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58040发布日期:2019-07-24 10:2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1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

枇杷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和肥水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严寒,平均温度12~15以上,冬季不低-5℃,花期,幼果期不低于0℃的地区,都能生长良好。枇杷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A、B、C等,而且有很高的保健价值。批把果实、花、叶、树皮、根都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果实具有止渴、润肺、清热、止咳、健胃之功效,而用枇杷叶制成的枇杷露具有清肺、和胃、下气、降火、化痰、止咳之功效,因此,枇杷又被誉为“保健水果”。枇杷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及经济价值,近年来,枇杷的种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石漠化山区,石漠化山地立地条件下现有技术中枇杷种植过程中所施用的化肥,使土壤退化、板结,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枇杷树难以应对气候的变化,无法抗旱、抗病虫,致使批把的品质恶化,产量下降。因此,为了提高枇杷产量和品质,急需一种适合种植在石漠化山地的枇杷树的专用肥料。

目前,关于枇杷专用肥料的相关文献有一些,例如:专利申请CN201810809783.6(枇杷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CN201711141324.7(一种促进枇杷果实成熟的专用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CN201610301822.2(一种枇杷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CN201310020484.1(一种以生物质颗粒炭为基质的枇杷专用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但是,上述枇杷专用肥施用后对枇杷树肥效单一,无法同时达到抗旱、抗病虫的效果,而且这些肥料都是针对非石漠化地区种植的枇杷树,并不适合施用于石漠化山区种植的枇杷树。

目前也有关于针对枇杷树病虫害防治肥料的一些文献,例如:专利申请CN201610474148.8(一种用于枇杷种植具有抗病虫效果的肥料)、专利申请CN201410714048.9(一种枇杷抗虫害专用肥料),虽然上述枇杷专用肥用在非石漠化山区对枇杷树病虫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其只能用于病虫害防治,肥效单一,而且施用于石漠化山区无法达到抗病虫害的效果,更加无法达到抗旱的技术效果。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改善石漠化山区枇杷树的抵抗力,提高枇杷树抗病虫害效果,同时改进枇杷果产量和品质的专用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杆30~35份、动物粪便20~25份、枇杷仁10~13份、草木灰15~20份、鱼骨粉8~10份、地木耳10~15份、淘米水6~10份、茶渣10~20份、微生物菌肥3~7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杆31~34份、动物粪便21~24份、枇杷仁11~12份、草木灰16~19份、鱼骨粉8.5~9.5份、地木耳11~14份、淘米水7~9份、茶渣13~18份、微生物菌肥4~6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杆33份、动物粪便22份、枇杷仁12份、草木灰17份、鱼骨粉9份、地木耳13份、淘米水8份、茶渣15份、微生物菌肥5份。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肥的活性菌数为50亿/毫升。

进一步地,所述桔杆是玉米桔杆、小麦桔杆、大豆桔杆、水稻桔杆按照质量比=1:1:1:1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按照重量份配比,先将鱼骨粉和地木耳混合均匀,然后粉碎成过100~130目的鱼骨木耳粉,再将秸秆、枇杷仁和茶渣混合均匀,然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至过30~6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2)发酵:将动物粪便、草木灰、淘米水、微生物菌肥、步骤(1)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然后置于窖池中密封发酵15~20d,得发酵产物;

(3)造粒:将步骤(1)的鱼骨木耳粉和步骤(2)的发酵产物混合,搅拌均匀,送入造粒机中挤压制成肥料颗粒;

(4)包装:将步骤(3)的肥料颗粒装入肥料包装袋中,密封得到所述枇杷专用多效肥料。

进一步地,在步骤(2),在原料混合之前,先将草木灰和淘米水搅拌均匀,然后在常温静置1~2d。

进一步地,在步骤(2),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0~44℃,湿度控制在23~30%,发酵过程中每隔4~6d进行搅拌一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3),造粒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堆发酵3~5d,当堆中心温度达到44℃时停止堆发酵。

进一步地,在步骤(3),造粒之前,将混合物置于37~41℃下进行烘干,烘干至含水量低于30%。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石漠化山地种植的枇杷多效肥料配方科学合理、营养丰富、均衡,包含了枇杷树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在促进枇杷树和枇杷快速健康生长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枇杷树的自身免疫力、抑菌杀虫和抗病的能力,有效降低枇杷树的病虫害发生率。

(2)本发明枇杷多效肥料能有效改进枇杷生长的土壤环境,促进枇杷的根系活力,丰富枇杷果的营养,提高枇杷果实产量和品质,果实大、核小,口味甜美,营养物质丰富,增加经济效益;且所用的原料基本为农业或生活废弃物,原料来源广、易于获得,生产简单,易于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发明所用微生物菌肥中含有活性微生物,施入土壤后能够提高土壤的活性微生物含量,土壤微生物活力促进土壤呼吸,有效改善枇杷成长的土壤环境,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批把的根系活力,使得枇杷树根系得到快速伸长,让枇杷树根系深入土壤,在干旱季节能吸取深处土壤的水分,从而提高枇杷树抗旱能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土壤CO2浓度增加,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能够为枇杷树提供碳源,而土壤土壤CO2浓度的增加会使一部分CO2随着土壤呼吸排放到空气中,增加了空气中CO2含量,从而促进枇杷树光合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批把树的自身免疫能力,有效降低枇杷树的发病率,而且能进一步促进枇杷树生长发育,达到提高枇杷果实产量,缩短果实成熟时间,获得果实大、核小、口味更甜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营养丰富的枇杷果。

