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水透气防渗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1685发布日期:2019-03-09 00:2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水透气防渗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保水透气防渗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渗透气材料在满足防渗漏的同时还需要满足透气性的要求,现有技术中防渗透气材料往往具有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应用局限大等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保水、透气、防渗材料大多数添加多种外加剂进行混合以起到疏水效果,但是这种制备方法工艺复杂且引入大量外加剂提高成本,同时对其应用范围也是一个局限。因此,如何降低保水、透气、防渗材料的生产成本,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其应用范围是臻待解决的问题。

石膏具有吸水性好、保水性好的优点,但是石膏强度较低、抗水性差,添加硅酸盐水泥和硅藻土混合物可以起到增强和提高抗水性的作用;利用胶凝材料在成型制备方面的优势,可以制备出各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盆体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且无需高温烧结,大大降低能耗成本;黄麻纤维一方面起到强韧化的作用,提高保水、透气、防渗材料的耐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材料的孔隙率,降低密度,进一步提高吸水性;经过成型、凝结、硬化后的保水、透气、防渗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但是防渗水性差,因此需要在其表面进行疏水透气涂层(如全氟聚醚溶液)涂覆处理,使石膏水泥胶凝材料在保证透气性的前提下,防渗水性大大提高。本发明的保水、透气、防渗材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在保水、防渗的前提下空气可自由流通。本发明的保水、透气、防渗材料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产品附加值高,因此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现有技术中防渗透气材料往往具有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应用局限大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保水透气防渗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水透气防渗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石膏粉40~80重量份、植物纤维1.5~12.5重量份、硅酸盐水泥7.5~25重量份、硅藻土1~30重量份,水25-35重量份,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均匀调制成泥浆;

步骤二)将泥浆倒入预制好的模具中,振实,通风,静置,待其充分凝结硬化后进行脱模,即得到植物纤维增强石膏水泥胶凝材料;

步骤三)采用喷枪在植物纤维增强石膏水泥胶凝材料表面均匀喷涂疏水透气涂料,形成疏水透气涂层,干燥后,即得保水透气防渗材料。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还称取色料1~5重量份与其他原料混合搅拌均。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植物纤维为黄麻纤维。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三)中疏水透气涂料为全氟聚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称取石膏粉80份、黄麻纤维5份、硅酸盐水泥10份、硅藻土5份、水25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石膏粉60份、黄麻纤维7.5份、硅酸盐水泥12.5份、硅藻土15份、颜色色料5份、水3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制植物纤维增强石膏水泥胶凝材料具有高保水、高透气功能,再通过表面涂层获得防渗功能,具有以下优点:

(1)所制黄麻纤维增强石膏水泥胶凝材料具有保水性强、透气性高的优点。

(2)所制黄麻纤维增强石膏水泥胶凝材料可以采用浇筑成型或模压成型工艺制备成所需形状的产品,无需高温烧结就可获得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材料,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低。

(3)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疏水涂层涂覆处理,获得防渗功能,从而实现了所制材料在保水、透气、防渗功能三者上的平衡,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尤其适用制造花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保水透气防渗材料结构示意图;1为疏水透气涂层,2表示黄麻纤维,3为石膏水泥凝胶材料。

图2为保水透气防渗材料断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利用保水透气防渗材料制造花盆的方法,精选符合产品需求的原料,按照原料配比进行称料,其配比为(重量比):石膏粉80份、黄麻纤维5份、硅酸盐水泥10份、硅藻土5份。另加入25份的水,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均匀调制成泥浆状;将泥浆倒入预制好的具有花盆盆体形状内腔的模具中,振实,通风,静置,待其充分凝结硬化后进行脱模,即得到花盆盆体材料;采用喷枪在花盆盆体外表面均匀喷涂疏水透气涂层,本实施例中选用全氟聚醚溶液,干燥后,即获得新型保水、透气、防渗花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利用保水透气防渗材料制造花盆的方法,精选符合产品需求的原料,按照原料配比进行称料,其配比为(重量比):石膏粉60份、黄麻纤维7.5份、硅酸盐水泥12.5份、硅藻土15份、颜色色料5份。另加入30份的水,在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均匀调制成泥浆状;将泥浆倒入预制好的具有花盆盆体形状内腔的模具中,振实,通风,静置,待其充分凝结硬化后进行脱模,即得到花盆盆体材料;采用喷枪在花盆盆体外表面均匀喷涂本实施例中选用如全氟聚醚溶液,干燥后,即获得带有颜色的新型保水、透气、防渗花盆。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水、透气、防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配比为:石膏粉40~80份、黄麻纤维1.5~15份、硅酸盐水泥7.5~25份、硅藻土1~30份,色料1~5份。将原料按照配比加水混合成泥浆,采用浇筑成型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待其凝结硬化后对其表面进行疏水透气涂层(如全氟聚醚溶液)处理,即得到保水、透气、防渗材料。该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透气性和高吸水性;采用黄麻纤维复合强韧化,提高材料的耐用性;本发明的保水、透气、防渗材料制备无需高温烧制,并可制备出不同形状,提高适应性;材料表面全氟聚醚涂层具有透气隔水性能,在保证材料透气性的前提下,能有效防止水分渗过,提高保水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能斌;廖振龙;王乾廷;陈文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11.22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