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配肥辅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1117发布日期:2018-09-29 04:2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肥辅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配肥辅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各个肥料生产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加大了有机一无机复合肥的生产量;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肥料能帮助植物生长,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肥料的科学使用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面上出售的肥料种类及品牌极多,依成分可分为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种类包括:磷酸铵类肥料、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多维场能浓缩有机肥。由于长期使用的结果,它的固有的缺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例如:分解产物释放对于大气、水体所造成的污染;导致土壤板结、使作物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等。

目前,农业上普遍存在化肥利用率偏低、化肥使用量过大的现象,现有的有机胆、无机化肥,肥料的利用率不高,不能保证作物增产,对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不强,不能实现用地与养地的相结合,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和耕作条件的恶化。因此,在肥料中添加一种肥料辅料,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补充养分元素,促进作物生长的同时使得肥料在施用后对土壤能起到良好的改良作用,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经检索到有关的中国专利文献,现列举一些如下:

1、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1088072.1<发明名称>一种多功能肥料添加剂<摘要>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肥料添加剂,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方成分组成:硫代硫酸铵3-5份、硫代硫酸铵3-5份、肌苷酸二钠5-7份、双氰胺10-12份、微生物肥料40-50份、木质素25-35份、煤矸石10-20份、复混肥10-12份、微量元素4-6份。

2、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96340.6<发明名称>一种肥料增效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摘要>具体涉及一种肥料增效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活性腐植酸粉50-60份,生物炭粉15-20份,腐熟牛粪10-15份;微量元素0.5-0.8份;磷酸一铵12-16份;硫酸钾5-10份;胶冻样芽孢杆菌9-4份,桐麸10-15份,酒精废液干粉5-8份和硅藻土20-25份。

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045336.8<发明名称>一种有机肥料添加剂<摘要>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料添加剂,以质量份计,该肥料包括以下组份:牡蛎壳0.5-1.5份、豆粉0.3-0.5份、鸡蛋0.3-0.5份、红糖0.4-0.6份、麦皮0.2-0.4份、鱼粉0.3-0.5份、海带0.5-0.7份、玉米粉0.4-0.6份、氨基酸0.1-0.2份、葡萄糖0.2-0.3份、维生素0.05-0.07份。

从检索到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肥料添加剂组成原料量多,但是,不一定都是适合植物需求的;所以,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营养丰富、改良土壤的有机配肥辅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配肥辅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骨头放入锅内,加入3~4倍清水,并拌入适量米醋,熬制汤水成乳白色,再将骨头和汤水分离,各自放好,备用;

(2)将熬后的骨头烘干,再利用粉碎机将骨头粉碎,粉碎至260~300目,即得骨粉,备用;

(3)将汤水和骨粉混合,按物料总重量加入2~4倍的泥土和1~2的甘蔗渣或木糠、谷壳,混合,再按物料总重量加入0.5%~2%的菌剂,混合均匀,发酵3~5个月,得发酵混合物,备用;

(4)将发酵混合物烘干,打粉,即得粉状的有机配肥辅料。

优选地,所述骨头为羊骨、牛骨、猪骨、鸭骨、鸡骨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优选地,所述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菌、酵母菌、解磷菌、根瘤菌、抗生菌和哈茨木霉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菌、酵母菌、解磷菌、根瘤菌、抗生菌和哈茨木霉菌的重量比为1:1:1:1:1:1:1:1。

优选地,所述泥土为不含重金属或有害化学元素的黄泥、黑泥或沙泥。

优选地,所述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当豆科植物在幼苗期,土壤中的根瘤菌便被其根毛分泌的有机物吸引而聚集在根毛的周围,并大量繁殖。同时产生一定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刺激根毛,使其先端卷曲和膨胀,同时,在根菌瘤分泌的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根毛细胞壁发生内陷溶解,随即根瘤菌由此侵入根毛。在根毛内,根瘤菌分裂滋生,聚集成带,外面被一层粘液所包,形成为感染丝,并逐渐向根的中轴延伸。同时,在根瘤菌的刺缴下,根细胞相应地分泌出一种纤维素,包围于感染丝之外,形成了具有纤维素鞘的内生管,又称侵入线。根瘤菌顺侵入线进入幼根的皮层中;由于根菌瘤在生活过程中分泌一些有机氮到土壤中,加之,根瘤在植物的生长末期会自行脱落,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优选地,所述解磷菌能分解土壤中难溶太磷的细菌制成的解磷菌肥料,使解磷菌在作物根际形成一个磷素供应较为充分的微区。

