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动性瓷砖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9593发布日期:2018-12-01 00:09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含有无机黏结剂或含有无机与有机黏结剂反应产物的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动性瓷砖胶。

背景技术

瓷砖,是一种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的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装饰或建筑材料。由于瓷砖具有耐磨性高、防水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而瓷砖在使用的过程中,用于实现将瓷砖紧密的贴附在基面上的瓷砖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目前的瓷砖胶保水性能较好,同时加入较多的胶粉,胶性强,能够使得瓷砖快速的粘附在基面上,但是瓷砖胶和瓷砖的界面不能有效的渗透咬合,从而会导致瓷砖间的咬合粘结不牢固,通过长时间的冷热交替变化后,瓷砖便会出现脱落的情况。同时,由于瓷砖的界面与瓷砖胶不能有效的渗透咬合,会出现水渗透的情况,而基面通常为普通混凝土,是硅酸盐,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后,会形成溶解度较小的氢氧化物,而当温度升高时,水蒸气蒸发,使得形成的氢氧化物析出,贴附在基面的表面,长时间的堆积,会导致瓷砖被顶起,甚至瓷砖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流动性瓷砖胶,以解决现有的瓷砖胶不能与瓷砖的界面有效的渗透咬合,长时间冷热交替变化,导致瓷砖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动性瓷砖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泥300-400份、高铝水泥50-130份、沙子580-650份、石膏30-5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0-20份、滑石粉1-4份、聚羧酸减水剂1-1.5份、重质碳酸钙70-90份、碳酸锂0.2-0.7份、酒石酸0.3-0.8份;

流动性瓷砖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水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再分散乳胶粉、聚羧酸减水剂、酒石酸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粉末备用;

步骤二,向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粉末内加入水,使得水与混合粉末充分的混合,形成半成品;

步骤三,再向步骤二制得的半成品内加入高铝水泥、沙子、石膏、滑石粉、重质碳酸钙、碳酸锂并不断的搅拌,使其与半成品均匀的混合,从而形成流动性瓷砖胶成品。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在以水泥、高铝水泥、沙子、石膏作为基料的原料内添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可再分散乳胶粉作为粘结母料,配以滑石粉、聚羧酸减水剂和重质碳酸钙作为辅料,并加入碳酸锂、酒石酸作为添加剂形成流动性瓷砖胶。通过设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可再分散乳胶粉与水混合能够形成粘接剂,使得制成的瓷砖胶的粘性好,便于将瓷砖沾附在基面上;同时可再分散乳胶粉与滑石粉配合,可再分散乳胶粉具有较强的抗水性,并且滑石粉的结晶构造是呈层状的,因此能够形成一层隔水层,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外部的水与混凝土接触导致的混凝土泛碱的情况出现。

由于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较强的增稠性,会使得制备的瓷砖胶粘稠度高,因此不易使用;通过加入滑石粉、聚羧酸减水剂和重质碳酸钙,能够增加瓷砖胶的流动性和润滑性,从而使得瓷砖胶能够流动至瓷砖的界面,实现对相邻瓷砖的界面的粘结,避免瓷砖长时间使用后脱落的问题出现。

通过添加酒石酸和碳酸锂,能够作为助剂,提升滑石粉与可分散乳胶粉的反省速度,形成一层镀层,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水泥的凝固,使得使用时,瓷砖快速的与基面粘结。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流动性瓷砖胶既能够实现将瓷砖与基面紧密的贴合,同时由于流动性瓷砖胶的流动性好,在使用时,流动性瓷砖胶会向瓷砖的边缘流动,使得相邻瓷砖的界面均粘附有流动性瓷砖胶,从而使得相邻瓷砖紧密的贴合,避免瓷砖脱落。

进一步,所述原料的质量份为,水泥350份、高铝水泥90份、沙子610份、石膏4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5份、滑石粉2份、聚羧酸减水剂1.2份、重质碳酸钙80份、碳酸锂0.5份、酒石酸0.6份。

有益效果:通过实验证明,该配比下的各原料制成的流动性瓷砖胶的粘性好,且流动性强。

进一步,所述原料的质量份为,水泥300份、高铝水泥50份、沙子580份、石膏3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0份、滑石粉1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重质碳酸钙70份、碳酸锂0.2份、酒石酸0.3份。

