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7253发布日期:2019-03-27 11:3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浆水,黄浆水中富含蛋白质、低聚糖等有机物,营养成分极高,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大部分的黄浆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有的甚至直接当作污水直接排放,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因为黄浆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远远超过环保排放标准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态肥发酵设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21123252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黄浆水发酵生产液态稀释有机肥装置,包括导热的发酵罐、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发酵罐置于保温装置内,发酵罐和保温装置之间设有为发酵罐提供适宜温度的加热装置,发酵罐上部设有搅拌叶片置于发酵罐内的搅拌装置,发酵罐上部设有连通发酵罐内部和保温装置外部的黄浆水注入口,发酵罐上部设有投料口,发酵罐上设有连通发酵罐内部和保温装置外部的蒸汽入口,发酵罐的底部设有出肥口,发酵罐底部设有排污口。

该技术方案的一种黄浆水发酵生产液态稀释有机肥装置,通过通入高温蒸汽灭杀杂菌时容易将菌剂中有效菌灭杀,导致发酵无法进行,通过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无法使搅拌完全,且原料发酵过程中容易粘连框体内壁,以及发生沉淀,导致发酵效率低,原料在通入时,无法确保原料粉碎彻底,降低发酵速率,通过加热器外部加热,导致原料加热不均匀,使菌类生存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发酵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高温蒸汽灭杀杂菌时容易将菌剂中有效菌灭杀,导致发酵无法进行、原料发酵过程中容易粘连框体内壁,以及发生沉淀,导致发酵效率低、原料在通入时,无法确保原料粉碎彻底,降低发酵速率和加热器外部加热,导致原料加热不均匀,使菌类生存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发酵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包括框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工作;所述框体顶部固连有电机,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下端固连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框体设置,与框体转动连接;所述框体顶部开设有两个入料口,入料口设有密封塞;所述转动轴表面固连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圆形设计,且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凸齿;所述框体内壁固连有第一齿环;所述过滤板与第一齿环之间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固定杆固连于框体内壁,且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一凸齿和第一齿环相啮合,可将黄浆水中的颗粒杂质以及固态肥粉碎,方便发酵;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块;所述框体内设有第一搅拌环;所述第一搅拌环与固定块之间固连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环下方设有第二搅拌环;所述第二搅拌环内壁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轴表面;所述第一搅拌环下表面和第二搅拌环上表面均均匀布置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一搅拌环和第二搅拌环之间设有两个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环内壁设有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三搅拌杆一端固连于第二齿环内壁,另一端固连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固连于框体内壁,且第二齿环与第二凸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搅拌环和第二搅拌环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圆形通孔,有助于溶液的流动,加强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均叶轮形设计;工作时,通过两个入料口投入黄浆水、固态肥和菌剂,电机正转,带动过滤板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凸齿和第一齿环的啮合,对原料进行粉碎,提高发酵速率;同时电机正转带动第一搅拌环和第一搅拌杆正转,通过第二齿环带动第二搅拌环和第二搅拌杆反转,第一搅拌杆正转使水溶液向第二搅拌杆方向流动,第二搅拌杆反转使水溶液向第一搅拌杆方向流动;第三搅拌杆使溶液向两边流动,电机反转时,第一搅拌环和第一搅拌杆反转,通过第二齿环带动第二搅拌环和第二搅拌杆正转,第一搅拌杆反转使水溶液框体顶部流动,第二搅拌杆正转转使水溶液向框体底部流动;第三搅拌杆使溶液向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之间流动,通过水溶液的循环流动搅拌黄浆水,原料混合更充分,提高发酵速率。