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85155发布日期:2019-04-13 00:07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土壤板结的主要因素大约有七个方面:(1)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黏土中的黏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cm,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表层结皮;(2)有机物料投入少不施有机肥或草炭还田,使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理化性状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3)塑料废弃物污染地膜和塑料袋等没有清理完,在土壤中无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块状物,我国每年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板结;(4)长期单一地偏施化肥农家肥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长期施用硫酸铵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结;(5)镇压、翻耕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结构破坏由于机械耕作的影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调理剂只有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盐沉积,造成土壤板结,耕作时机不当,如土壤过湿时耕翻镇压也容易造成板结;(6)有害物质的积累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高,长期利用灌溉,有毒物质积累过量引起表层土壤板结;(7)暴雨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后表土层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带走,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而黏粒、小微粒在积水处或流速缓处沉淀干涸后易形成板结。板结造成土壤的吸水、吸氧及营养物质的吸附能力降低,通透能力的下降使作物根系发育不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板结条件下,土壤孔隙度减少,通透性差,地温降低,致使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水、气、热状况不能很好的协调,其供肥、保肥、保水能力弱。土壤板结还延缓了有机质的分解,土壤理化性质逐渐恶化,地力逐渐衰退,土壤肥力随之下降,不能很好地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板结条件下,农作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多以主动运输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呼吸减弱,故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吸收。土壤板结的预防措施:1、增施有机肥,提倡草炭还田。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而且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通透性和保水性的作用,又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食物和能量。把植物体中的绝大部分,如纤维素、木质素较多的草炭,以适当的形式还给土壤,改善物理性状,减轻土壤的板结程度,草炭根茬粉碎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和孔隙度,调整土壤坚实度,降低容重,协调水、肥、气、热状况,提高蓄水保墒性能。2、科学施肥、合理施用化肥。运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深松和联合整地,土地长期运用旋耕和垄作耕法后,在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坚硬的、封闭式的犁底层,犁底层的存在是土地板结的主要原因,它阻碍了耕层和心土层之间水、肥、气、热梯度的连通性,深松整地可以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构造,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为微生物大量活动创造了条件,打破了犁底层,根系可以扩大分布范围,广泛吸收营养,此外,运用大型农机具进行联合整地,灭茬、深松、旋耕、起垄、施肥、镇压等作业一次完成,可以减少机车进地次数,防止土地重复碾压,此外,秋季联合整地还能够提高土壤蓄存雨水的能力,起到防止径流和提墒的作用,是解决土地板结的有效方法。3、进行保护性耕作。采取机械深松、少免耕和作物草炭残茬覆盖地表的方式耕作,用草炭盖土、根茬固土,可以保护土壤,减少风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肥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是由草炭、沼渣、肉骨粉、腐殖酸钙、磷钼酸、硫脲、磷酸二氢钾、过氧化镁、微生物菌剂、藻朊酸钠、中药原料组成的,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颠茄、紫苏、石菖蒲、防己、巴戟天、白前,经过选料、除杂、研磨、烘干、混匀等工艺流程制备而成,具有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肥力、疏松土壤,从根本上打破土壤板结的症状,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使土壤达到健康状态的功效。