有益效果:通过实验证明,该配比下的各原料制成的流动性瓷砖胶粘性较好。

进一步,所述原料的质量份为,水泥400份、高铝水泥130份、沙子650份、石膏5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0份、滑石粉4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重质碳酸钙90份、碳酸锂0.7份、酒石酸0.8份。

有益效果:通过实验证明,该配比下的各原料制成的流动性瓷砖胶的流动性较好,能够实现相邻瓷砖的界面的粘结,从而能提高瓷砖与基面的粘接性。

进一步,所述水泥为po42.5。

有益效果:凝固后的抗折叠强度和抗压强度较大,能够使得粘结更牢固。

进一步,所述沙子包括30-50目和70-140目的两种型号,其中30-50目的沙子的质量份数为550-590份,70-140目的沙子的质量份数为30-60份。

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不同粒度分布的沙子,能够填充制备的流动性瓷砖胶的空隙,避免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导致的瓷砖鼓起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所述石膏为半水石膏或无水石膏。

有益效果:半水石膏,俗称熟石膏,是将石膏加热到150-170℃时,除去大部分结晶水形成的,半水石膏可以通过除水的程度来调节瓷砖胶凝固的时间。无水石膏,为白色晶体状的硫酸钙,无水石膏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和强度,因此能够使得制成的流动性瓷砖胶的强度更佳。

进一步,所述滑石粉的粒度为800-850目。

有益效果:提高润滑及防水效果。

进一步,所述重质碳酸钙的粒度为300-350目。

有益效果:能够提高流动效果。

进一步,所述酒石酸的粒度为800-850目。

有益效果:提高催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搅拌箱1、进料口11、导水通道12、连通通道13、通孔14、转轴2、空腔21、进水口22、滑板23、出水口231、主动齿轮24、搅拌杆3、滑槽31、滑动杆32、转动轴4、从动齿轮41、凸轮42、推杆5、第一限位块51、第二限位块52、气囊层53、气囊环6、导气管61、导流管7。

一种流动性瓷砖胶,包括水泥、高铝水泥、30-50目的沙子、70-140目的沙子、石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再分散乳胶粉、滑石粉、聚羧酸减水剂、重质碳酸钙、碳酸锂、酒石酸。其中滑石粉和酒石酸均为800目,碳酸钙为300目。

本发明一种流动性瓷砖胶实施例的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现以实施例1为例,对本发明一种流动性瓷砖胶的制备工艺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流动性瓷砖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350g水泥、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g可再分散乳胶粉、1.2g聚羧酸减水剂、0.6g酒石酸利用搅拌装置均匀的混合,混合时间为5min,从而形成混合粉末备用。

步骤二,向搅拌装置内加入水,并使得搅拌装置对混合粉末与水的混合物搅拌10min,使得水与混合粉末充分的混合,并使得可再分散乳胶粉、聚羧酸减水剂充分的反应,形成半成品。

步骤三,再向搅拌装置内的半成品内加入90g高铝水泥、610g沙子、40g石膏、2g滑石粉、80g重质碳酸钙、0.5g碳酸锂搅拌8min,使其与半成品均匀的混合,从而形成流动性瓷砖胶成品。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使用的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搅拌箱1,搅拌箱1的横截面呈四边形,搅拌箱1顶部设有进料口11,搅拌箱1下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11和出料口上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机架上位于搅拌箱1上方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24和四个均与主动齿轮24啮合的从动齿轮41,且四个从动齿轮41均布在主动齿轮24外周。搅拌箱1顶壁转动密封有贯穿搅拌箱1的转轴2,且主动齿轮24与转轴2同轴固定。机架上还固定有电机,搅拌轴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四根分别与四个从动齿轮41同轴固定的转动轴4,转动轴4与从动齿轮41之间均设有单向轴承,转动轴4下部均固定有凸轮42。搅拌箱1的四个侧壁上均滑动密封有贯穿搅拌箱1侧壁的推杆5,推杆5位于搅拌箱1内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51,推杆5位于搅拌箱1外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块52,第二限位块52上设有凸块,凸轮42的外缘设有与凸块配合的滑动槽,因此能实现凸轮42转动时,凸块沿着滑动槽滑动,从而使得推杆5左右往复移动。

