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05738发布日期:2019-03-02 02:0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培养基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



背景技术: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随着现代人对食物安全的重视,无污染、无机肥农药残留、口感佳、营养好的绿色蔬菜受到更多人的喜欢,绿色蔬菜正在逐步走向寻常百姓家。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的城市的人们想吃到自己种植的植物,由于生活环境中没有可利用的土壤,直接将土壤移至楼房中,容易增加居住环境的粉尘,且土壤营养价值不能满足植物整个生长周期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培养基多用于菌类作物,只能为菌类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环境,适用范围较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公开号为cn105110841b的公开了一种利用香菇菌渣栽培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35~50重量份的香菇菌渣、40~60重量份的植物有机物、3~8重量份的辅料,所述植物有机物为谷壳、花生壳、麸皮、农作物秸秆、树枝、树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所述辅料为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土壤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但是这种培养基料只适用于羊肚菌的生长需要,不能为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环境,因此,市场竞争力较弱,市场需求很小。

因此,发明一种栽培基料,可用于农作物、蔬菜、花卉等多种植物且能代替土壤,且能为作物生长周期内提供充足的营养,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培养基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农作物秸秆42-48份,食用菌菌渣12-17份,粪便13-17份,矿渣粉8-12份,木屑4-6份,生活垃圾4-6份,啤酒糟1.7-2.2份,草木灰1.7-2.2份,动物骨粉0.9-1.1份,转换液0.36-0.44份,水19-21,

转换液采用下述方法制成,

将水、醋糟、茶叶煮沸后熬制0.9-1.1h,凉至常温,其中,重量份为:水90-100、醋糟4-6、茶叶0.9-1.1。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农作物秸秆45份,食用菌菌渣15份,粪便15份,矿渣粉10,木屑5,生活垃圾5份,啤酒糟2,草木灰2,动物骨粉1,转换液0.4,水20,

转换液采用下述方法制成,

将水、醋糟、茶叶煮沸后熬制0.9-1.1h,凉至常温,其中,重量份为:水94、醋糟5、茶叶1。

进一步,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甘蔗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食用菌菌渣为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中一种或多种的菌渣。

进一步,所述生活垃圾为果皮和/或蔬菜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粉碎处理,

b,稀释,按照上述重量份的转换液加水进行稀释,转换液与水的比为1:50,得到稀释液,

c,将所述稀释液和步骤a得到的物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d,将所述混合物料于70℃以上发酵50-70天。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的生态培养基料,可以用于农作物生长,还可用于盆栽盘栽活体蔬菜,因此可以供应于居民楼中,随时用随时采摘的家庭菜园,也可对接餐饮业,既美化了环境又可调节空气,还能吃上随吃随采、不氧化、营养不流失的生态健康蔬菜,彻底改善国民饮食健康问题,打造中国健康菜篮子工程。

本发明中的生态培养基料利用了大量废料,例如秸秆、菌渣、粪便、矿渣粉等,使这些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解决了这些废弃物如何有效处置的问题,使这些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

最后,利用本发明中的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可以显著提升作物生长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植物提供较大比例的长效固相有机质,稳定的ph值和良好的控水控气性能,使得植物的培植管理更为方便,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后快速复壮,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本发明中的生态培养基料能使用与农作物、蔬菜和花卉,能为植物生长提供类土壤环境且更适于植物生长的环境。

2、本发明中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中的农作物选自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秸秆、甘蔗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营养。

3、菌渣又称菌糠、菌渣、下脚料等,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食用菌栽培料中的农作物秸秆,棉籽壳富含木质素、纤维素等,一部分被菌丝吸收利用,食用菌栽培结束后,菌渣中还残留大量的菌丝体富含氨基酸和纤维素、碳氢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

4、本发明中的转换液以合适配比加入到生态培养基料中,可以使生态培养基料中的各个组分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增加生态培养基料中组分的吸收率,从而提升作物生长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植物提供较大比例的长效固相有机质,稳定的ph值和良好的控水控气性能,使得植物的培植管理更为方便,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后快速复壮,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所表述的范围。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秸秆42份,香菇菌渣12份,粪便13份,矿渣粉8份,木屑4份,香蕉皮4份,啤酒糟1.7份,草木灰1.7份,动物骨粉0.9份,转换液0.36份,水19,

转换液采用下述方法制成,

将水、醋糟、茶叶煮沸后熬制0.9h,凉至常温,其中,重量份为:水90、醋糟4、茶叶0.9。

其制备方法为:

a,备料,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粉碎处理,

b,稀释,按照上述重量份的转换液加水进行稀释,转换液与水的比为1:50,得到稀释液,

c,将所述稀释液和步骤a得到的物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d,将所述混合物料于70℃以上发酵50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花生秸秆48份,草菇菌渣17份,粪便17份,矿渣粉12份,木屑6份,橘子皮6份,啤酒糟2.2份,草木灰2.2份,动物骨粉1.1份,转换液0.44份,水21,