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草炭120-200份、沼渣20-40份、肉骨粉10-30份、腐殖酸钙20-30份、磷钼酸10-30份、硫脲20-40份、磷酸二氢钾10-30份、过氧化镁10-30份、微生物菌剂20-30份、藻朊酸钠20-40份、中药原料50-9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10-20份、颠茄10-20份、紫苏40-50份、石菖蒲30-50份、防己15-40份、巴戟天20-40份、白前20-30份。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草炭120-150份、沼渣20-30份、肉骨粉10-20份、腐殖酸钙20-25份、磷钼酸10-20份、硫脲20-3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过氧化镁10-20份、微生物菌剂20-25份、藻朊酸钠20-30份、中药原料50-8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10-15份、颠茄10-15份、紫苏40-45份、石菖蒲30-40份、防己15-30份、巴戟天20-30份、白前20-25份。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草炭150-200份、沼渣30-40份、肉骨粉20-30份、腐殖酸钙25-30份、磷钼酸20-30份、硫脲30-40份、磷酸二氢钾20-30份、过氧化镁20-30份、微生物菌剂25-30份、藻朊酸钠30-40份、中药原料60-9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15-20份、颠茄15-20份、紫苏45-50份、石菖蒲45-50份、防己20-40份、巴戟天30-40份、白前25-30份。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草炭200份、沼渣40份、肉骨粉30份、腐殖酸钙30份、磷钼酸30份、硫脲40份、磷酸二氢钾30份、过氧化镁30份、微生物菌剂30份、藻朊酸钠40份、中药原料9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20份、颠茄10份、紫苏50份、石菖蒲50份、防己40份、巴戟天40份、白前30份。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作成:草炭120份、沼渣20份、肉骨粉10份、腐殖酸钙20份、磷钼酸10份、硫脲20份、磷酸二氢钾10份、过氧化镁10份、微生物菌剂20份、藻朊酸钠20份、中药原料5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10份、颠茄20份、紫苏40份、石菖蒲40份、防己20份、巴戟天20份、白前20份。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料、称取,按上述原料重量份数配比称取优质的草炭、沼渣、肉骨粉、腐殖酸钙、磷钼酸、硫脲、磷酸二氢钾、过氧化镁、微生物菌剂、藻朊酸钠,以及上述中药原料,备用;步骤二:除杂,将所述步骤一称取的中药原料,用过滤筛分装置进行分类除杂,得到净化后的中药原料;步骤三:研磨,将所述步骤一中的肉骨粉、沼渣,以及中药原料分别进行研磨,所述肉骨粉、沼渣采用高通量组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肉骨粉、沼渣;所述中药原料采用立式超细纳米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中药粉渣;步骤四:初步混匀、二次混匀将所述步骤一称取的磷钼酸、磷酸二氢钾、过氧化镁在高速搅拌设备中搅拌混匀,加入所述步骤一中的腐殖酸钙、硫脲、草炭,与所述步骤三获得的中药粉渣以及研磨后的肉骨粉、沼渣,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匀,得初步混匀原料,将所述步骤一称取的微生物菌剂溶于水中,均匀喷洒至所述初步混匀原料,得到二次混匀原料;步骤五:烘干、造粒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二次混匀原料采用干法造粒设备进行烘干、造粒处理,得原料颗粒;步骤六:最终混合将所述步骤一所称取的藻朊酸钠置于冷水中混匀,并形成粘稠溶液,与所述步骤五所得原料颗粒均匀混合,使所述藻朊酸钠均匀覆盖在原料颗粒表面,得土壤调理剂颗粒;步骤七:包装对所述步骤六所得的土壤调理剂颗粒进行包装处理,即得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微生物菌剂是由酵母菌、木霉菌、洛卡氏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光合菌等构成的,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酵母菌、木霉菌、洛卡氏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光合菌等分别依次进行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发酵罐培养,将得到的各发酵液按等重量混合,经过浓缩制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85--95℃。各原料的功效作用如下:草炭:通气性良好,通气空隙在27---29%之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于它独特的质轻,持水、透气和富含有机质,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适中的价格,近年来在我国及世界园艺上和生产绿色有机复合肥中广泛应用。