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59579发布日期:2018-11-24 12:0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蔬菜种植中,由于土壤连年集约化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加之经常性的雨水淋溶,使得土壤化学残留高、有效肥效降低,造成土壤生态的严重失衡,导致生产的蔬菜产量低、品质差,生理病害严重。而且现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管理繁琐、劳动量大、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弊端。蔬菜是最主要的食物之一,种植蔬菜,除了保证其养分需求外,蔬菜如果后期管理不当,虫害与疫病会表现比较严重,从而影响产量与果品。目前,生产常规茄果类蔬菜产品时,多使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成本降低,产量提高,但是并未考虑生产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等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有机蔬菜慢慢成为了农户以及消费者的选择对象。目前有机种植多使用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机肥发酵技术,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繁杂,且养分不均衡,功能单一。公开号为cn101734959a公布了一种茄果类有机蔬菜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不同有机原料配合发酵而成,针对性强,不含有害物质,但有机肥中蛋白质及有机质等成分自然分解成可吸收的养分较慢,而且养分利用率较低,且不适于作追肥,容易伤及作物根系,也并未涉及茄果类蔬菜所需微量元素的补充,也未增强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功效,其用量大,耗费人工,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公开号为cn106380347a公布了一种功能型茄果类蔬菜营养肥及其制备方法,将腐植酸钠、聚谷氨酸、无机养分、无机基质等混合,制备营养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但是对于有机种植来说硝态氮含量较高,不宜用于有机种植,有机质为单一腐植酸与聚谷氨酸,且含量低,微量元素只提供了锌与硼,只适宜土壤施用,利用率不高。公开号为cn104355884a公布了一种果蔬冲施肥,将尿素、硫铵、磷酸一铵、氯化钙、七水硫酸镁、黄腐酸钾、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成。该冲施肥能调节植物生长,促进茄果类提早成熟,但该肥料中微量元素仅为锌、硼、锰、铁、铜,不能完全满足茄果类有机种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综上所述,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茄果类蔬菜用肥料,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推动该行业的发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肥料,可有效改良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还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害虫,同时其营养丰富,易于吸收,肥效时间持续长,成本低,肥料应用广泛,能完全满足果蔬的养分需求,既能提高果蔬品质,又能增强果蔬的抗逆性,可有效减少果蔬的病虫害,提升抗病虫害能力。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荞麦壳22-25份、稻壳25-30份、秸秆20-24份、过磷酸钙8-11份、草木灰7-12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8份、无机添加剂7-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14份、海藻酸钠5-9份、硝酸钾4-7份、硫酸锌4-8份、尿素12-16份、去离子水13-17份、壳聚糖溶液8-14份、土壤改良复合物6-10份、缓释营养料7-11份和腐殖酸6-11份。优选的,所述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荞麦壳22-24份、稻壳25-28份、秸秆20-23份、过磷酸钙9-11份、草木灰7-11份、复合微生物菌剂6-8份、无机添加剂9-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13份、海藻酸钠5-8份、硝酸钾5-7份、硫酸锌4-7份、尿素12-15份、去离子水14-17份、壳聚糖溶液8-13份、土壤改良复合物7-10份、缓释营养料7-10份和腐殖酸8-11份。优选的,所述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荞麦壳23份、稻壳26份、秸秆22份、过磷酸钙10份、草木灰9份、复合微生物菌剂7份、无机添加剂1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海藻酸钠6份、硝酸钾6份、硫酸锌5份、尿素14份、去离子水16份、壳聚糖溶液12份、土壤改良复合物9份、缓释营养料8份和腐殖酸10份。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将发酵荞麦壳、稻壳和秸秆混合,导入粉碎机中,研磨、粉碎至过600-800目筛,再兑水,导入反应釜中,在80-90℃下加热、以220-24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25-30min,得到混合物一;b、向混合物一中加入过磷酸钙、草木灰、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无机添加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8-41℃下兑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15-25min,再导入密封环境中发酵处理8-12天,发酵结束后,得到发酵产物;c、将发酵产物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硝酸钾、硫酸锌和尿素混合,以100-12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23-25min,得到混合物二;d、向混合物二中加入壳聚糖溶液、土壤改良复合物、缓释营养料和腐殖酸,导入反应釜中,在56-58℃下加热并搅拌0.5-0.6h,再升温至82-85℃,脱水至含水量在5-7%,再导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成品。