(4)本发明的鱼粉和地木耳在制备过程中不进行发酵处理,使得肥料施入土壤之后,地木耳自身的腐解增加土壤有机物,使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更加旺盛,从而促进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磷的积累,加大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另外,由于地木耳自身的腐解不仅能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还能促进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生长,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构成和数量发生较大的变化,加快土壤自身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因此,地木耳不仅能够为枇杷树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还能有效防止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对生态恢复、重建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5)本申请所用淘米水和茶渣等原料中含有的K元素,能够为枇杷树提供钾肥,结合本申请用量配比,钾肥没有过量,不会造成枇杷树冠层顶端优势增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6)本发明肥料不仅具有枇杷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而且还具有抗病虫效果,促进枇杷健康成长提高枇杷树的免疫力,保证枇杷的产量和品质,肥效显著。

(7)本发明肥料变废为宝,符合绿色环保,能够帮助枇杷树抗旱、抗病虫害,对枇杷树具有多重功效,可以使枇杷健壮生长,干物质积累迅速,采用该肥料种植枇杷能够获得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枇杷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杆30份、动物粪便20份、枇杷仁10份、草木灰15份、鱼骨粉8份、地木耳10份、淘米水6份、茶渣10份、微生物菌肥3份。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肥的活性菌数为50亿/毫升;所述桔杆是玉米桔杆、小麦桔杆、大豆桔杆、水稻桔杆按照质量比=1:1:1:1的混合物。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按照重量份配比,先将鱼骨粉和地木耳混合均匀,然后粉碎成过100目的鱼骨木耳粉,再将秸秆、枇杷仁和茶渣混合均匀,然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至过3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2)发酵:将动物粪便、草木灰、淘米水、微生物菌肥、步骤(1)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然后置于窖池中密封发酵15d,得发酵产物;在原料混合之前,先将草木灰和淘米水搅拌均匀,然后在常温静置1d;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0℃,湿度控制在23%,发酵过程中每隔4d进行搅拌一次;

(3)造粒:将步骤(1)的鱼骨木耳粉和步骤(2)的发酵产物混合,搅拌均匀,送入造粒机中挤压制成肥料颗粒;造粒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堆发酵3d,当堆中心温度达到44℃时停止堆发酵,然后将混合物置于37℃下进行烘干,烘干至含水量低于30%;

(4)包装:将步骤(3)的肥料颗粒装入肥料包装袋中,密封得到所述枇杷专用多效肥料。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杆35份、动物粪便25份、枇杷仁13份、草木灰20份、鱼骨粉10份、地木耳15份、淘米水10份、茶渣20份、微生物菌肥7份。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肥的活性菌数为50亿/毫升;所述桔杆是玉米桔杆、小麦桔杆、大豆桔杆、水稻桔杆按照质量比=1:1:1:1的混合物。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按照重量份配比,先将鱼骨粉和地木耳混合均匀,然后粉碎成过130目的鱼骨木耳粉,再将秸秆、枇杷仁和茶渣混合均匀,然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至过6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2)发酵:将动物粪便、草木灰、淘米水、微生物菌肥、步骤(1)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然后置于窖池中密封发酵20d,得发酵产物;在原料混合之前,先将草木灰和淘米水搅拌均匀,然后在常温静置2d;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4℃,湿度控制在30%,发酵过程中每隔6d进行搅拌一次;

(3)造粒:将步骤(1)的鱼骨木耳粉和步骤(2)的发酵产物混合,搅拌均匀,送入造粒机中挤压制成肥料颗粒;造粒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堆发酵5d,当堆中心温度达到44℃时停止堆发酵,然后将混合物置于41℃下进行烘干,烘干至含水量低于30%;

(4)包装:将步骤(3)的肥料颗粒装入肥料包装袋中,密封得到所述枇杷专用多效肥料。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杆31份、动物粪便21份、枇杷仁11份、草木灰16份、鱼骨粉8.5份、地木耳11份、淘米水7份、茶渣13份、微生物菌肥4份。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肥的活性菌数为50亿/毫升;所述桔杆是玉米桔杆、小麦桔杆、大豆桔杆、水稻桔杆按照质量比=1:1:1:1的混合物。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按照重量份配比,先将鱼骨粉和地木耳混合均匀,然后粉碎成过110目的鱼骨木耳粉,再将秸秆、枇杷仁和茶渣混合均匀,然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至过4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2)发酵:将动物粪便、草木灰、淘米水、微生物菌肥、步骤(1)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然后置于窖池中密封发酵16d,得发酵产物;在原料混合之前,先将草木灰和淘米水搅拌均匀,然后在常温静置1.2d;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1℃,湿度控制在25%,发酵过程中每隔4.5d进行搅拌一次;