优选地,所述抗生菌分泌抗生素,对植物病原真菌、寄生细菌有很好的拮抗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增加根际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分泌多种不同类型的刺激素;能转化土壤和肥料的营养元素,以及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

优选地,所述哈茨木霉菌在植物根围生长并形成保护罩,以防止根部病原真菌的侵染,能分泌酶及抗生素类物质,分解病原真菌的细胞壁;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定植,减轻病原菌的危害,在植物根系定殖并且产生刺激植物生长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化合物,改善根系的微环境,增强植物的长势和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收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有机配肥辅料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提高较高的肥力,并能适合大多数的农作物施肥使用;与氮肥、磷肥或钾肥混用时,既能有效提高氮磷钾的吸收率,避免氮磷钾沉积于土壤中,能有效避免土壤板结,较大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有效促进农作物的快速生长。

2、本发明将原料组成混合后与菌剂进行发酵,通过发酵能将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全部激发释放出来;既能具有丰富的肥力,刺激和调节农作物生长,又能提高农作物对毒物的耐受能力、农作物对不良环境的耐受范围和产生抗生素抑制农作物病害;还能转化土壤和肥料的营养元素,即为将不能吸收利用的n、p、k转化为可利用状态,可提高水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又能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加强对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有机配肥辅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骨头放入锅内,加入3~4倍清水,并拌入适量米醋,熬制汤水成乳白色,再将骨头和汤水分离,各自放好,备用;

(2)将熬后的骨头烘干,再利用粉碎机将骨头粉碎,粉碎至260~300目,即得骨粉,备用;

(3)将汤水和骨粉混合,按物料总重量加入2~4倍的泥土和1~2的甘蔗渣或木糠、谷壳,混合,再按物料总重量加入0.5%~2%的菌剂,混合均匀,发酵3~5个月,得发酵混合物,备用;

(4)将发酵混合物烘干,打粉,即得粉状的有机配肥辅料。

所述骨头为羊骨、牛骨、猪骨、鸭骨、鸡骨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所述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菌、酵母菌、解磷菌、根瘤菌、抗生菌和哈茨木霉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菌、酵母菌、解磷菌、根瘤菌、抗生菌和哈茨木霉菌的重量比为1:1:1:1:1:1:1:1。

所述泥土为不含重金属或有害化学元素的黄泥、黑泥或沙泥。

所述黑泥中的扩物质、有机质、盐藻等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所述沙泥是指在土壤侵蚀过程中,随水流输移和沉积的土体、矿物岩石等固体颗粒。

所述步骤(3)中加入甘蔗渣或木糠、谷壳一起发酵,能增加发酵物中的腐殖质含量和提高发酵物的松软度。

以上所制得的本发明有机配肥辅料肥力高,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肥料;能与氮肥、磷肥、钾肥混合使用,较大提高氮肥、磷肥、钾肥的吸收率,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以上所制得的本发明有机配肥辅料与磷肥混合使用,施肥于黄豆,黄豆长势良好,黄豆的颗粒饱满,其饱满率达到98%以上,每亩相对于单独施化合肥料所得到的黄豆多50~100斤,而且整个黄豆生长期,能节省50~60%的化合肥料,既能大大减轻土壤的负担,又能降低种植成本的投入,能为黄豆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所种植得到的黄豆,香甜、脆嫩。

以上所制得的本发明有机配肥辅料与氮肥和磷肥混合使用,施肥于花生,花生藤长势良好,花生结果量多,颗粒的饱满率达到98%以上,每亩相对于单独施化合肥料所得到的花生多200~300斤,整个花生生长期,能节省40~50%的化合肥料,又能增加产油量,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