优选的,所述步骤a的发酵荞麦壳的制备方法为:将荞麦壳导入反应釜中,在155-160℃下焖烤22min,再降至常温,加入乙醇溶液,搅拌反应10min,过滤,将滤渣与发酵菌种、生物酶混合,导入发酵罐内恒温发酵7天,发酵结束后,即可得到发酵荞麦壳。优选的,所述生物酶为纤维素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按质量比3:5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步骤b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戊糖片球菌、米根霉菌、地衣芽胞杆菌和溶磷菌巨大芽孢杆菌按质量比2:2:1:3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步骤b的无机添加剂为磷酸钾、磷酸二铵和硫酸镁按质量比2:3:2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步骤d的土壤改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竹炭、二氧化钛和过硫酸铵混合,导入反应釜中,在70℃下加热并搅拌24min,再滴加醋酸溶液,调节ph值为中性,再高速分散5min,即可得到土壤改良复合物。优选的,所述步骤d的腐殖酸为腐植酸钠、腐植酸镁、腐植酸锌和腐植酸铁按质量比3:5:6:2混合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肥料,可有效改良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空气通透性,还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害虫,同时其营养丰富,易于吸收,肥效时间持续长,成本低,肥料应用广泛,能完全满足果蔬的养分需求,既能提高果蔬品质,又能增强果蔬的抗逆性,可有效减少果蔬的病虫害,提升抗病虫害能力。本发明中的发酵荞麦壳不但具有增加土壤活跃微生物量、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蔗糖酶活性、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外,还可间接调节土壤酸碱度,活化碱性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而且为果蔬的生长提供养分元素,荞麦壳产生的腐植酸作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能够提高果蔬根系的生理活性,根系活力的提高促进果蔬对氮磷钾素的吸收,显著提高氮磷钾吸收利用率,促进营养元素积累速率加快,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保证根茎迅速膨大,产量提高,有效促进果蔬成长,有效提高果蔬的品质。本发明中的生物酶为纤维素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的配比,可以有效的对原料进行分解,提高其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本发明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戊糖片球菌、米根霉菌、地衣芽胞杆菌和溶磷菌巨大芽孢杆菌的配比,在该比例下,采用多种菌种进行复配,是为了提高发酵效率,提高发酵原料的分解效率,从而提高制备流程的速度,并且使原料分解的更彻底,便于果蔬的吸收。本发明中的无机添加剂为磷酸钾、磷酸二铵和硫酸镁的配比,采用多成分的混合,来保证果蔬营养的充足,传统方式采用可能为其中一种或两种成分,可能会导致营养供给不足,从而影响果蔬成长速率。本发明中的土壤改良复合物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酸碱性,能有效抑制一些害虫、细菌、微生物的生长,可以使得肥料被果蔬充分吸收,还可延长肥料在土壤中储存的肥效,避免微生物分解、抢占其养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荞麦壳22份、稻壳30份、秸秆20份、过磷酸钙8份、草木灰12份、复合微生物菌剂8份、无机添加剂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4份、海藻酸钠5份、硝酸钾4份、硫酸锌4份、尿素16份、去离子水13份、壳聚糖溶液14份、土壤改良复合物10份、缓释营养料7份和腐殖酸11份。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将发酵荞麦壳、稻壳和秸秆混合,导入粉碎机中,研磨、粉碎至过600目筛,再兑水,导入反应釜中,在90℃下加热、以24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30min,得到混合物一;b、向混合物一中加入过磷酸钙、草木灰、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无机添加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8℃下兑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25min,再导入密封环境中发酵处理12天,发酵结束后,得到发酵产物;c、将发酵产物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硝酸钾、硫酸锌和尿素混合,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23min,得到混合物二;d、向混合物二中加入壳聚糖溶液、土壤改良复合物、缓释营养料和腐殖酸,导入反应釜中,在58℃下加热并搅拌0.6h,再升温至85℃,脱水至含水量在7%,再导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成品。步骤a的发酵荞麦壳的制备方法为:将荞麦壳导入反应釜中,在155-160℃下焖烤22min,再降至常温,加入乙醇溶液,搅拌反应10min,过滤,将滤渣与发酵菌种、生物酶混合,导入发酵罐内恒温发酵7天,发酵结束后,即可得到发酵荞麦壳。生物酶为纤维素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按质量比3:5混合而成。步骤b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戊糖片球菌、米根霉菌、地衣芽胞杆菌和溶磷菌巨大芽孢杆菌按质量比2:2:1:3混合而成。步骤b的无机添加剂为磷酸钾、磷酸二铵和硫酸镁按质量比2:3:2混合而成。步骤d的土壤改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竹炭、二氧化钛和过硫酸铵混合,导入反应釜中,在70℃下加热并搅拌24min,再滴加醋酸溶液,调节ph值为中性,再高速分散5min,即可得到土壤改良复合物。