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0599发布日期:2018-11-30 19:4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球壳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玻璃球壳生产线以吹塑成型设备为中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为确保球壳的精确成型,在吹塑过程中需要采用胎具及配合的压环构成的夹紧装置对玻璃球壳进行压紧定位作业,然而目前的胎具及配合的压环构成的夹紧装置上的夹紧机构不方便操作控制,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包括环状的胎具以及与所述胎具配合使用的环状的压环,所述胎具上设有多个压块,多个所述压块在所述压环的外圆周面外侧环形状均匀布置,每个所述压块连接驱动其向所述压环移动以将所述压环向下压紧或是驱动其远离所述压环以释放压环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件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连接与所述压块连接的拨杆,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缩运动时,可以带动所述转轴正反旋转,从而通过拨杆实现控制所述压块对应的移动,实现将压环压紧或释放操作。

所述驱动气缸布置在所述胎具上。

所述压块包括基块以及布置在所述基块的内侧端的压头部。

所述基块上形成有一个拨杆连接孔,安装在所述转轴的顶端的可正反旋转的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拨杆连接孔中与所述基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通过在胎具上安装有多个压块,由驱动气缸正反旋转驱动,可以实现将压环压紧在胎具上,并产品-玻璃球壳压紧,且方便释放操作,通过一个气源控制多个驱动气缸,实现同步操作,效果好,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6所示,一种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包括环状的胎具100以及与所述胎具配合使用的环状的压环200,以上均为现有技术设备,对此不再详细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在所述胎具上设有多个压块1,多个所述压块在所述压环的外圆周面外侧环形状均匀布置,每个所述压块连接驱动其向所述压环移动以将所述压环向下压紧或是驱动其远离所述压环以释放压环的驱动气缸3。

其中,多个所述驱动气缸布置在所述胎具上,具体为安装在胎具的基板的底部形成的空腔中,所述驱动气缸的末端安装在气缸座5上,气缸座5与胎具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31通过连接件与转轴2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缩运动时,可以带动所述转轴正反旋转,从而实现控制所述压块对应的移动,实现将压环压紧或释放操作。

所述转轴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驱动气缸相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U形连接件4以及与所述U形连接件4通过销钉形成活动连接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另一端与转轴2的底部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压块包括基块以及布置在所述基块的内侧端的压头部11。

其中,所述基块上形成有一个矩形状的拨杆连接孔12,一个安装在转轴2的顶端的可正反旋转的拨杆7的一端伸入所述拨杆连接孔12中与所述基块连接,具体的拨杆7伸入所述拨杆连接孔12中的一端可以通过自基块的顶部的孔装入并通过拨杆上的孔的销轴或销钉(未示出)与基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胎具的上方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立板130安装有环形安装板120,所述的压块1安放在所述的环形安装板120上,在所述胎具的中心形成产品—玻璃球壳的成型区110,压环200位于环形安装板120的内侧,其中,所述转轴2穿过所述环形安装板上的轴套21后与拨杆连接。

当压环压紧到位后,驱动气缸缩回,通过转轴带动胎具上方的拨动杆转动,拨动杆拨动压板向胎具中心方向运动,压板与压环斜面接触,对压环形成压力。

其中,所述的压板的压头与压环之间的斜面接触角度为6°,从而可以起到自锁作用,吹塑完成后,驱动气缸伸出,压板缩回,使压环释放,压环即可取出。

其中,所述的压板及压环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并且经过严格计算,确保在长期使用后,不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压环的自动夹紧,驱动夹紧的驱动气缸可以选择高温气缸,并且位于胎具下方,脱离高温保温区,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驱动气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玻璃球壳自动夹紧机构,通过在胎具上安装有多个压块,由驱动气缸正反旋转驱动,可以实现将压环压紧在胎具上,并产品-玻璃球壳压紧,且方便释放操作,通过一个气源控制多个驱动气缸,实现同步操作,效果好,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