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分为上板和下板两部分;所述上板倒“u”形设计,且为硬质材料制成,保证第一凸齿与第一齿轮啮合达到更好的粉碎效果;所述下板位于上板内,下板为软质材料制成,通过第三固定杆固连于框体内壁,且转动连接于转动轴;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上板下表面和下板上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粉碎齿;所述粉碎齿均位于相邻的两个过滤孔之间,粉碎齿交错布置,且上板的过滤孔直径大于下板的过滤孔直径,有助于原料进入空腔粉碎;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表面均匀布置有挤压板,挤压板均挤压下板设计;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上板转动,下板静止,使通过上板过滤孔的原料通过粉碎齿进行研磨粉碎,使粉碎更彻底,同时第一搅拌杆转动,带动挤压板转动,使下板间歇性的挤压和放松,从而使下板震动,提高粉碎效率的同时加强过滤效果,有效防止过滤板堵塞,且挤压板转动过程中可协助搅拌原料,防止搅拌死角。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转动轴的一端均固连有第一曝气球;所述第一曝气球的上下两端均固连有第二曝气球;所述框体外设有保温舱;所述框体位于保温舱内;所述框体外表面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u”形设计,且贴附于框体外壁设置,有效对框体进行加热,提供菌类最适合的生存温度,保温舱可减少温度的散失;所述加热器外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保温舱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圆环形设计,且于螺纹槽内滑动;所述加热器固定套接于转动轴表面;所述保温舱外壁固连有氧气罐;氧气罐通过导管连通滑块上方的保温舱空腔内,导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固定杆穿过框体设置,且其内开设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第一曝气球和第二曝气球,且第一曝气球和第二曝气球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曝气孔,第一曝气孔连通第一气道;工作时,电机正转,使转动轴正转,带动加热器正转,使滑块上移,挤压滑块上方保温舱内空间,使空间内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一曝气孔曝气,使溶液溶氧充分,为菌类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第一曝气球和第二曝气球转动曝气,且曝气位置为溶液流动的聚集点,可使曝气更均匀的同时,可加强搅拌效果,防止搅拌死角,且氧气经过加热后曝出使溶液加热更均匀,电机反转时,使加热器反转,使滑块下移,从而使氧气罐内氧气充入滑块上方保温舱空间内,通过加热器对氧气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滑块为磁铁制成;所述第二搅拌环下方设有第四搅拌杆;所述第四搅拌杆下方设有第五搅拌杆;所述第五搅拌杆“u”形设计,且固连于第四搅拌杆的两端;所述转轴表面固连有限位杆;所述第四搅拌杆滑动连接于转动轴表面,且转动轴可通过限位杆带动第四搅拌杆转动;所述第四搅拌杆为磁性材料制成;工作时,滑块上下移动过程中,通过磁性作用使第四搅拌杆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搅拌杆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通过第四搅拌杆和第五搅拌杆的配合可加强搅拌效果,防止搅拌死角。

优选的,所述第五搅拌杆紧贴框体内壁设置,且滑块下移的最大距离为第五搅拌杆下移至刚好接触框体底部的距离;工作时,在第五搅拌杆上下移动和转动过程中,可将沉淀框体底部的原料刮起,通过第五搅拌杆上移使原料上移,从而使原料混合更充分,加快发酵速率。

优选的,所述第五搅拌杆和第四搅拌杆之间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六搅拌杆;所述氧气罐通过导管连通滑块下方保温舱内空间,导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转动轴、第四搅拌杆、第五搅拌杆和第六搅拌杆内均开设有第二气道,且彼此连通;所述转动轴、第四搅拌杆、第五搅拌杆和第六搅拌杆表面均开设有连通第二气道的第二曝气孔;工作时,电机正转时,滑块上移,使氧气罐内氧气通入滑块下方的保温舱空间内,通过加热器加热,同时框体内第一曝气孔曝气,电机反转时滑块下移,挤压滑块下方保温舱内空间,使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二气道,再通过第二曝气孔曝出,使溶液溶氧更充分均匀,且气体的流入可加强搅拌,同时滑块上方的保温舱空间继续吸气加热,依次循环对溶液曝气,使溶氧充分,同时可使保温舱内温度有效的进入框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通过设置过滤板、粉碎齿、第一齿轮、第一凸齿和第一齿环,通过过滤板内的粉碎齿将通过上板的原料进一步粉碎,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凸齿和第一齿环的配合,对过滤板过滤出的大颗粒原料进一步粉碎,使原料粉碎彻底,加快发酵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通过设置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二齿环、第四搅拌杆、第五搅拌杆和第六搅拌杆,通过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配合使溶液流动,从而使原料混合,通过第四搅拌杆、第五搅拌杆和第六搅拌杆的配合防止搅拌死角的同时防止原料沉淀,加强搅拌效果。