苗率很低等缺点。本发明包衣牢固、不脱落;克服了现有丸化型油菜种衣剂技术包衣时形成的丸衣厚、抗压强度差,在包衣种子运输、储存和播种过程中丸衣易脱落,活性成分损失大等缺点。

(3)性能稳定,生产简便,包衣方便。本发明是微粉型油菜种衣剂、性能稳定,克服了悬浮型油菜种衣剂易分层、沉淀以及活性成分易分解等主要缺点;与现有悬浮型油菜种衣剂技术采用湿法研磨工艺相比,本发明采用干法微粉粉碎机粉碎,生产更加简便。本发明包衣一次完成,更有利于机械化包衣;而丸化型油菜种衣剂需2~4次才能完成,耗时费工。

(4)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本发明选用生物相容性良好、能生物降解的新型天然高分子成膜材料--羟乙基淀粉作为成膜剂,在土壤中能被生物降解,环境友好;克服了现有种衣剂技术采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成膜剂,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导致污染土壤等主要缺点;与现有悬浮型油菜种衣剂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添加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等辅助成分,不仅成本低廉,而且避免了这些辅助成分的大量使用对土壤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生产100kg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为例,本发明3个非限定性实施例叙述如下:

实施例1:按照配方要求,将7.0kg吡蚜酮、1.5kg戊唑醇、4.0kg硫酸亚铁铵、3.0kg硫酸锌、0.04kg萘乙酸钠、0.05kg硼砂、0.05kg硼酸、5.0kg羟乙基淀粉、2.5kg活性艳绿、76.86kg陶土,分别用普通粉碎机粉碎至220目以上,然后将各组分投入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再用微粉粉碎机粉碎至470目以上,用粉体包装机定量包装,即得100kg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

实施例2:按照配方要求,将5.0kg吡蚜酮、3.0kg戊唑醇、4.5kg硫酸亚铁铵、3.5kg硫酸锌、0.06kg萘乙酸钠、0.10kg硼砂、0.10kg硼酸、7.0kg羟乙基淀粉、1.5kg活性艳绿、75.24kg陶土,分别用普通粉碎机粉碎至220目以上,然后将各组分投入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再用微粉粉碎机粉碎至470目以上,用粉体包装机定量包装,即得100kg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

实施例3:按照配方要求,将6.0kg吡蚜酮、2.5kg戊唑醇、5.0kg硫酸亚铁铵、2.5kg硫酸锌、0.05kg萘乙酸钠、0.15kg硼砂、0.15kg硼酸、6.0kg羟乙基淀粉、2.0kg活性艳绿、75.65kg陶土,分别用普通粉碎机粉碎至220目以上,然后将各组分投入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再用微粉粉碎机粉碎至470目以上,用粉体包装机定量包装,即得100kg防病抗虫降镉油菜种衣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