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红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59960发布日期:2018-10-26 19:10阅读:1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釉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红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瓷中的“铜红釉”以其晶莹透亮、滋润均匀著称,收藏价值高。然而,现有的制备铜红釉的配方和方法制备出的铜红釉虽然能够制备出鲜艳的红色,但是呈色不深沉、不稳重、不浑厚和不够亮丽,玉石质感也不强,艺术价值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呈色深沉、稳重、浑厚、亮丽,玉石质感强,光泽度好的的铜红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红釉,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37-43份、石英12-18份、高岭土9-15份、大同土6-10份、方解石8-12份、氧化铜5-7份、骨灰0.4-0.6份、氧化锡2.5-3.5份、氧化锰0.4-0.6份、氧化锌4-6份。

上述的铜红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40份、石英15份、高岭土12份、大同土8份、方解石10份、氧化铜6份、骨灰0.5份、氧化锡3份、氧化锰0.5份、氧化锌5份。

上述的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釉浆的制备;

(2)施釉;

(3)烧成,烧成温度1250-1270℃。

上述的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烧成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380-420℃;

②氧化焰阶段: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940-960℃;

③强还原焰阶段:在强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990-1010℃;

④弱还原焰阶段:在弱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6-8h均匀升至1250-1270℃;

⑤冷却阶段:打开窑门,使温度快速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中的釉料以黄长石、石英、高岭土、大同土、方解石为主要成分;其中,长石属于硅酸盐矿物盐,其内部含有钾元素、钠元素和钙元素等,分为黄色、白色和红色等,是釉料的主要成分,具有助溶剂作用,能够缩短烧成时间,增加钧瓷的透光度,提高坯体与釉层之间的结合力;石英的主要含量为二氧化硅,能够提高釉的熔融温度与粘度,加大熔融温度范围,减少釉的流动性,减少釉的膨胀系数,提高釉的机械强度、硬度、耐磨性与耐化学腐蚀性,而且石英能够被较多的易熔物cao、na2o、k2o、mgo熔融生成透明状石英玻璃,使釉面光亮,提高钧瓷的光泽度;高岭土增加了al2o3的含量,提高了釉料的悬浮性;大同土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硅、有机物和水分,含有微量的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钠、氧化钾;方解石又称为钙石,主要是发挥溶剂的作用,能够增加釉的硬度、耐磨度和抗腐蚀性,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增加釉色的光泽度和透明度,防治釉面龟裂和堆积;氧化铜是一种着色剂;骨灰主要含有磷酸钙,是一种助溶剂,能够降低钧釉的熔融温度和膨胀系数,增加钧釉的乳浊性;氧化锡是一种良好的乳浊剂,如果釉料中不加色料,引入氧化锡会生成不透明的白色,如果加入色料就会生产不透明的其他色釉;氧化锰能够使釉色更深沉和稳重;氧化锌是一种助溶剂,能够降低釉的膨胀系数,提高热稳定性,增加釉面的光泽与白度,在扩大熔融范围的同时能够增加釉色的光彩。

在本发明中,以黄长石、石英、高岭土、大同土、方解石为骨料,主要提供钾、钠、钙、硅的含量,氧化铜是主要着色剂,在烧成时,在还原气氛下,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而氧化亚铜的胶粒均匀地布满在釉面而成红色,氧化锡是一种乳浊剂,能够使釉具有一定的乳浊效果和对氧化亚铜的稳定存在具有保护作用,从而增加红色的稳重和深沉;黄长石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铁,能够提高釉对红波段光波的反射率,能够使红色具有鲜血的感觉;氧化锰更有利于红色的深沉和稳重;骨灰中的含有的五氧化二磷有利于氧化亚铜胶粒悬浮于釉中,使发色更艳丽大方;氧化锌能够增加釉面的光泽,有利于釉色明度的提高,增强釉的乳光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铜红釉釉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严格控制烧成气氛和釉料中各原料的含量,能够烧制出呈色深沉、稳重、浑厚、亮丽,玉石质感强,光泽度好的的铜红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铜红釉,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37-43份、石英12-18份、高岭土9-15份、大同土6-10份、方解石8-12份、氧化铜5-7份、骨灰0.4-0.6份、氧化锡2.5-3.5份、氧化锰0.4-0.6份、氧化锌4-6份。

上述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釉浆的制备:将上述原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5-57%的釉浆;

(2)施釉:施釉的方法为浸釉;

(3)烧成,烧成温度1250-1270℃;

上述烧成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坯体装入匣钵后放入窑炉中,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380-420℃,在此过程中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

②氧化焰阶段: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和窑顶天窗开放的程度,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940-960℃,在此过程中釉层开始熔化,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

③强还原焰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940-960℃,关闭天窗,烟道匣门关闭或者半开放,使窑内处于强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990-1010℃,此阶段釉层进一步熔化,釉面由多孔开始逐渐闭合,形成凹凸不平的状态;