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通过设置加热器、滑块、保温舱、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通过加热器的转动使滑块上下移动,从而使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间歇性曝气,通过加热器可为菌类提供最适合的生活温度,再通过曝气将加热后的气体通入框体,使溶液溶氧更均匀充分的同时,可使溶液受热更均匀,加快发酵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中:框体1、转动轴11、入料口12、第一齿环13、第一齿轮14、固定块15、第一搅拌环16、第一搅拌杆17、第二搅拌环18、第二搅拌杆19、过滤板2、第一凸齿21、上板22、下板23、粉碎齿24、挤压板25、第二齿环3、第三搅拌杆31、第二固定杆32、通孔33、第一曝气球34、第二曝气球35、保温舱36、加热器37、滑块38、氧气罐4、第一气道41、第四搅拌杆5、第五搅拌杆51、限位杆52、第六搅拌杆53、第二气道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包括框体1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工作;所述框体1顶部固连有电机,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下端固连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穿过框体1设置,与框体1转动连接;所述框体1顶部开设有两个入料口12,入料口12设有密封塞;所述转动轴11表面固连有过滤板2,所述过滤板2圆形设计,且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凸齿21;所述框体1内壁固连有第一齿环13;所述过滤板2与第一齿环13之间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通过第一固定杆固连于框体1内壁,且第一齿轮14分别与第一凸齿21和第一齿环13相啮合,可将黄浆水中的颗粒杂质以及固态肥粉碎,方便发酵;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块15;所述框体1内设有第一搅拌环16;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与固定块15之间固连有第一搅拌杆17;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下方设有第二搅拌环18;所述第二搅拌环18内壁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搅拌杆19;所述第二搅拌杆1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1表面;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下表面和第二搅拌环18上表面均均匀布置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一搅拌环16和第二搅拌环18之间设有两个第二齿环3;所述第二齿环3内壁设有第三搅拌杆31;所述第三搅拌杆31一端固连于第二齿环3内壁,另一端固连有第二固定杆32,第二固定杆32固连于框体1内壁,且第二齿环3与第二凸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搅拌环16和第二搅拌环18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圆形通孔33,有助于溶液的流动,加强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杆17、第二搅拌杆19和第三搅拌杆31均叶轮形设计;工作时,通过两个入料口12投入黄浆水、固态肥和菌剂,电机正转,带动过滤板2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4与第一凸齿21和第一齿环13的啮合,对原料进行粉碎,提高发酵速率;同时电机正转带动第一搅拌环16和第一搅拌杆17正转,通过第二齿环3带动第二搅拌环18和第二搅拌杆19反转,第一搅拌杆17正转使水溶液向第二搅拌杆19方向流动,第二搅拌杆19反转使水溶液向第一搅拌杆17方向流动;第三搅拌杆31使溶液向两边流动,电机反转时,第一搅拌环16和第一搅拌杆17反转,通过第二齿环3带动第二搅拌环18和第二搅拌杆19正转,第一搅拌杆17反转使水溶液框体1顶部流动,第二搅拌杆19正转转使水溶液向框体1底部流动;第三搅拌杆31使溶液向第一搅拌杆17和第二搅拌杆19之间流动,通过水溶液的循环流动搅拌黄浆水,原料混合更充分,提高发酵速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板2分为上板22和下板23两部分;所述上板22倒“u”形设计,且为硬质材料制成,保证第一凸齿21与第一齿轮14啮合达到更好的粉碎效果;所述下板23位于上板22内,下板23为软质材料制成,通过第三固定杆固连于框体1内壁,且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1;所述上板22与下板23之间设有空腔;所述上板22下表面和下板23上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粉碎齿24;所述粉碎齿24均位于相邻的两个过滤孔之间,粉碎齿24交错布置,且上板22的过滤孔直径大于下板23的过滤孔直径,有助于原料进入空腔粉碎;所述第一搅拌杆17上表面均匀布置有挤压板25,挤压板25均挤压下板23设计;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上板22转动,下板23静止,使通过上板22过滤孔的原料通过粉碎齿24进行研磨粉碎,使粉碎更彻底,同时第一搅拌杆17转动,带动挤压板25转动,使下板23间歇性的挤压和放松,从而使下板23震动,提高粉碎效率的同时加强过滤效果,有效防止过滤板2堵塞,且挤压板25转动过程中可协助搅拌原料,防