沼渣:养分含量高,丰富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腐殖酸,丰富的氮、磷、钾营养素和矿物盐等,适用于农作物和畜类的发育和生长,含有一定数量的激素、维生素,有利于禽畜的生长,无毒、无臭,细菌和病原体的含量也较少,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适宜作底肥。长期施用沼渣肥能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加、通透良好、不板结。肉骨粉: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钾、钠、镁、铁、铜、锰、锌等微量元素,安全性高,无腐败变质现象,且加工过程中多次经过高温,能完全有效地将有害菌杀死,吸收率高,降低成本,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腐殖酸钙:利用自身的活性功能团的氧化还原转变,调节植物生长,可控释植物的有机-无机复合营养,提高靶标酶活性,起到抗逆、渗透、保水、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植物营养的动态平衡,光作用下,可与不少环境化合物(农药、化肥、金属离子、矿物等)作用,可对除草剂解毒,增加肥效等。磷钼酸:可大幅改善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与植酸分散混合,以植酸作为聚合活性微点进行聚二乙胺的氧化聚合,氮肥缓释效果进一步增强。硫脲:抑制土壤的硝化作用,增加作物的产量,刺激植物根系生长,减少氮的挥发损失。磷酸二氢钾:能调节板结土壤结构和理化状态,可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从而使受约束的营养物和水分在土壤中更加有效的运动,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群体总数和种类多样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过氧化镁:在土壤中能缓慢的释放出氧气,能持续稳定的提供氧源,改善植物根部的缺氧状态,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同时也能提供镁离子,而镁离子是土壤团粒结构所必需的,因此能进一步防止土壤出现板结。微生物菌剂: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能很好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防止土壤板结。藻朊酸钠:是从海藻中生物提取的天然物质,是天然的土壤调理剂,市场有售,施入土壤后,具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内部孔隙空间,增加土壤透气性,疏松改良土壤,恢复由于土壤负担过重和化学污染而失去的天然胶质平衡,提高根际微生物活动,促进作物生根等显著功效。苦楝子、颠茄、紫苏、石菖蒲、防己、巴戟天、白前:中药煎煮后的粉渣是一种很好的调理剂,因为中药大多是植物的根、茎、叶、花、实、皮以及禽兽的肢体、脏器、外壳、部分矿物质,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能适当延长营养物质的释放时间,更有利于植物体吸收,有助于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起到灭菌杀虫的作用,为农作物进行微量元素的补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是由草炭、沼渣、肉骨粉、腐殖酸钙、磷钼酸、硫脲、磷酸二氢钾、过氧化镁、微生物菌剂、藻朊酸钠、中药原料组成的,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颠茄、紫苏、石菖蒲、防己、巴戟天、白前,经过选料、除杂、研磨、烘干、混匀等工艺流程制备而成,藻朊酸钠是从海藻中生物提取的天然物质,是天然的土壤调理剂,施入土壤后,具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内部孔隙空间,增加土壤透气性,疏松改良土壤,恢复由于土壤负担过重和化学污染而失去的天然胶质平衡,提高根际微生物活动,促进作物生根等显著功效,本发明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不仅从营养平衡方面考虑调理剂的组成,也减少了调理剂中引起土壤板结的硫酸根离子数量,同时添加了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腐植酸钙,施用后使土壤更加疏松、多孔,减少土壤板结的发生,节省了生产成本,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产显著,本发明由于具有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促进了土壤结构的改善,协调了土壤水、肥、气的关系,有利于作物根系的良好生长,吸收养分能力增强,增产效果明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并非对这些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实施例1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草炭120-200份、沼渣20-40份、肉骨粉10-30份、腐殖酸钙20-30份、磷钼酸10-30份、硫脲20-40份、磷酸二氢钾10-30份、过氧化镁10-30份、微生物菌剂20-30份、藻朊酸钠20-40份、中药原料50-9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10-20份、颠茄10-20份、紫苏40-50份、石菖蒲30-50份、防己15-40份、巴戟天20-40份、白前20-30份。