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0042发布日期:2019-08-10 00:5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农业逐渐壮大,为了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收成效益,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土壤环境向农田里洒复合肥,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复合肥的外观是一颗颗小颗粒,然而传统的生产工艺过于简单,只是简单的粉碎、混合、造粒、包膜、包装,进而造成所生产的颗粒大小不一,而且颗粒状不饱满,存在残缺或者外表比较粗糙,颗粒大小质量不均衡,导致了工人施肥过程中撒肥不均匀,同时,颗粒较大的肥料农作物吸收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复合肥生产工艺复杂,所生产的肥料颗粒不一、外表粗糙,而提供了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本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所生产的复合肥料颗粒大小均匀,颗粒光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粉碎:将组分a、b、c原料投入第一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送入粉碎机中,将块状原料进行破碎及预混合;

b、混合:将a步骤中粉碎的原料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后,送入搅拌混合机中,并根据皮带计量秤计算混合料的量向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水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5%;

c、造粒:将b步骤中的混合物送入布料器中均匀布料于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颗粒粒径为4.0-4.4mm;

d、筛分抛光:将c步骤所造颗粒送入圆筒筛进行抛光及筛分,筛网孔径为2.8-3.1mm,透过筛网的为颗粒a,截留于筛网上的为颗粒b,颗粒b通过斗提机返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e、喷浆造粒:将d步骤的颗粒a送入至转鼓造粒机中,同时通过泵将浆料喷洒至转鼓造粒机内料床,颗粒a被浆料包裹,得半成品颗粒,浆料占半成品颗粒总质量的5%-8%;

f、烘干:将e步骤的半成品颗粒送入回转式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60-120℃,出烘干机的颗粒的含水量为1.5%;

g、冷却:将f步骤所烘干的颗粒送入转鼓冷却机进行冷却,颗粒温度小于40℃,颗粒硬度为大于18n;

h、筛分:将g步骤冷却后的颗粒过孔径为5.2-5.6mm的第一筛网,透过第一筛网的颗粒再过孔径为3.0-3.3mm的第二筛网,截留于第二筛网上的颗粒为合格颗粒,透过第二筛网和截留于第一筛网上的为不合格颗粒,将不合格颗粒重新送入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i、包膜、灌装:将h步骤中的合格颗粒送入包膜机内进行包膜,包膜后送入料仓进行装袋,即为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尿素连续加入至尿素熔融器中,通过蒸汽锅炉提供热量,温度为120-135℃,将尿素熔融成为液体状态,并加入氯化钾,然后搅拌均匀即得浆料,氯化钾占总质量的5%-10%。

优选的,所述组分a为尿素、硝铵的一种或两种,组分b为磷酸一铵、氯化钾的一种或两种,组分c为氯化铵、硫铵的一种或两种。

a步骤的粉碎是为了将各营养成分粉碎后混合的更充分,b步骤通过皮带计量秤量取原料后可以更准确的添加水分,计算皮带计量秤的物料量,自动控制加水量,调节物料水分,避免了人工加水调节不精确或不及时造成的,物料偏干或偏湿,影响挤压造粒成球率及颗粒的外观圆整度、硬度等,并且添加水分的多少影响着颗粒的硬度及颗粒可塑性,水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5%,便于挤压造粒机对颗粒的成型,c步骤将混合物先造粒,然后d步骤进行初步筛分,筛分的同时也会进行抛光研磨,取出毛边及粉末碎片,然后合格的则进行e步骤的喷浆造粒,不合格的则被返送至b步骤继续混合重塑,挤压造粒产品外形虽然不如转鼓造粒、料浆造粒等传统方法生产的颗粒圆整;如果产品颗粒内的配料组分间若发生化学反应,可能导致颗粒崩裂;而本发明对挤压颗粒半成品进行喷浆包裹塑性,一方面使颗粒外观光滑圆整,另一方面使物料间结构更加稳固,颗粒硬度更高,养分更加均匀,提高了产品卖点及成本,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颗粒表面包裹高温尿液,提高了颗粒温度,使颗粒更易烘干,降低了烘干能耗及颗粒水分,f步骤的烘干即是对包裹浆料后颗粒进行烘干抛光处理,烘干后再经过g步骤的冷却、h步骤的再次筛分合格率,最终包装成成品。浆料的制作是将尿素连续加入至尿素熔融器中,通过蒸汽锅炉提供热量,将尿素熔融成为液体状态,为降低尿液温度,在溶解尿素时,按照5%-10%的比例加入氯化钾,可有效降低尿素溶解温度降低能耗,并减少尿液溶解过程过程中间缩二脲的产生;复合肥各原料间的比例可根据所测量土壤的需求进行成比例配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通过反复的筛分可以降低颗粒粒径不一的概率,通过将特制的浆料喷洒入颗粒上,让颗粒包裹更均匀,而且使颗粒整个外表面更光滑,进而在施肥过程中可以做到各个农作物的均匀施肥,促进农作物更好的吸收。