止搅拌死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杆32靠近转动轴11的一端均固连有第一曝气球34;所述第一曝气球34的上下两端均固连有第二曝气球35;所述框体1外设有保温舱36;所述框体1位于保温舱36内;所述框体1外表面设有加热器37;所述加热器37“u”形设计,且贴附于框体1外壁设置,有效对框体1进行加热,提供菌类最适合的生存温度,保温舱36可减少温度的散失;所述加热器37外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保温舱36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圆环形设计,且于螺纹槽内滑动;所述加热器37固定套接于转动轴11表面;所述保温舱36外壁固连有氧气罐4;氧气罐4通过导管连通滑块38上方的保温舱36空腔内,导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固定杆32穿过框体1设置,且其内开设有第一气道41;所述第一气道41连通第一曝气球34和第二曝气球35,且第一曝气球34和第二曝气球35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曝气孔,第一曝气孔连通第一气道41;工作时,电机正转,使转动轴11正转,带动加热器37正转,使滑块38上移,挤压滑块38上方保温舱36内空间,使空间内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一曝气孔曝气,使溶液溶氧充分,为菌类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第一曝气球34和第二曝气球35转动曝气,且曝气位置为溶液流动的聚集点,可使曝气更均匀的同时,可加强搅拌效果,防止搅拌死角,且氧气经过加热后曝出使溶液加热更均匀,电机反转时,使加热器37反转,使滑块38下移,从而使氧气罐4内氧气充入滑块38上方保温舱36空间内,通过加热器37对氧气进行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块38为磁铁制成;所述第二搅拌环18下方设有第四搅拌杆5;所述第四搅拌杆5下方设有第五搅拌杆51;所述第五搅拌杆51“u”形设计,且固连于第四搅拌杆5的两端;所述转轴11表面固连有限位杆52;所述第四搅拌杆5滑动连接于转动轴11表面,且转动轴11可通过限位杆52带动第四搅拌杆5转动;所述第四搅拌杆5为磁性材料制成;工作时,滑块38上下移动过程中,通过磁性作用使第四搅拌杆5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搅拌杆51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通过第四搅拌杆5和第五搅拌杆51的配合可加强搅拌效果,防止搅拌死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五搅拌杆51紧贴框体1内壁设置,且滑块38下移的最大距离为第五搅拌杆51下移至刚好接触框体1底部的距离;工作时,在第五搅拌杆51上下移动和转动过程中,可将沉淀框体1底部的原料刮起,通过第五搅拌杆51上移使原料上移,从而使原料混合更充分,加快发酵速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五搅拌杆51和第四搅拌杆5之间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六搅拌杆53;所述氧气罐4通过导管连通滑块38下方保温舱36内空间,导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转动轴11、第四搅拌杆5、第五搅拌杆51和第六搅拌杆53内均开设有第二气道54,且彼此连通;所述转动轴11、第四搅拌杆5、第五搅拌杆51和第六搅拌杆53表面均开设有连通第二气道54的第二曝气孔;工作时,电机正转时,滑块38上移,使氧气罐4内氧气通入滑块38下方的保温舱36空间内,通过加热器37加热,同时框体1内第一曝气孔曝气,电机反转时滑块38下移,挤压滑块38下方保温舱36内空间,使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二气道54,再通过第二曝气孔曝出,使溶液溶氧更充分均匀,且气体的流入可加强搅拌,同时滑块38上方的保温舱36空间继续吸气加热,依次循环对溶液曝气,使溶氧充分,同时可使保温舱36内温度有效的进入框体1内。

工作时,通过两个入料口12投入黄浆水、固态肥和菌剂,电机正转,带动过滤板2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4与第一凸齿21和第一齿环13的啮合,对原料进行粉碎,提高发酵速率;同时电机正转带动第一搅拌环16和第一搅拌杆17正转,通过第二齿环3带动第二搅拌环18和第二搅拌杆19反转,第一搅拌杆17正转使水溶液向第二搅拌杆19方向流动,第二搅拌杆19反转使水溶液向第一搅拌杆17方向流动;第三搅拌杆31使溶液向两边流动,同时电机带动上板22转动,下板23静止,使通过上板22过滤孔的原料通过粉碎齿24进行研磨粉碎,且第一搅拌杆17转动,带动挤压板25转动,使下板23间歇性的挤压和放松,从而使下板23震动,转动轴11正转,带动加热器37正转,使滑块38上移,挤压滑块38上方保温舱36内空间,使空间内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一曝气孔曝气,

电机反转,第一搅拌环16和第一搅拌杆17反转,通过第二齿环3带动第二搅拌环18和第二搅拌杆19正转,第一搅拌杆17反转使水溶液框体1顶部流动,第二搅拌杆19正转转使水溶液向框体1底部流动;第三搅拌杆31使溶液向第一搅拌杆17和第二搅拌杆19之间流动,同时加热器37反转,使滑块38下移,从而使氧气罐4内氧气充入滑块38上方保温舱36空间内,同时滑块38下移挤压滑块38下方保温舱36内空间,使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二气道54,再通过第二曝气孔曝出,滑块38上下移动过程中,通过磁性作用使第四搅拌杆5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搅拌杆51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