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4181发布日期:2019-02-22 22:15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钧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



背景技术:

结晶釉是一种在烧制工程中,由于釉内含有足量的结晶性物质,经熔融后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形成析晶。区别于普通釉的根本特征在于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可见结晶体(即我们所能看到的釉面上或釉中的晶花)。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艺术釉,有铁系结晶釉、锌结晶釉、锰结晶釉、钛结晶釉等。

铁系结晶釉是出现较早,应用较多的品种。但是以大量的氧化铁为着色剂,容易产生黑斑、阴黄等缺陷,而且烧成范围很窄,熔融范围过窄则釉面容易出现气泡、针孔等缺陷,高温黏度低,极易流釉,造成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其成品率高,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45-55、钛铁矿24-30、方解石13-17、铁矿石2.5-3.5、金红石4-6。

优选的,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50、钛铁矿27、方解石15、铁矿石3、金红石5。

所述钛铁矿氧化钛含量为45-50%,氧化铁含量为32-38%。

所述铁矿石中氧化铁含量大于70%。

所述金红石中氧化钛含量在95%以上。

如上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5-7h内由室温升至950-1050℃;

②重还原阶段:在6-8h内升温至1200-1240℃;

③轻还原阶段:在1-2h内升温至1270-1300℃;保温20-40min;

④降温阶段:在20-40min内降温至1120-1180℃,再保温20-4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仅采用黑药、钛铁矿、方解石、铁矿石和金红石五种制釉原料,钛铁矿、铁矿石和金红石包括黑药中提供了大量的钛和铁,作为结晶剂和着色剂,在酱色底色上生成类似冰花的黄色斑结晶,非常有美感,而且由铁生成酱色,钛生成黄斑,呈色十分稳定,提高成品率,使用黑药不仅因为其含钙铁量高,其质轻而多孔,可减少流釉,采用一定量的方解石可降低釉料烧成温度,而且,烧成过程中采用在烧成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降温至1120-1180℃,再保温一段时间的方法,既有助于结晶的形成,而且可减少气泡针孔等缺陷,进一步提高成品率。本发明釉料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而且铁含量高,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一定的养生作用,非常适宜用于实用瓷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2提供的结晶釉釉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45-55、钛铁矿24-30、方解石13-17、铁矿石2.5-3.5、金红石4-6。

配方中黑药、钛铁矿、铁矿石、方解石和金红石均取自禹州本地,其中黑药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黏土类物质,含氧化硅64%左右,氧化铝12%左右,氧化铁4.5%左右,氧化钙5.5%左右、氧化镁3%左右以及少量其他元素,方解石中氧化钙含量55%左右,作助溶剂,可降低烧成温度;钛铁矿氧化钛含量为45-50%,氧化铁含量为32-38%,还含有少量的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等元素,主要用作结晶剂和着色剂。铁矿石中含有氧化铁含量在70%以上,金红石是一种纯度较高的二氧化钛,其二氧化钛含量在95%以上,辅助钛铁矿另外提供铁和钛。上述五种原料均为天然矿物原料,其铁含量较高,用于实用瓷上,可有益于人体健康。

本发明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过200目以上筛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5-7h内由室温升至950-1050℃;

②重还原阶段:在6-8h内升温至1200-1240℃;

③轻还原阶段:在1-2h内升温至1270-1300℃;保温20-40min;

④降温阶段:在20-40min内降温至1120-1180℃,再保温20-4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2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50、钛铁矿27、方解石15、铁矿石3、金红石5。

本发明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过250目筛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6h由室温升至1000℃;

②重还原阶段:在7h升温至1220℃;

③轻还原阶段:在1.5h升温至1285℃;保温30min;

④降温阶段:在30min降温至1150℃,再保温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产品在酱色底色中闪现类似冰花般的黄斑,而且釉面无明显针眼、气泡,成品率在90%以上,而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铁含量,适宜用于茶具、餐具、酒具等实用瓷上,有益于人体健康,其釉面效果如图1所示。

实施例3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52、钛铁矿26、方解石17、铁矿石2.5、金红石5。

本发明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过250目筛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6h由室温升至1000℃;

②重还原阶段:在7h升温至1220℃;

③轻还原阶段:在1.5h升温至1285℃;保温30min;

④降温阶段:在30min降温至1150℃,再保温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4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45、钛铁矿29、方解石15、铁矿石2.5、金红石6。

本发明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过200目筛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6h由室温升至1020℃;

②重还原阶段:在7h升温至1230℃;

③轻还原阶段:在1.5h升温至1290℃;保温30min;

④降温阶段:在30min降温至1150℃,再保温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5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55、钛铁矿25、方解石16、铁矿石3、金红石4。

本发明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过200目筛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6.5h由室温升至1000℃;

②重还原阶段:在7.5h升温至1220℃;

③轻还原阶段:在1.5h升温至1280℃;保温30min;

④降温阶段:在25min降温至1140℃,再保温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6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46、钛铁矿27、方解石17、铁矿石3.5、金红石5.5。

本发明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过250目筛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5.5h由室温升至980℃;

②重还原阶段:在7h升温至1210℃;

③轻还原阶段:在2h升温至1270℃;保温20min;

④降温阶段:在30min降温至1170℃,再保温4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7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50、钛铁矿28、方解石13、铁矿石3.5、金红石4.5。

本发明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过250目筛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6h由室温升至1000℃;

②重还原阶段:在7h升温至1230℃;

③轻还原阶段:在1.5h升温至1300℃;保温35min;

④降温阶段:在30min降温至1150℃,再保温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8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54、钛铁矿24、方解石14、铁矿石3.5、金红石5。

本发明所述的酱色黄斑结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混合,球磨,过250目筛得到釉浆;

(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

(3)烧成,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氧化阶段:在6h由室温升至1000℃;

②重还原阶段:在7h升温至1220℃;

③轻还原阶段:在1.5h升温至1280℃;保温30min;

④降温阶段:在30min降温至1150℃,再保温4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9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50、钛铁矿30、方解石15、铁矿石3、金红石4,其他同实施例2。

实施例10

一种酱色黄斑结晶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黑药48、钛铁矿27、方解石13、铁矿石3、金红石6,其他同实施例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