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防水垫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8203发布日期:2019-01-28 13:5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弹性防水垫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指采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现代木结构建筑和其它符合装配式特征的建筑。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六大特征。未来十年内装配式建筑将占新建建筑面积30%以上,以10年为周期,以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平均价格计算,2025年的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47000亿元。

以冷弯薄壁型钢作为基本承重杆体的新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是装配式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相比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有很多优势: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环保性能好,住宅钢结构部分可百分百的回收利用,其他配套材料也可大部分回收,并且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影响少,施工现场以干作业为主,不需要模板支架,工地垃圾少,噪声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抗震抗风和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好。因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自重轻,从钢结构来看其地震作用大大减小,可抵抗8度地震,适合沿海多风及多震地区建造;轻钢住宅在隔音、保温等性能方面比传统结构住宅优越,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完全达到建筑节能标准并有较好的隔声效果,有利于提高住宅的性能和居住的舒适度。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房屋墙体及屋面大多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用在外墙的保温板,能有效地避免墙体的‘冷桥’现象,进一步改善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100mm左右厚的r19保温棉热阻值相当于1m厚的砖墙;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使用面积系数大,可节省土地。首先,由于墙厚仅为砖混结构的0.7倍,有效减少了墙厚,因此在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管线布置方便,所有管线可暗埋在墙体及楼板结构中,不论是墙内或楼盖中,只要结构完成后可随时布线穿管,各工作可交叉作业,对于管线的日后检修与维护也较混凝土结构暗埋式简单许多,并有利于住宅今后的改造与性能提升,也使建筑内有效使用面积大大增加;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住宅中只有墙与楼盖,没有家装布置中很难处理的突出的梁与柱,建筑内实际使用面积也会增加。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科技、高性能、高效率、大规模、低能耗的环保住宅,符合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型住宅的要求,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带动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是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采用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作为结构体系,将钢龙骨主体作用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这种结构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承受钢龙骨的荷载,两者之间会出现缝隙和渗水,致使结构和基础结合不牢,主体容易产生变形和移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在钢龙骨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之间的垫层,其弹性好、防水性佳、耐久性好、与钢龙骨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之间的结合紧密。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弹性防水垫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增强剂、强力磁性胶粉和氟树脂的重量比为1:(1~6):(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增强剂、强力磁性胶粉和氟树脂的重量比为1:(5~6):(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增强剂为rg-10型混凝土增强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力磁性胶粉为kld-315型强力磁性胶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氟树脂为聚偏氟乙烯树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固化剂为hdi缩二脲固化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剂选自防霉剂、杀菌剂和ph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弹性防水垫层的制备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弹性防水垫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混凝土增强剂、强力磁性胶粉和树脂固化剂分别用水稀释,得混凝土增强剂溶液、强力磁性胶粉溶液和树脂固化剂溶液;

向水中加入所述硅酸盐水泥和细沙,混合均匀,依次加入所述混凝土增强剂溶液、强力磁性胶粉溶液、氟树脂、树脂固化剂溶液和助剂,搅拌,得浆料;

将所述浆料到入模具,成型,养护,即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700r/min~900r/min,搅拌的时间为20min~4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弹性防水垫层中,向硅酸盐水泥和细沙中加入混凝土增强剂、强力磁性胶粉和氟树脂,氟树脂中的f-f原子通过聚合与混凝土增强剂中的活性氟钛物结合成一种氟螯合物,这种氟螯合物能够和强力磁性胶粉中的金属铁钴磁粉均匀结合,提高垫层材料的回弹强度、防水抗裂,粘结性和耐久性能。同时,氟树脂在树脂固化剂的作用下,能够形成稳定的有机膜,保护垫层材料免受水分和气体的腐蚀,提高垫层材料的耐磨、耐老化性能。通过混凝土增强剂、强力磁性胶粉和氟树脂的互相增效,制得的垫层材料弹性好,防水性佳,在较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其性能稳定。

本发明垫层材料可应用于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位于钢龙骨主体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之间,并能与钢龙骨、条形基础之间紧密结合,使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本发明垫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弹性防水垫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原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可来源于市售。

rg-10混凝土增强剂购自北京荣达信新技术有限公司。

kld-315强力磁性胶粉购自江苏盐城科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聚偏氟乙烯树脂为常温固化水性氟树脂,型号为zh-04,购自上海东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垫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

步骤2、预处理

rg-10混凝土增强剂的预先处理:将上述混凝土增强剂放入一不锈钢容器中,再加入混凝土增强剂2倍重量的纯净水,搅拌混合均匀,作为生产原料备用。

kld-315强力磁性胶粉的预处理:将上述强力磁性胶粉放入一不锈钢容器中,再加入强力磁性胶粉1倍重量的纯净水,搅拌混合均匀,作为生产原料备用。

树脂固化剂的预处理:将hdi缩二脲固化剂放入一不锈钢容器中,再加入树脂固化剂1倍重量的纯净水,搅拌混合均匀,作为生产原料备用。

配置防霉剂,杀菌剂和ph调节剂,备用。

步骤3

将上述硅酸盐水泥和细沙放入搅拌桶,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放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向搅拌桶中依次放入混凝土增强剂溶液、强力磁性胶粉溶液、氟树脂、树脂固化剂溶液、防霉剂、杀菌剂和ph调节剂,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机转速调整到800r/min,搅拌30min,使所有原料均匀分布,得浆料。

步骤4

将上述浆料投入到薄壁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将钢龙骨主体放置在条形基础上用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将成型后的基础垫层材料自然养护12天,通过质量检验,即得弹性防水垫层。

参照国家标准gb/t23445-2009对上述弹性防水垫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垫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参照国家标准gb/t23445-2009对上述弹性防水垫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垫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参照国家标准gb/t23445-2009对上述弹性防水垫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垫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参照国家标准gb/t23445-2009对上述弹性防水垫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垫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将强力磁性胶粉替换为可再分散性胶粉,具体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参照国家标准gb/t23445-2009对上述弹性防水垫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垫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未加入氟树脂,并增加了混凝土增强剂和强力磁性胶粉的重量百分比,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参照国家标准gb/t23445-2009对上述弹性防水垫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由表1-表6可知,本发明弹性防水垫层的回弹性好,防水防裂,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