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水稻幼苗低温伤害的植物生长调理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8283发布日期:2018-11-17 00:0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轻水稻幼苗低温伤害的植物生长调理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天气气候条件,是受气候影响最敏感的行业。水稻属喜温作物,对温度非常敏感,在水稻生长阶段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发生低温冷害,尤以芽期、苗期、孕穗期和开花灌浆期最为敏感:(如幼苗期、孕穗期和开花灌浆期),可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可造成水稻大量减产。据统计,近40多年来,东北地区曾出现过8个严重伤害年,其中1969年、1972年和1976年最为严重,3年平均每年减产578万t,减产率20%。

在南方,早稻播种期气温较低,苗期通常还会出现倒春寒;近年来早稻直播稻的应用,导致水稻苗期低温危害日益严重。苗期低温会使水稻秧苗失绿、枯萎甚至死亡,降低水稻根茎叶的生长和分蘖,从而影响后续各生长阶段的时间早晚,是水稻延迟型伤害的关键期。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及水稻种植制度的调整,异常温度对作物生产危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也不断增加。因此,进行异常高温防护技术及产品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对促进水稻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当前水稻幼苗期受低温伤害严重的现状,提供一种减轻水稻幼苗低温伤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调节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复合氨基酸25-50份,纳米二氧化硅5-15份,分散剂10-50份。所述分散剂为石墨烯。其中按重量配比计算,复合氨基酸:纳米二氧化硅为0.2-0.5:0.05-0.2。按重量配比计算,复合氨基酸: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剂为0.2-0.5:0.05-0.15:0.1-0.5。

优选的按重量配比计算,复合氨基酸: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剂为0.3:0.08:0.3。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植物生长调理剂在减轻水稻幼苗低温伤害中应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采用植物生长调理剂的水溶液,其中,复合氨基酸20g/l~50g/l,纳米二氧化硅5g/l~15g/l,石墨烯特种分散剂10g/l~50g/l;将水溶液于水稻移栽后、苗期低温来临前2天稀释100倍进行叶面喷施,每3天喷施一次,施用3-4次,用量45-60升/亩。

优选的,所述植物生长调理剂的水溶液中,复合氨基酸为30g/l,纳米二氧化硅8g/l,石墨烯特种分散剂30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纳米二氧化硅为具有颗粒尺寸小、微孔多、比表面积大、表面羟基含量高、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反射能力强等特点。利用纳米粉体分散剂可使氧化硅均匀分散于水性溶液中,利用二氧化硅多孔的网状结构,可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抗菌、透水、透光和保温特性,有效减轻叶片低温伤害.(2)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理剂能有效补充水稻易于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态氮,且纳米二氧化硅与小分子氨基酸结合,大大缩短氨基酸养分进入水稻叶片的生长周期,具有维持叶片细胞渗透压平衡、促进根系活力和分蘖、提高水稻光合速率及增加产量的效果,可作为经常遭遇苗期低温的平原或高山地区维持水稻高产稳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3)经试验证实,正确施用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减轻水稻幼苗期低温伤害,增加有效分蘖和叶片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水稻增产6.5-1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2015年,浙江省富阳市中国水稻研究所人工气候室,品种:中浙优1号。水稻秧苗移栽一周后历经10天左右(18℃,白天;10℃,晚上)的低温伤害天气。如表1,在水稻移栽后、苗期低温来临前1天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药剂,处理t1为清水对照,每3天喷施一次,施用3次,用量50升/亩。其实验结果表1所示:

表1、苗期低温条件下不同药剂重量配比对水稻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注:每列数据中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试验小区面积=1.0m2

结果表明,在高温时期,不同配方的植物生长调理剂均表现出增加叶片光合速率的效果,并显著降低低温诱导的叶片脂质过氧化水平。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2015年小区温室模拟试验基础上,2016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各组分浓度配比如表2所示。采用分期播种方式模拟幼苗期低温伤害,水稻秧苗移栽一周后历经10天左右(18-20℃,白天;10-12℃,晚上)的低温伤害天气。水稻移栽后、苗期低温来临前2天进行叶面喷施,其中处理2-9为药剂处理,处理1为清水对照,每3天喷施一次,施用4次,用量50升/亩。水稻成熟收获、测产。

表2、苗期低温条件下不同药剂重量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处理2-9平均亩产为647.5公斤,清水对照1的亩产为598.7公斤,药剂喷施处理比清水对照平均增产8.16%。其中推荐配比,即“复合氨基酸300mg/l+纳米二氧化硅80mg/l+分散剂300mg/l”混合药剂处理亩产为659.8公斤,与清水对照增产10.21%。

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喷施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理剂能够一定程度减轻低温对水稻幼苗产生的伤害,并显著增加水稻产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轻水稻幼苗低温伤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由复合氨基酸、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剂按重量比0.2‑0.5:0.05‑0.15:0.1‑0.5组成。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硅多孔的网状结构,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抗菌、透水、透光和保温特性,有效减轻叶片低温伤害,能有效补充水稻易于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态氮,且纳米二氧化硅与小分子氨基酸结合,大大缩短氨基酸养分进入水稻叶片的生长周期,具有维持叶片细胞渗透压平衡、促进根系活力和分蘖、提高水稻光合速率及增加产量的效果,可以显著减轻水稻幼苗期低温伤害,增加有效分蘖和叶片光合速率,可作为经常遭遇苗期低温的平原或高山地区维持水稻高产稳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闯;金千瑜;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7.18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