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13863发布日期:2018-10-19 21:48阅读:120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釉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陶瓷洁具均为一体成型,其制作过程是将胚体混合成泥浆,然后将泥浆注入到模具中,然后再进行脱模,脱模后对胚体进行打孔或者修去多余的坯、补孔;然后再对胚体的表面进行打磨,除去胚体表面上的一些浮料;然后再进行上釉操作;上釉前,需要在胚体的表面上喷水,避免胚体过于干燥,上釉后烧制胚体容易开裂。

常见的是将浮料去除操、胚体表面喷水操作和上釉操作分开,需要依次对胚体进行三次加工,比较的费时费力;同时传统的喷釉方式是,人工使用喷枪手工上釉,业简单但作业人员的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产品质量低,容易出现次品,且常见的陶瓷洁具的体积较大,且上釉的面很多很广,极其容易上釉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上釉方法,以提升浮料去除操作、胚体表面喷水操作和上釉操作的连贯性,提高陶瓷洁具的加工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上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若干待加工的胚体;

步骤2:准备一种喷釉设备,包括传送带、设置在传送带正下方的升降油缸、若干竖直设置的弹簧杆、柔性的加工管以及带动加工管水平移动的移动块,加工管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杆的上端与移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杆的下端与加工管的侧面固定连接;加工管内竖直固定安装有柔性的分隔条,且分隔条的一侧与加工管的内壁围成喷釉腔,分隔条的另一侧与加工管的内壁围成吸尘与洒水的清理腔,加工管上设有与喷釉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加工管上设有与清理腔连通的第二通孔;传送带上竖直设有加工孔,升降油缸能与加工孔和加工管相对;

步骤3:将步骤1中的胚体放置到传送带的加工孔处,传送带以20-80cm/min的传送速度将胚体传送至升降油缸处,当待加工的胚体移动至升降油缸处时,暂停传送带;

步骤4:启动升降油缸,升降油缸通过加工孔与胚体支撑,进而将胚体向加工管的方向顶升,加工管与胚体的表面接触,且弹簧杆被压缩,使加工管与胚体的表面贴合;

步骤5:移动块带动加工管水平移动,清理腔上的第二通孔对胚体表面上的浮料进行吸取;吸附完成后,移动块带动加工管回移至原位,然后再次将加工管水平移动,移动时清理腔和第二通孔向胚体的表面进行喷水加工,且喷釉腔和第一通孔对喷水后的胚体的表面进行喷釉加工;

步骤6:待步骤5中的胚体喷釉完成后,升降油缸带动加工后的胚体下移,待胚体放置到传送带上后,再次启动传送带对胚体进行传送,下一个待加工的胚体移动至升降油缸处时,再次暂停传送带,对下一个待加工的胚体进行加工。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在步骤4中,弹簧杆的下端与加工管的侧面固定连接,当升降油缸将胚体顶升至加工管处时,弹簧杆被压缩,让加工管贴合在胚体的表面上,便于加工管对胚体的表面进行加工,且此时弹簧杆和加工管在移动块的带动下同步移动,当胚体的表面有上下起伏时,弹簧杆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调节长度,使加工管进一步贴合胚体;2、在步骤5中,柔性的加工管内被柔性的分隔条分隔为喷釉腔和清理腔,加工管上设有与喷釉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加工管上设有与清理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在加工时,清理腔和第二通孔能对胚体表面上的浮料进行清除;同时也可通过第二通孔向胚体的表面上进行喷水,便于釉料的喷涂;完成以上步骤后,通过喷釉腔对胚体的表面进行上釉,此时第一通孔与胚体表面的距离较小,能够有效的提高胚体的上釉效率;3、在步骤3中,传送带上设有供升降油缸穿过的加工孔,便于将待加工的胚体放置到传送带的加工孔上,便于对胚体进行传送,当加工孔与升降油缸相对时,即可启动升降油缸对胚体进行顶升,进而便于加工机构对胚体进行加工。

综上所述,本方法中采用了一种喷釉设备,喷釉设备中设有可移动的加工管,加工管依次对胚体的表面进行浮料的吸附、表面喷水和釉料的喷涂操作,这三个加工过程设置紧凑,能够提高胚体的上釉效率和上釉质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传送带以50cm/min的传送速度将胚体传送至升降油缸处。传送带的传送速度较快,能够快速的将胚体传送至升降油缸处,且能让胚体保持平稳的移动速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所述弹簧杆的下端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加工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小于加工管的直径。弹簧杆在与加工管抵紧时,支撑板位于弹簧杆和加工管之间,支撑板能分散的支撑杆对加工管的压力,进而让加工管与胚体的表面保持稳定的贴合状态。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升降油缸带动胚体上移是速度为20cm/min。升降油缸带动胚体的上移速度较慢,能够提高胚体移动的稳定性,同时便于胚体与加工管准确的贴合。