步骤d的腐殖酸为腐植酸钠、腐植酸镁、腐植酸锌和腐植酸铁按质量比3:5:6:2混合而成。实施例2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荞麦壳24份、稻壳25份、秸秆23份、过磷酸钙9份、草木灰11份、复合微生物菌剂6份、无机添加剂9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3份、海藻酸钠5份、硝酸钾5份、硫酸锌7份、尿素12份、去离子水17份、壳聚糖溶液13份、土壤改良复合物7份、缓释营养料10份和腐殖酸8份。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将发酵荞麦壳、稻壳和秸秆混合,导入粉碎机中,研磨、粉碎至过800目筛,再兑水,导入反应釜中,在80℃下加热、以24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30min,得到混合物一;b、向混合物一中加入过磷酸钙、草木灰、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无机添加剂,搅拌均匀后,置于41℃下兑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25min,再导入密封环境中发酵处理8天,发酵结束后,得到发酵产物;c、将发酵产物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硝酸钾、硫酸锌和尿素混合,以1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二;d、向混合物二中加入壳聚糖溶液、土壤改良复合物、缓释营养料和腐殖酸,导入反应釜中,在56℃下加热并搅拌0.5h,再升温至82℃,脱水至含水量在7%,再导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成品。步骤a的发酵荞麦壳的制备方法为:将荞麦壳导入反应釜中,在155-160℃下焖烤22min,再降至常温,加入乙醇溶液,搅拌反应10min,过滤,将滤渣与发酵菌种、生物酶混合,导入发酵罐内恒温发酵7天,发酵结束后,即可得到发酵荞麦壳。生物酶为纤维素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按质量比3:5混合而成。步骤b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戊糖片球菌、米根霉菌、地衣芽胞杆菌和溶磷菌巨大芽孢杆菌按质量比2:2:1:3混合而成。步骤b的无机添加剂为磷酸钾、磷酸二铵和硫酸镁按质量比2:3:2混合而成。步骤d的土壤改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竹炭、二氧化钛和过硫酸铵混合,导入反应釜中,在70℃下加热并搅拌24min,再滴加醋酸溶液,调节ph值为中性,再高速分散5min,即可得到土壤改良复合物。步骤d的腐殖酸为腐植酸钠、腐植酸镁、腐植酸锌和腐植酸铁按质量比3:5:6:2混合而成。实施例3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荞麦壳23份、稻壳26份、秸秆22份、过磷酸钙10份、草木灰9份、复合微生物菌剂7份、无机添加剂1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海藻酸钠6份、硝酸钾6份、硫酸锌5份、尿素14份、去离子水16份、壳聚糖溶液12份、土壤改良复合物9份、缓释营养料8份和腐殖酸10份。一种新型果蔬种植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将发酵荞麦壳、稻壳和秸秆混合,导入粉碎机中,研磨、粉碎至过800目筛,再兑水,导入反应釜中,在80℃下加热、以24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25min,得到混合物一;b、向混合物一中加入过磷酸钙、草木灰、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无机添加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8℃下兑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25min,再导入密封环境中发酵处理12天,发酵结束后,得到发酵产物;c、将发酵产物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硝酸钾、硫酸锌和尿素混合,以1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25min,得到混合物二;d、向混合物二中加入壳聚糖溶液、土壤改良复合物、缓释营养料和腐殖酸,导入反应釜中,在56℃下加热并搅拌0.6h,再升温至85℃,脱水至含水量在5%,再导入造粒机中造粒,即可得到成品。步骤a的发酵荞麦壳的制备方法为:将荞麦壳导入反应釜中,在155-160℃下焖烤22min,再降至常温,加入乙醇溶液,搅拌反应10min,过滤,将滤渣与发酵菌种、生物酶混合,导入发酵罐内恒温发酵7天,发酵结束后,即可得到发酵荞麦壳。生物酶为纤维素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按质量比3:5混合而成。步骤b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戊糖片球菌、米根霉菌、地衣芽胞杆菌和溶磷菌巨大芽孢杆菌按质量比2:2:1:3混合而成。步骤b的无机添加剂为磷酸钾、磷酸二铵和硫酸镁按质量比2:3:2混合而成。步骤d的土壤改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竹炭、二氧化钛和过硫酸铵混合,导入反应釜中,在70℃下加热并搅拌24min,再滴加醋酸溶液,调节ph值为中性,再高速分散5min,即可得到土壤改良复合物。步骤d的腐殖酸为腐植酸钠、腐植酸镁、腐植酸锌和腐植酸铁按质量比3:5:6:2混合而成。对比例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果蔬肥料进行检测对比。检测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成品,得到以下检测数据:表一:项目病毒病害率(%)软腐病害率(%)虫害率(%)单株虫口密度(只/株)实施例13.48.47.31.45实施例23.57.86.41.55实施例33.17.55.91.25对比例18.211.613.56.25由表一所得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成品的各项性能显著优异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产品,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优选的制备方案,其得到的成品性能最为优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