本发明工艺为挤压复合肥工艺与尿基(尿液)喷浆工艺的结合新工艺:挤压造粒不需要给物料加热和增湿,既节省投资,又节约能源,而且还能适应含有热敏性物料,如碳酸氢铵和某些有机肥等配料的造粒;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水或废气外排,不会污染环境;挤压造粒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便于实现生产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对原料的性质与粒度分布无特别要求,故原料来源较宽广;生产较灵活,可随时改变产品的方案,有利于小批量生产专用肥;产品粒度分布均匀,不会产生离析,也不会结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粉碎:将组分a、b、c原料投入第一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送入粉碎机中,将块状原料进行破碎及预混合;其中组分a原料为尿素,组分b原料为磷酸一铵、氯化钾,组分c原料为硫铵;

b、混合:将a步骤中粉碎的原料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后,送入搅拌混合机中,并根据皮带计量秤计算混合料的量向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水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

c、造粒:将b步骤中的混合物送入布料器中均匀布料于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颗粒粒径为4.0mm;

d、筛分抛光:将c步骤所造颗粒送入圆筒筛进行抛光及筛分,筛网孔径为2.8mm,透过筛网的为颗粒a,截留于筛网上的为颗粒b,颗粒b通过斗提机返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e、喷浆造粒:将d步骤的颗粒a送入至转鼓造粒机中,同时通过泵将浆料喷洒至转鼓造粒机内料床,颗粒a被浆料包裹,得半成品颗粒,浆料占半成品颗粒总质量的5%;

f、烘干:将e步骤的半成品颗粒送入回转式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60℃,出烘干机的颗粒的含水量为1.5%;

g、冷却:将f步骤所烘干的颗粒送入转鼓冷却机进行冷却,颗粒温度小于40℃,颗粒硬度为大于18n;

h、筛分:将g步骤冷却后的颗粒过孔径为5.2mm的第一筛网,透过第一筛网的颗粒再过孔径为3.0mm的第二筛网,截留于第二筛网上的颗粒为合格颗粒,透过第二筛网和截留于第一筛网上的为不合格颗粒,将不合格颗粒重新送入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i、包膜、灌装:将h步骤中的合格颗粒送入包膜机内进行包膜,包膜后送入料仓进行装袋,即为成品。

步骤e中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尿素连续加入至尿素熔融器中,通过蒸汽锅炉提供热量,温度为120℃,将尿素熔融成为液体状态,并加入氯化钾,然后搅拌均匀即得浆料,氯化钾占总质量的5%。

实施例2: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粉碎:将组分a、b、c原料投入第一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送入粉碎机中,将块状原料进行破碎及预混合;其中组分a原料为尿素、硝铵,组分b原料为氯化钾,组分c原料为氯化铵、硫铵;

b、混合:将a步骤中粉碎的原料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后,送入搅拌混合机中,并根据皮带计量秤计算混合料的量向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水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

c、造粒:将b步骤中的混合物送入布料器中均匀布料于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颗粒粒径为4.4mm;

d、筛分抛光:将c步骤所造颗粒送入圆筒筛进行抛光及筛分,筛网孔径为3.1mm,透过筛网的为颗粒a,截留于筛网上的为颗粒b,颗粒b通过斗提机返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e、喷浆造粒:将d步骤的颗粒a送入至转鼓造粒机中,同时通过泵将浆料喷洒至转鼓造粒机内料床,颗粒a被浆料包裹,得半成品颗粒,浆料占半成品颗粒总质量的8%;

f、烘干:将e步骤的半成品颗粒送入回转式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120℃,出烘干机的颗粒的含水量为1.5%;

g、冷却:将f步骤所烘干的颗粒送入转鼓冷却机进行冷却,颗粒温度小于40℃,颗粒硬度为大于18n;

h、筛分:将g步骤冷却后的颗粒过孔径为5.6mm的第一筛网,透过第一筛网的颗粒再过孔径为3.3mm的第二筛网,截留于第二筛网上的颗粒为合格颗粒,透过第二筛网和截留于第一筛网上的为不合格颗粒,将不合格颗粒重新送入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i、包膜、灌装:将h步骤中的合格颗粒送入包膜机内进行包膜,包膜后送入料仓进行装袋,即为成品。