实施例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草炭120-150份、沼渣20-30份、肉骨粉10-20份、腐殖酸钙20-25份、磷钼酸10-20份、硫脲20-3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过氧化镁10-20份、微生物菌剂20-25份、藻朊酸钠20-30份、中药原料50-8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10-15份、颠茄10-15份、紫苏40-45份、石菖蒲30-40份、防己15-30份、巴戟天20-30份、白前20-25份。实施例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草炭150-200份、沼渣30-40份、肉骨粉20-30份、腐殖酸钙25-30份、磷钼酸20-30份、硫脲30-40份、磷酸二氢钾20-30份、过氧化镁20-30份、微生物菌剂25-30份、藻朊酸钠30-40份、中药原料60-9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15-20份、颠茄15-20份、紫苏45-50份、石菖蒲45-50份、防己20-40份、巴戟天30-40份、白前25-30份。实施例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草炭200份、沼渣40份、肉骨粉30份、腐殖酸钙30份、磷钼酸30份、硫脲40份、磷酸二氢钾30份、过氧化镁30份、微生物菌剂30份、藻朊酸钠40份、中药原料9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20份、颠茄10份、紫苏50份、石菖蒲50份、防己40份、巴戟天40份、白前30份。实施例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作成:草炭120份、沼渣20份、肉骨粉10份、腐殖酸钙20份、磷钼酸10份、硫脲20份、磷酸二氢钾10份、过氧化镁10份、微生物菌剂20份、藻朊酸钠20份、中药原料50份,其中,所述的中药原料包括苦楝子10份、颠茄20份、紫苏40份、石菖蒲40份、防己20份、巴戟天20份、白前20份。实施例6本发明提供了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的加工工艺:所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料、称取,按上述原料重量份数配比称取优质的草炭、沼渣、肉骨粉、腐殖酸钙、磷钼酸、硫脲、磷酸二氢钾、过氧化镁、微生物菌剂、藻朊酸钠,以及上述中药原料,备用;步骤二:除杂,将所述步骤一称取的中药原料,用过滤筛分装置进行分类除杂,得到净化后的中药原料;步骤三:研磨,将所述步骤一中的肉骨粉、沼渣,以及中药原料分别进行研磨,所述肉骨粉、沼渣采用高通量组织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肉骨粉、沼渣;所述中药原料采用立式超细纳米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中药粉渣;步骤四:初步混匀、二次混匀将所述步骤一称取的磷钼酸、磷酸二氢钾、过氧化镁在高速搅拌设备中搅拌混匀,加入所述步骤一中的腐殖酸钙、硫脲、草炭,与所述步骤三获得的中药粉渣以及研磨后的肉骨粉、沼渣,于三维混合机中混匀,得初步混匀原料,将所述步骤一称取的微生物菌剂溶于水中,均匀喷洒至所述初步混匀原料,得到二次混匀原料;步骤五:烘干、造粒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二次混匀原料采用干法造粒设备进行烘干、造粒处理,得原料颗粒;步骤六:最终混合将所述步骤一所称取的藻朊酸钠置于冷水中混匀,并形成粘稠溶液,与所述步骤五所得原料颗粒均匀混合,使所述藻朊酸钠均匀覆盖在原料颗粒表面,得土壤调理剂颗粒;步骤七:包装对所述步骤六所得的土壤调理剂颗粒进行包装处理,即得到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实施例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微生物菌剂是由酵母菌、木霉菌、洛卡氏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光合菌等构成的,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酵母菌、木霉菌、洛卡氏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光合菌等分别依次进行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发酵罐培养,将得到的各发酵液按等重量混合,经过浓缩制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85--95℃。一、本发明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的试验设计:试验课题:本发明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对小麦田土壤ph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地点: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试验条件:小麦田,小麦品种“龙麦35”。试验方法:试验设置两个处理:(1)常规施肥;(2)常规施肥+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的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每个处理重复四次,随机区组排列,每个田区面积为5*7=35m2。试验使用的常规肥料为双宝牌小麦专用复合肥料,用量为基施23kg/亩。