搅拌箱1四个内侧壁的上部均固定有弧形的气囊层53,气囊层53与搅拌箱1内壁之间形成储气腔,第一限位块51远离推杆5的一端固定在气囊层53靠近搅拌箱1内壁的一侧上。搅拌箱1外壁位于推杆5的下方固定有气囊环6,且气囊环6与储气腔通过导管连通。

转轴2位于搅拌箱1内的部分的上部固定有与搅拌箱1顶壁相贴的刮杆,转轴2底部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搅拌杆3,搅拌杆3远离转轴2的一端均低于另一端。搅拌杆3远离转轴2的一端沿搅拌杆3的轴向设有滑槽31,滑槽3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2,滑槽31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滑槽31和滑动杆32上。

转轴2内设有空腔21,空腔21内滑动连接有滑板23,气囊环6与空腔21下部通过导气管61连通,且导气管61与转轴2的连接处设有旋转接头,避免导气管61随转轴2转动;导气管61上设有导气阀门,气囊环6上设有泄压口,泄压口上螺纹连接有挡盖。转轴2上设有与空腔21上部连通的进水口22,进水口22内设有进水单向阀,当空腔21位于滑板23上部的部分压强减小时,通过进水口22将搅拌箱1内的水吸入空腔21内。滑板23上设有出水口231,出水口231内设有出水单向阀,当滑板23上移时,空腔21上部的压强增大,空腔21内的水通过出水口231排出。

搅拌桶的侧壁沿竖向设有多条导水通道12,搅拌箱1内壁设有若干与导水通道12连通的通孔14,通孔14内设有导水单向阀,当导水通道12内的压强增大时,水通过通孔14排出;搅拌桶底壁设有若干条与导水通道12连通的连通通道13。出水口231处连通有贯穿转轴2底壁且与转轴2转动连接的导流管7,导流管7的低端与连通通道13连通,导流管7位于空腔21内的一端为波纹管。进水口22、出水口231和通孔14内均设有筛网,能够避免原料进入空腔21或导水通道12内。

在制备流动性瓷砖胶时,关闭导气阀门,打开挡盖以及进料口11上的密封盖,将水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再分散乳胶粉、聚羧酸减水剂、酒石酸通过进料口11投放在搅拌箱1内,再关闭进料口11上的密封盖。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2转动,从而使得搅拌杆3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并且搅拌杆3转动时,滑动杆32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滑出搅拌杆3,使得搅拌范围更广,从而使得各原料混合更均匀。

由于原料在投入搅拌箱1以及搅拌的过程中,一些粉末会扬起,而粉末的表面张力较大,因此会吸附在气囊层53以及搅拌箱1的顶壁上。而转轴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挂刮杆和主动齿轮24转动,刮杆转动时,能够将贴附在顶壁的粉末刮下。而主动齿轮24转动,能够实现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41转动,通过转动轴4传动,使得凸轮42转动,凸轮42转动时,使得第二限位块52上的凸块沿着滑动槽滑动,并使得推杆5左右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实现气囊层53的左右移动,将粘附在气囊层53上的粉末振落,能够实现所有原料的均匀混合,从而提高制备的流动性瓷砖的粘接效果和流动效果。

搅拌5min后,打开进料口11上的密封盖,并通过进料口11向搅拌箱1内加入水,同时关闭气囊环6上的挡盖,打开导气阀门,再关闭进料口11上的密封盖。加入水后,由于搅拌箱1内的原料较多,因此水不易向下渗透,导致只有上部分的水能和原料均匀的混合。

而转轴2转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传动使得推杆5左右移动时,能够实现气囊层53的移动,当推杆5带动气囊层53向搅拌轴中部移动时,使得储气腔内的空间增大,而储气腔、气囊环6通过导气管61与空腔21下部连通,因此会使得滑板23下移,空腔21下部的气体减少,此时,空腔21上部通过进水口22将搅拌箱1上部的水吸入空腔21上部。随着转轴2的转动,推杆5带动气囊层53向靠近搅拌箱1侧壁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储气腔的储气空间减小,气体被挤压至空腔21下部,从而带动滑板23上移,空腔21上部的压强增大,空腔21内的水通过出水口231排出,并通过导流管7导流连通通道13内,再导入导水通道12内,并通过通孔14排出,实现将上部的水导流至下部,使得水能充分的与原料混合。