(3)造粒:将步骤(1)的鱼骨木耳粉和步骤(2)的发酵产物混合,搅拌均匀,送入造粒机中挤压制成肥料颗粒;造粒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堆发酵3.5d,当堆中心温度达到44℃时停止堆发酵,然后将混合物置于38℃下进行烘干,烘干至含水量低于30%;

(4)包装:将步骤(3)的肥料颗粒装入肥料包装袋中,密封得到所述枇杷专用多效肥料。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杆34份、动物粪便24份、枇杷仁12份、草木灰19份、鱼骨粉9.5份、地木耳14份、淘米水9份、茶渣18份、微生物菌肥6份。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肥的活性菌数为50亿/毫升;所述桔杆是玉米桔杆、小麦桔杆、大豆桔杆、水稻桔杆按照质量比=1:1:1:1的混合物。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按照重量份配比,先将鱼骨粉和地木耳混合均匀,然后粉碎成过120目的鱼骨木耳粉,再将秸秆、枇杷仁和茶渣混合均匀,然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至过5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2)发酵:将动物粪便、草木灰、淘米水、微生物菌肥、步骤(1)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然后置于窖池中密封发酵19d,得发酵产物;在原料混合之前,先将草木灰和淘米水搅拌均匀,然后在常温静置1.8d;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3℃,湿度控制在29%,发酵过程中每隔5.5d进行搅拌一次;

(3)造粒:将步骤(1)的鱼骨木耳粉和步骤(2)的发酵产物混合,搅拌均匀,送入造粒机中挤压制成肥料颗粒;造粒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堆发酵4.5d,当堆中心温度达到44℃时停止堆发酵,然后将混合物置于40℃下进行烘干,烘干至含水量低于30%;

(4)包装:将步骤(3)的肥料颗粒装入肥料包装袋中,密封得到所述枇杷专用多效肥料。

实施例5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桔杆33份、动物粪便22份、枇杷仁12份、草木灰17份、鱼骨粉9份、地木耳13份、淘米水8份、茶渣15份、微生物菌肥5份。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肥的活性菌数为50亿/毫升;所述桔杆是玉米桔杆、小麦桔杆、大豆桔杆、水稻桔杆按照质量比=1:1:1:1的混合物。

一种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按照重量份配比,先将鱼骨粉和地木耳混合均匀,然后粉碎成过120目的鱼骨木耳粉,再将秸秆、枇杷仁和茶渣混合均匀,然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至过5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

(2)发酵:将动物粪便、草木灰、淘米水、微生物菌肥、步骤(1)的混合粉末搅拌均匀,然后置于窖池中密封发酵18d,得发酵产物;在原料混合之前,先将草木灰和淘米水搅拌均匀,然后在常温静置1.5d;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3℃,湿度控制在27%,发酵过程中每隔5d进行搅拌一次;

(3)造粒:将步骤(1)的鱼骨木耳粉和步骤(2)的发酵产物混合,搅拌均匀,送入造粒机中挤压制成肥料颗粒;造粒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堆发酵4d,当堆中心温度达到44℃时停止堆发酵,然后将混合物置于39℃下进行烘干,烘干至含水量低于30%;

(4)包装:将步骤(3)的肥料颗粒装入肥料包装袋中,密封得到所述枇杷专用多效肥料。

对比例1

按照专利申请CN201610474148.8(一种用于枇杷种植具有抗病虫效果的肥料)中的实施例进行肥料制备。

对比例2

按照专利申请CN201810809783.6(枇杷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中的实施例进行肥料制备。

对比例3

按照专利申请CN201711141324.7(一种促进枇杷果实成熟的专用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中的实施例进行肥料制备。

将本申请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制得的肥料给种植在贵州石漠化山区的枇杷树进行施肥,于每年11月下旬和4月上旬施用。施用方法为:以树干为中心,在离树干50~55cm处,向外挖4~8条放射状的施肥沟,沟深25~40cm、宽15~30cm,且内窄、外宽、内浅、外深,然后将肥料施在沟中,将挖出的土回填坑,每棵枇杷树每次施用2~2.5kg。连续施用3年,隔次或隔年施肥时更换沟的位置。观察枇杷树枯死、病虫害发生率、亩产量、果重(百颗果实的重量)等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表1实验数据可知,本申请用于石漠化山地的枇杷专用多效肥料能够帮助枇杷树抗旱,还能有效提高枇杷树的自身免疫力、抑菌杀虫和抗病的能力,有效降低枇杷树的病虫害发生率,提高枇杷果实产量和品质,肥效显著,增加了枇杷种植的经济效益;该枇杷专用多效肥料施用于石漠化山地枇杷树时,枇杷树枯死率不超过6%,病虫害发生率不超过5%,枇杷果亩产量高达3750kg,百颗枇杷果实的重量高达1400g。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腰间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