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出铁口修复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0620发布日期:2018-09-29 04:2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炉出铁口修复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高炉炉前铁口煤气火大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个铁口的煤气火都普遍增大。尽管高炉实施了定期的定修,有时采用喷补修复,进行铁口保护砖更换,制作永久砖压板和铁口脖子压浆作业等各种手段,以维持炉前正常生产。但经过多种技术措施处理后,铁口煤气火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炉前做泥套等作业仍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炉出铁口修复泥,能够使修复泥具有耐冲刷、耐侵蚀和抗氧化性好的特点,同时浇注后能够迅速硬化成型,以利于快速脱模,容易施工,从而减轻了炉前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炉出铁口修复泥,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5~15份;莫来石50~70份;碳化硅细粉20~30份;纳米级炭黑10~15份;刚玉30~40份;氮化硅细粉2~5份;活性氧化铝细粉10~20份;减水剂2~10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0~15份。

作为优选,所述刚玉为电熔棕刚玉,所述电熔棕刚玉由粒径为2~4mm的电熔棕刚玉和粒径为7~9mm的电熔棕刚玉按照1:3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莫来石为烧结莫来石,所述莫来石的粒径为5~8mm。

作为优选,所述碳化硅细粉的粒径为1~3mm,所述氮化硅细粉的粒径为0.1~0.3mm。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氧化铝细粉为γ-al2o3细粉,所述活性氧化铝细粉的粒径为1~3mm。

作为优选,所述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粉末和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者混合,所述快凝型水泥促凝剂由硫酸铝和硅酸钠按照1:2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5份;莫来石50份;碳化硅细粉20份;纳米级炭黑10份;刚玉30份;氮化硅细粉2份;活性氧化铝细粉10份;减水剂2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0份。

作为优选,所述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15份;莫来石70份;碳化硅细粉30份;纳米级炭黑15份;刚玉40份;氮化硅细粉5份;活性氧化铝细粉20份;减水剂10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5份。

作为优选,所述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10份;莫来石60份;碳化硅细粉25份;纳米级炭黑12份;刚玉35份;氮化硅细粉4份;活性氧化铝细粉15份;减水剂5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2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产品具有耐冲刷、耐侵蚀和抗氧化性好等特点,同时浇注后能够迅速硬化成型,以利于快速脱模,容易施工,从而减轻了炉前的劳动强度,采用铁口整体修复技术,现场应用表明修复材料较高的强度保证了铁口修复料有很长的寿命,能抵抗铁水的高速冲刷,达到和超过了预期使用效果,使出铁口煤气火明显的减少,极大的提高了炉前的作业安全,可实现铁口修复料的快速施工与烘烤,提高维修效率,对高炉的安全生产、环保、提高生产效率很有作用,并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高炉出铁口修复泥,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5~15份;莫来石50~70份;碳化硅细粉20~30份;纳米级炭黑10~15份;刚玉30~40份;氮化硅细粉2~5份;活性氧化铝细粉10~20份;减水剂2~10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0~15份,所述刚玉为电熔棕刚玉,所述电熔棕刚玉由粒径为2~4mm的电熔棕刚玉和粒径为7~9mm的电熔棕刚玉按照1:3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所述莫来石为烧结莫来石,所述莫来石的粒径为5~8mm,所述碳化硅细粉的粒径为1~3mm,所述氮化硅细粉的粒径为0.1~0.3mm,所述活性氧化铝细粉为γ-al2o3细粉,所述活性氧化铝细粉的粒径为1~3mm,所述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粉末和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者混合,所述快凝型水泥促凝剂由硫酸铝和硅酸钠按照1:2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实施例一

所述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5份;莫来石50份;碳化硅细粉20份;纳米级炭黑10份;刚玉30份;氮化硅细粉2份;活性氧化铝细粉10份;减水剂2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0份。

实施例二

所述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15份;莫来石70份;碳化硅细粉30份;纳米级炭黑15份;刚玉40份;氮化硅细粉5份;活性氧化铝细粉20份;减水剂10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5份。

实施例三

所述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10份;莫来石60份;碳化硅细粉25份;纳米级炭黑12份;刚玉35份;氮化硅细粉4份;活性氧化铝细粉15份;减水剂5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2份。

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出铁口修复泥,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硅微粉5~15份;莫来石50~70份;碳化硅细粉20~30份;纳米级炭黑10~15份;刚玉30~40份;氮化硅细粉2~5份;活性氧化铝细粉10~20份;减水剂2~10份;快凝型水泥促凝剂10~15份。本发明能够使修复泥具有耐冲刷、耐侵蚀和抗氧化性好的特点,同时浇注后能够迅速硬化成型,以利于快速脱模,容易施工,从而减轻了炉前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崔健健;钱忠华;郑韬;佘春霞;许华;张文;王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佘春霞
技术研发日:2018.06.19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