2min后,水已经充分的流动至搅拌箱1的下部,此时将电机与电源反向连通,从而实现电机带动转轴2反转,由于从动齿轮41与转动轴4之间设有单向轴承,因此此时转动轴4停止转动,而推杆5也停止滑动,从而避免滑板23持续滑动,导致的原料抽入空腔21内。

当转轴2转动,搅拌杆3和滑动杆32再对原料和水搅拌8min后,打开进料口11上的密封盖,向搅拌箱1内加入高铝水泥、沙子、石膏、滑石粉、重质碳酸钙、碳酸锂,再搅拌8min,使得各原料之间充分的混合,形成流动性瓷砖胶成品,并打开出料口上的密封盖,将流动性瓷砖胶成品取出。

本发明提供的流动性瓷砖胶的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将制备好的流动性瓷砖胶涂覆在待贴合的瓷砖的中部,并使得瓷砖中部的瓷砖胶的厚度小于外围的瓷砖胶厚度,并将瓷砖贴附在基面上。

步骤二:揉压瓷砖,揉压,是指按压瓷砖,使得瓷砖朝一个方向移动,此时给予瓷砖的力时一个垂直与基面的力,以及一个与基面平行的力,使得瓷砖中部的瓷砖胶均布在瓷砖表面,同时将瓷砖胶内的气泡揉压出,且揉压的次数为3次,三次揉压时移动的方向不同,每次移动的位移为1cm。

步骤三:利用木质锤击打瓷砖,使得瓷砖紧贴基面,实现瓷砖的安装。

实施例2-6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表1所示的参数不同。

实验:

对比例1-6的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流动性瓷砖胶使用方法进行贴附瓷砖,对比例1使用的方法为,在瓷砖上均匀的涂覆瓷砖胶,并将瓷砖贴在基面上,实现瓷砖的贴紧;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未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搅拌装置制备流动性瓷砖胶,对比例2使用的搅拌装置,仅包括搅拌桶、搅拌轴和启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搅拌轴上还设有搅拌叶片;对比例3-6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参数不同;对比例7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原料及原料的参数不同,对比例7的制备工艺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搅拌装置进行制备,将各原料投入搅拌箱内,使得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进行均匀的混合;对比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及原料的参数不同,且对比例8的制备工艺为,直接向原料内加入水,并利用搅拌轴进行搅拌,实现混合。

实验一:

将表面无杂质、灰尘的瓷砖按照与地面呈30°的夹角设置,并在距离瓷砖顶部10cm的上方倾倒20ml瓷砖胶,分别以实施例1-6、对比例1-8提供的瓷砖胶进行50次实验,记录以下数据:

a、记录瓷砖胶流动的平均距离(cm);

b、记录瓷砖胶流动至最终位置所用的平均时间(s);

实验二:

使用实施例1-6、对比例1-8提供的瓷砖胶分别安装50块瓷砖,且50块瓷砖并排安装,并使得安装位置处于密封的状态,并间歇的对密闭空间加热和降温,且每次加热和降温的时间均为30min,记录以下数据:

c、安装瓷砖时,瓷砖的表面粘附有瓷砖胶的块数(块);

d、安装瓷砖时,相邻两块瓷砖为一组,相邻两块瓷砖之间存在间歇的组数(组);

e、10h后出现瓷砖鼓起的块数(块);

f、10h后出现瓷砖脱落的块数(块);

g、10h后出现瓷砖破裂的块数(块);

h、15h后出现瓷砖脱落的块数(块)。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流动性瓷砖胶不仅能够将瓷砖与基面紧密的贴合,并且瓷砖胶的流动性非常好,能够使得相邻瓷砖的界面紧密的贴合,同时长时间使用不易脱落,也不易导致瓷砖鼓起和破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搅拌装置进行制备瓷砖胶,通过刮杆的转动和气囊层的往复移动,能够实现将沾附在搅拌箱顶壁的粉末刮下,从而使得各原料的利用率更高,并且能够使得各原料的配比更精确,从而使得制备的瓷砖胶的粘黏性和流动性更佳;同时,通过在搅拌的过程中,将上部的水快速的导入下部,能够使得各原料与水混合反应的时间更一致,从而使得制备的瓷砖胶的流动性和粘接性更佳。其中,实施例1提供的各原料配比及制备工艺制备的流动性瓷砖胶的各效果最佳。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