步骤e中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尿素连续加入至尿素熔融器中,通过蒸汽锅炉提供热量,温度为135℃,将尿素熔融成为液体状态,并加入氯化钾,然后搅拌均匀即得浆料,氯化钾占总质量的10%。

实施例3: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粉碎:将组分a、b、c原料投入第一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送入粉碎机中,将块状原料进行破碎及预混合;其中,组分a为尿素,组分b为氯化钾,组分c为氯化铵;

b、混合:将a步骤中粉碎的原料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后,送入搅拌混合机中,并根据皮带计量秤计算混合料的量向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水占混合物总质量的3%;

c、造粒:将b步骤中的混合物送入布料器中均匀布料于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颗粒粒径为4.2mm;

d、筛分抛光:将c步骤所造颗粒送入圆筒筛进行抛光及筛分,筛网孔径为3.0mm,透过筛网的为颗粒a,截留于筛网上的为颗粒b,颗粒b通过斗提机返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e、喷浆造粒:将d步骤的颗粒a送入至转鼓造粒机中,同时通过泵将浆料喷洒至转鼓造粒机内料床,颗粒a被浆料包裹,得半成品颗粒,浆料占半成品颗粒总质量的7%;

f、烘干:将e步骤的半成品颗粒送入回转式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90℃,出烘干机的颗粒的含水量为1.5%;

g、冷却:将f步骤所烘干的颗粒送入转鼓冷却机进行冷却,颗粒温度小于40℃,颗粒硬度为大于18n;

h、筛分:将g步骤冷却后的颗粒过孔径为5.5mm的第一筛网,透过第一筛网的颗粒再过孔径为3.2mm的第二筛网,截留于第二筛网上的颗粒为合格颗粒,透过第二筛网和截留于第一筛网上的为不合格颗粒,将不合格颗粒重新送入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i、包膜、灌装:将h步骤中的合格颗粒送入包膜机内进行包膜,包膜后送入料仓进行装袋,即为成品。

步骤e中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尿素连续加入至尿素熔融器中,通过蒸汽锅炉提供热量,温度为128℃,将尿素熔融成为液体状态,并加入氯化钾,然后搅拌均匀即得浆料,氯化钾占总质量的8%。

实施例4: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粉碎:将组分a、b、c原料投入第一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送入粉碎机中,将块状原料进行破碎及预混合;其中,组分a为尿素、硝铵,组分b为磷酸一铵、氯化钾,组分c为氯化铵、硫铵。

b、混合:将a步骤中粉碎的原料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中,称重后,送入搅拌混合机中,并根据皮带计量秤计算混合料的量向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水占混合物总质量的4%;

c、造粒:将b步骤中的混合物送入布料器中均匀布料于挤压造粒机中,造粒,得颗粒,颗粒粒径为4.0mm;

d、筛分抛光:将c步骤所造颗粒送入圆筒筛进行抛光及筛分,筛网孔径为2.9mm,透过筛网的为颗粒a,截留于筛网上的为颗粒b,颗粒b通过斗提机返送至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e、喷浆造粒:将d步骤的颗粒a送入至转鼓造粒机中,同时通过泵将浆料喷洒至转鼓造粒机内料床,颗粒a被浆料包裹,得半成品颗粒,浆料占半成品颗粒总质量的8%;

f、烘干:将e步骤的半成品颗粒送入回转式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120℃,出烘干机的颗粒的含水量为1.5%;

g、冷却:将f步骤所烘干的颗粒送入转鼓冷却机进行冷却,颗粒温度小于40℃,颗粒硬度为大于18n;

h、筛分:将g步骤冷却后的颗粒过孔径为5.5mm的第一筛网,透过第一筛网的颗粒再过孔径为3.3mm的第二筛网,截留于第二筛网上的颗粒为合格颗粒,透过第二筛网和截留于第一筛网上的为不合格颗粒,将不合格颗粒重新送入第二皮带计量秤的料斗内;

i、包膜、灌装:将h步骤中的合格颗粒送入包膜机内进行包膜,包膜后送入料仓进行装袋,即为成品。

步骤e中浆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尿素连续加入至尿素熔融器中,通过蒸汽锅炉提供热量,温度为125℃,将尿素熔融成为液体状态,并加入氯化钾,然后搅拌均匀即得浆料,氯化钾占总质量的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