实验过程:在大豆结荚期,随机在田区中选取5个点,每个点选取1株小麦植株,连根部完整去除,待小麦成熟并收获后,采集土壤样本并测定ph及速效氮含量,土壤样品采集方法按照ny/t1121.1~2006进行,土壤ph测定方法按照ny/t1377~2007标准进行,土壤速效氮含量参照db13/t843~2007标准进行;统计田区小麦干重,并折算成亩产量。实验数据通过ibm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列于表1中。表1小麦田土壤ph、产量情况统计处理土壤ph土壤速效氮含量mg/kg产量kg/亩常规施肥5.4432.81162.84常规施肥+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的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6.3546.67178.76试验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将田区土壤ph从平均5.44提高到了平均6.35,提高了0.91个单位,且差异显著。土壤速效氮含量也由32.81mg/kg提高到了46.67mg/kg,增幅为42.24%;同时,使用了本发明的小麦,在产量方面,对照田区的小麦产量折合每亩162.84kg,而施用了本发明的田区折合亩产178.76kg,较对照田区提高了9.78%,且差异显著。试验结论: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在提高土壤ph、以及增加产量等方面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二、本发明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的试验设计:对比例1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该肥料中不含腐殖酸钙。对比例2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不同之处在于:该肥料中不含草炭、沼渣。对比例3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不同之处在于:该肥料中不含过氧化镁、磷酸二氢钾。对比例4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不同之处在于:该肥料中不含苦楝子、颠茄、紫苏、石菖蒲、防己、巴戟天、白前。对比例5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不同之处在于:该肥料中不含草炭、沼渣、过氧化镁、磷酸二氢钾、苦楝子、颠茄、紫苏、石菖蒲、防己、巴戟天、白前。对比例6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不同之处在于:该肥料中不含微生物菌剂。实验例: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在盐碱地改良及小麦生长中的应用。1、试验概况1.1、试验地点位于农场,土壤理化性质为碱解氮含量25.4mg/kg,有效磷含量7.98mg/kg,ph为8.43,有机质含量14.8g/kg,盐分含量0.24%,可溶性钠离子含量81.7mg/kg。试验小麦品种:龙麦35。1.2、试验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实施例1),处理2(对比例1),处理3(对比例2),处理4(对比例3),处理5(对比例4),处理6(对比例5),处理7(对比例6),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处理面积35m2。1.3、试验方法:每季施用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70kg,小麦于6月播种,10月收获。1.4、测定项目:小麦产量、土壤可溶性钠含量和ph。2、结果及分析2.1、一种改善土壤板结、降低盐害的土壤调理剂对作物产量及土壤中可溶性钠含量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比例1、2、3、4、5、6中小麦产量低于本发明实施例2、3、4,可溶性钠离子含量和ph高于实施例2、3、4,说明腐殖酸钙、草炭、沼渣、过氧化镁、磷酸二氢钾均具有显著的脱盐效果并通过脱盐改善土壤环境进而提高小麦产量;对比例2、3、4中小麦产量和可溶性盐含量均高于对比例1,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腐殖酸钙的脱盐改碱效果和小麦增产效果要高于草炭、沼渣、过氧化镁、磷酸二氢钾;对比例4和5中小麦产量低于实例1,说明苦楝子、颠茄、紫苏、石菖蒲、防己、巴戟天、白前协同提高小麦产量;对比例1和5中小麦产量低于实例1,而可溶性钠离子含量高于实例1,说明腐殖酸钙与草炭、沼渣、过氧化镁、磷酸二氢钾、苦楝子、颠茄、紫苏、石菖蒲、防己、巴戟天、白前之间可以协同提高小麦产量和降低可溶性钠离子含量;对比例6中小麦产量低于实例1,说明微生物菌剂在调理剂的长效供应方面起到显著效果。表1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产量、土壤可溶性钠含量和ph变化情况小麦产量(kg/亩)可溶性钠离子含量(mg/kg)土壤ph实施例2543238.07实施例3558177.57实施例4576207.83对比例1441468.56对比例2512438.42对比例3484518.64对比例4472398.39对比例5426458.44对比例6463448.43本
发明内容仅仅举例说明了要求保护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与任意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相组合,这些经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就像这些经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已经在本发明公开内容中具体记载一样。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