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4800发布日期:2018-12-25 19:4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混凝土技术,具体涉及再生混凝土材料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天然骨料的大肆开采对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在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再生骨料孔隙率大,造成吸水率较大,抵抗变形能力差,耐久性不佳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再生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包括内部材料1,外部材料2,隔离器3,所述内部材料1为再生混凝土;所述外部材料2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包裹在内部材料1外部;内部材料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水泥15~20份、水5~10份、砂子20~30份、再生粗骨料8~11份、天然碎石35~40份、减水剂0.2~0.5份;外部材料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氧化镁10~20份、氯化镁5~6份、砂子20~30份、天然碎石40~50份、粉煤灰2~3份、水5~6份、减水剂0.5~1份、磷酸0.2~0.5份。

本发明的再生梯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将水泥15~20份、水5~10份、砂子20~30份、再生粗骨料8~11份、天然碎石35~40份、减水剂0.2~0.5份混合,制成内部材料(1);

(2)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氧化镁10~20份、氯化镁5~6份、砂子20~30份、天然碎石40~50份、粉煤灰2~3份、水5~6份、减水剂0.5~1份、磷酸0.2~0.5份混合,制成外部材料2;

(3)在模具中放入隔离器(3),将内部材料(1)加入隔离器内部,将外部材料(2)加入隔离器外部;

(4)然后一边振动一边抽出隔离器对结合面进行增强处理,直至表面泛浆无水泡析出;

(5)待自然干固后拆除模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混凝土分内外两层浇筑,各层所用材料、配比均不同。位于内部的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替代部分粗骨料,该浇筑混凝土具有孔隙率大、质量轻的特点;位于外部的混凝土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该浇筑混凝土具有耐久性良好的特点;由于内外两侧均为混凝土,故不存在界面强度问题。

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具有耐久性良好、制造成本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圆形隔离器的再生梯度混凝土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圆形隔离器的再生梯度混凝土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矩形隔离器的再生梯度混凝土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矩形隔离器的再生梯度混凝土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包括内部材料1,外部材料2,隔离器3,所述内部材料1为再生混凝土;所述外部材料2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包裹在内部材料1外部;内部材料1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水泥15~20份、水5~10份、砂子20~30份、再生粗骨料8~11份、天然碎石35~40份、减水剂0.2~0.5份;外部材料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氧化镁10~20份、氯化镁5~6份、砂子20~30份、天然碎石40~50份、粉煤灰2~3份、水5~6份、减水剂0.5~1份、磷酸0.2~0.5份。

以上所述再生骨料颗粒直径为5~20mm。

以上所述天然碎石颗粒直径为10~25mm。

以上所述粉煤灰使用ⅰ级粉煤灰。

以上所述减水剂使用减水剂母液。

以上所述外部材料2厚度为35~50mm。

以上所述的再生梯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如图1~图4所示,

(1)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将水泥15~20份、水5~10份、砂子20~30份、再生粗骨料8~11份、天然碎石35~40份、减水剂0.2~0.5份混合,制成内部材料(1);

(2)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氧化镁10~20份、氯化镁5~6份、砂子20~30份、天然碎石40~50份、粉煤灰2~3份、水5~6份、减水剂0.5~1份、磷酸0.2~0.5份混合,制成外部材料2;

(3)在模具中放入隔离器(3),将内部材料(1)加入隔离器内部,将外部材料(2)加入隔离器外部;

(4)然后一边振动一边抽出隔离器对结合面进行增强处理,直至表面泛浆无水泡析出;

(5)待自然干固后拆除模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再生梯度混凝土,内部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水泥15份、水8份、砂子20份、再生粗骨料10份、天然碎石35份、减水剂0.2份;外部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氧化镁15份、氯化镁5份、砂子20份、天然碎石40份、粉煤灰2份、水5份、减水剂0.5份、磷酸0.3份。所述再生骨料颗粒直径为5~20mm;天然碎石颗粒直径为10~25mm;粉煤灰使用ⅰ级粉煤灰;减水剂使用减水剂母液。

上述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内部材料、外部材料搅拌完毕后,在模具中放入直径60mm的圆形隔离器,将内部材料加入隔离器内部,将外部材料加入隔离器外部;然后一边振动一边抽出隔离器对结合面进行增强处理,直至表面泛浆无水泡析出;待自然干固后拆除模具。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再生梯度混凝土,内部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水泥20份、水10份、砂子25份、再生粗骨料10份、天然碎石40份、减水剂0.3份;外部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氧化镁20份、氯化镁6份、砂子30份、天然碎石45份、粉煤灰3份、水6份、减水剂0.6份、磷酸0.4份。所述再生骨料颗粒直径为5~20mm;天然碎石颗粒直径为10~25mm;粉煤灰使用ⅰ级粉煤灰;减水剂使用减水剂母液。

上述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内部材料、外部材料搅拌完毕后,在模具中放入边长60mm的正方形隔离器,将内部材料加入隔离器内部,将外部材料加入隔离器外部;然后一边振动一边抽出隔离器对结合面进行增强处理,直至表面泛浆无水泡析出;待自然干固后拆除模具。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再生梯度混凝土,内部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水泥15份、水8份、砂子20份、再生粗骨料10份、天然碎石35份、减水剂0.2份;外部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氧化镁15份、氯化镁5份、砂子20份、天然碎石40份、粉煤灰2份、水5份、减水剂0.5份、磷酸0.3份。所述再生骨料颗粒直径为5~20mm;天然碎石颗粒直径为10~25mm;粉煤灰使用ⅰ级粉煤灰;减水剂使用减水剂母液。

上述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内部材料、外部材料搅拌完毕后,在模具中放入直径70mm的圆形隔离器,将内部材料加入隔离器内部,将外部材料加入隔离器外部;然后一边振动一边抽出隔离器对结合面进行增强处理,直至表面泛浆无水泡析出;待自然干固后拆除模具。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再生梯度混凝土,内部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水泥20份、水10份、砂子25份、再生粗骨料10份、天然碎石40份、减水剂0.3份;外部材料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氧化镁20份、氯化镁6份、砂子30份、天然碎石45份、粉煤灰3份、水6份、减水剂0.6份、磷酸0.4份。所述再生骨料颗粒直径为5~20mm;天然碎石颗粒直径为10~25mm;粉煤灰使用ⅰ级粉煤灰;减水剂使用减水剂母液。

上述再生梯度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内部材料、外部材料搅拌完毕后,在模具中放入边长70mm的正方形隔离器,将内部材料加入隔离器内部,将外部材料加入隔离器外部;然后一边振动一边抽出隔离器对结合面进行增强处理,直至表面泛浆无水泡析出;待自然干固后拆除模具。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