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升降油缸带动胚体下移是速度为30cm/min。升降油缸下移的速度较大,能够快速的将加工后的胚体再次放置到传送带上,同时减小两个胚体之间加工的间隔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上釉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喷釉设备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喷釉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移动块、加工管和支撑杆的左视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板10、电动机101、抽吸管102、喷釉管103、竖直通槽104、移动块20、滑杆201、螺纹杆202、支撑架203、加工管30、分隔条301、喷釉腔302、清理腔303、第一通孔304、第二通孔305、弹簧杆40、支撑板401、升降油缸501、传送带502、加工孔503、胚体60。

实施例中的上釉流程基本如附图1所示,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准备若干待加工的胚体60。

步骤2:准备基本如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的喷釉设备,包括安装板10、电动机101、负压泵、抽吸管102、喷水泵、传送抵压机构、加工机构和导向机构,电动机101焊接在安装板10的右端上表面上;传送抵压机构包括传送带502和升降油缸501,传送带502上设有供升降油缸501穿过的加工孔503,升降油缸501设置在传送带502的正下方,升降油缸501与安装板10相对。

导向机构包括移动块20、滑杆201、螺纹杆202和支撑架203,支撑架203焊接在安装板10的上表面上,滑杆201的两端穿过移动块20与支撑架203连接。如图2所示,螺纹杆202的左端穿过移动块20与支撑架203转动连接,螺纹杆202的右端与电动机101的动力输出端焊接,滑杆201的数量为2且分别分布在螺纹杆202的上侧设下侧,且滑杆201与螺纹杆202平行,移动块20与螺纹杆202的接触处设有与螺纹杆202啮合的螺纹齿。

加工机构包括波纹管状的加工管30以及若干弹簧杆40,如图3所示,加工管30的上端与移动块20的上端焊接,加工管30的下端与移动块20的下端焊接。如图2所示,弹簧杆40的上端与移动块20焊接,弹簧杆40的下端设有支撑板401,支撑板401的宽度小于加工管30的直径,且支撑板401与加工管30的侧面焊接,移动块20、弹簧杆40和加工管30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滑杆201和螺纹杆202均与该平面垂直。

如图5所示,加工管30内竖直焊接有柔性的分隔条301,且分隔条301的左侧与加工管30的内壁围成喷釉腔302,分隔条301的右侧与加工管30的内壁围成吸尘与洒水的清理腔303,加工管30上设有与喷釉腔302连通的第一通孔304,第一通孔304位于加工管30的左侧,加工管30上设有与清理腔303连通的第二通孔305,第二通孔305位于加工管30的右侧;安装板10上设有供加工管30和弹簧杆40横向滑动的竖直通槽104。

如图1所示,抽吸管102的上端与负压泵连通,抽吸管102的下端穿过移动块20与清理腔303连通,且抽吸管102与加工管30卡扣连接;喷水泵能与抽吸管102连通,且抽吸管102与喷水泵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喷釉泵和喷釉管103,喷釉管103的上端与喷釉泵连通,喷釉管103的下端穿过移动块20与喷釉腔302连通。

步骤3:将步骤1中的胚体60放置到传送带502的加工孔503处,传送带502以50cm/min的传送速度将胚体60传送至升降油缸501处,当待加工的胚体60移动至升降油缸501处时,暂停传送带502。

步骤4:启动升降油缸501,升降油缸501通过加工孔503与胚体60支撑,胚体60以50cm/min的速度向加工机构的方向移动,加工管30与胚体60的表面接触,且弹簧杆40被压缩,使加工管30与胚体60的表面贴合。

步骤5:启动电动机101,电动机101带动螺纹杆202正向转动时,此时螺纹杆202将转动力传递至移动块20上,由于移动块20的上下两端与滑杆201滑动接触,进而移动块20将转动力转化为向右移动的力,此时移动块20带动弹簧杆40、抽吸管102和加工管30同步从左向右移动,抽吸管102与负压泵卡扣连接,启动负压泵,负压泵让抽吸管102和清理腔303内保持负压状态,此时第二通孔305与胚体60的表面相对,且对胚体60表面上浮料进行抽吸清理;吸附完成后,电动机101带动螺纹杆202反向转动,移动块20带动加工管30回移至原位,然后电动机101带动螺纹杆202反向转动,同时将抽吸管102从负压泵上拆卸然后与喷水泵连接,喷水泵与向清理腔303内泵水,水通过第二通孔305喷洒在胚体60的表面上,实现对胚体60表面喷水的操作;同时启动喷釉泵,喷油泵将釉料喷入到喷釉管103和喷釉腔302中,喷釉腔302中釉料通过第一通孔304喷洒到胚体60表面上,实现对胚体60内壁釉料的喷涂。

步骤6:待步骤5中的胚体60喷釉完成后,升降油缸501带动加工后的胚体60以30cm/min的速度下移,待胚体60放置到传送带502上后,再次启动传送带502对胚体60进行传送,下一个待加工的胚体60移动至升降油缸501处时,再次暂停传送带502,对下一个待加工的胚体60进行加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