转换液采用下述方法制成,

将水、醋糟、茶叶煮沸后熬制1.1h,凉至常温,其中,重量份为:水100、醋糟6、茶叶1.1。

其制备方法为:

a,备料,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粉碎处理,

b,稀释,按照上述重量份的转换液加水进行稀释,转换液与水的比为1:50,得到稀释液,

c,将所述稀释液和步骤a得到的物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d,将所述混合物料于70℃以上发酵70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甘蔗秸秆45份,银耳菌渣15份,粪便15份,矿渣粉10份,木屑5份,蔬菜叶5份,啤酒糟2份,草木灰2份,动物骨粉1份,转换液0.4份,水20,

转换液采用下述方法制成,

将水、醋糟、茶叶煮沸后熬制1h,凉至常温,其中,重量份为:水95、醋糟5、茶叶1。

其制备方法为:

a,备料,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粉碎处理,

b,稀释,按照上述重量份的转换液加水进行稀释,转换液与水的比为1:50,得到稀释液,

c,将所述稀释液和步骤a得到的物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d,将所述混合物料于70℃以上发酵60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小麦秸秆44份,蘑菇菌渣16份,粪便15份,矿渣粉9份,木屑5份,苹果皮5份,啤酒糟1.9份,草木灰2.1份,动物骨粉1份,转换液0.41份,水20,

转换液采用下述方法制成,

将水、醋糟、茶叶煮沸后熬制1h,凉至常温,其中,重量份为:水96、醋糟5、茶叶1。

其制备方法为:

a,备料,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粉碎处理,

b,稀释,按照上述重量份的转换液加水进行稀释,转换液与水的比为1:50,得到稀释液,

c,将所述稀释液和步骤a得到的物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d,将所述混合物料于70℃以上发酵65天。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中的一种农作物生态培养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小麦秸秆44份,蘑菇菌渣16份,粪便15份,矿渣粉9份,木屑5份,苹果皮5份,啤酒糟1.9份,草木灰2.1份,动物骨粉1份,水20。

其制备方法为:

a,备料,分别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各原料,粉碎处理,

c,将步骤a得到的物料和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d,将所述混合物料于70℃以上发酵60天。

按照表1中的实施例、对比例配制韭菜、小麦、万寿菊的培养基料。

表1

实验1

万寿菊(tageteserectal)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总苞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管状花花冠黄色。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花期7-9月。本发明选取色素万寿菊,由于万寿菊的植株不是很高,在温室内盆栽,将花盆里的培养基料敦实后,用水浇透,待水渗透后,把种子撒播到上面,同样覆上一层薄培养基料,无需施肥。

同样的环境下,在花盆中移入土壤,作为土壤的对比例。

分别测定实验中万寿菊的株高、分支数、叶颜色、病斑率和产量,结果如下:

实验2:韭菜

韭菜,(学名:a.tuberosumrottl.exspreng.)别名:丰本、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特殊强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式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基生,条形,扁平;伞形花序,顶生。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韭菜适应性强,抗寒耐热,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栽培。

韭菜在温室内栽培,在温室内设置花盆,花盆内铺设培养基料,将花盆里的培养基料敦实后,用水浇透,待水渗透后,把种子撒播到上面,同样覆上一层薄培养基料,无需施肥。

同样的环境下,在花盆中移入土壤,作为土壤的对比例。

测定实验种的韭菜的平均可食高度,结果如下

实验3:小麦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本实验中,小麦在温室内栽培,在温室内设置花盆,花盆内铺设培养基料,将花盆里的培养基料敦实后,用水浇透,待水渗透后,把种子撒播到上面,同样覆上一层薄培养基料,无需施肥。

同样的环境下,在花盆中移入土壤,作为土壤的对比例。

测定实验种种的小麦的产量,结果如下:

由实验1可知,采用本发明中的生态培养基料可以显著增加万寿菊的生长质量,实施例1-4的万寿菊株高、分支数、叶颜色、病斑率和产量均显著优于对比例1和土壤的对比例的万寿菊。

由实验2可知,采用本发明中的生态培养基料可以显著增加韭菜的生长质量,使实施例1-4的韭菜平均可食高度显著优于对比例1和土壤的对比例。

由实验3可知,采用本发明中的生态培养基料可以显著增加小麦的产品,使实施例1-4的小麦产量显著优于对比例1和土壤的对比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