④弱还原焰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990-1010℃后,在弱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6-8h均匀升至1250-1270℃,此阶段随着温度升高,釉层熔化成粘稠液体并由上而下流动,釉层的熔融使釉面变平,釉层部分形成玻璃体状;

⑤冷却阶段:打开窑门,使温度快速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严格控制烧成气氛和釉料中各原料的含量,能够烧制出呈色深沉、稳重、浑厚、亮丽,玉石质感强,光泽度好的的铜红釉。

实施例2

一种铜红釉,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40份、石英15份、高岭土12份、大同土8份、方解石10份、氧化铜6份、骨灰0.5份、氧化锡3份、氧化锰0.5份、氧化锌5份。

上述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釉浆的制备:将上述原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6%的釉浆;

(2)施釉:施釉的方法为浸釉;

(3)烧成,烧成温度1260℃;

上述烧成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坯体装入匣钵后放入窑炉中,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使温度在2.5h均匀升至400℃,在此过程中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

②氧化焰阶段: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和窑顶天窗开放的程度,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3h均匀升至950℃,在此过程中釉层开始熔化,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

③强还原焰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950℃,关闭天窗,烟道匣门关闭或者半开放,使窑内处于强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2.5h均匀升至1000℃,此阶段釉层进一步熔化,釉面由多孔开始逐渐闭合,形成凹凸不平的状态;

④弱还原焰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1000℃后,在弱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7h均匀升至1260℃,此阶段随着温度升高,釉层熔化成粘稠液体并由上而下流动,釉层的熔融使釉面变平,釉层部分形成玻璃体状;

⑤冷却阶段:打开窑门,使温度快速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严格控制烧成气氛和釉料中各原料的含量,能够烧制出呈色深沉、稳重、浑厚、亮丽,玉石质感强,光泽度好的的铜红釉。

实施例3

一种铜红釉,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43份、石英14份、高岭土15份、大同土7份、方解石11份、氧化铜5份、骨灰0.5份、氧化锡3份、氧化锰0.5份、氧化锌5份。

上述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釉浆的制备:将上述原料加入适量的水混合,球磨,得到质量浓度为57%的釉浆;

(2)施釉:施釉的方法为浸釉;

(3)烧成,烧成温度1270℃;

上述烧成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坯体装入匣钵后放入窑炉中,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使温度在2h均匀升至410℃,在此过程中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

②氧化焰阶段: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和窑顶天窗开放的程度,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3.5h均匀升至960℃,在此过程中釉层开始熔化,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

③强还原焰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960℃,关闭天窗,烟道匣门关闭或者半开放,使窑内处于强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2h均匀升至990℃,此阶段釉层进一步熔化,釉面由多孔开始逐渐闭合,形成凹凸不平的状态;

④弱还原焰阶段:当窑内温度升至990℃后,在弱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7.5h均匀升至1270℃,此阶段随着温度升高,釉层熔化成粘稠液体并由上而下流动,釉层的熔融使釉面变平,釉层部分形成玻璃体状;

⑤冷却阶段:打开窑门,使温度快速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严格控制烧成气氛和釉料中各原料的含量,能够烧制出呈色深沉、稳重、浑厚、亮丽,玉石质感强,光泽度好的的铜红釉。

比较例1

一种铜红釉,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40份、石英15份、高岭土12份、大同土8份、方解石10份、氧化铜9份、骨灰0.5份、氧化锡3份、氧化锰0.5份、氧化锌5份。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增加了氧化铜的用量,烧制出的釉表面出现了黑色的物质,这是因为氧化铜含量过高,使部分氧化铜在还原的过程中被还原呈铜而导致的。

比较例2

一种铜红釉,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40份、石英15份、高岭土12份、大同土8份、方解石10份、氧化铜6份、骨灰0.5份、氧化锰0.5份、氧化锌5份。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未添加氧化锡,烧制出的釉为灰色,这是因为氧化铜在还原气氛下被还原成的氧化亚铁胶粒呈色不稳定导致的。

比较例3

一种铜红釉,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50份、石英15份、高岭土12份、大同土8份、方解石10份、氧化铜6份、骨灰0.5份、氧化锡3份、氧化锰0.5份、氧化锌5份。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增加了黄长石的含量,烧制出的釉成品率低,且釉表面出现黑色斑点;这主要是因为增加了黄长石的用量,改变了釉料中骨料的配比,是成品率降低,而且黄长石中含有氧化铁,增加黄长石的用量,使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增多,进而会使釉表面出现黑色斑点,影响铜红釉的美观。

比较例4

一种铜红釉,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40份、石英15份、高岭土12份、大同土8份、方解石10份、氧化铜6份、骨灰0.5份、氧化锡3份、氧化锌5份。具体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为添加氧化锰,烧制出的釉红色较淡,呈色不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4-25提供的铜红釉的配方见表1-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