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竹木混合纤维的轻质混凝土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5682发布日期:2019-08-13 19:22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竹木混合纤维的轻质混凝土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隔音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竹木混合纤维的轻质混凝土隔音墙。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音墙(声屏障)均为金属、塑料、玻璃钢等制造的,不耐腐蚀,易老化,寿命短且成本高,隔音效果差,且往往自重大运输成本高,存有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竹木混合纤维的轻质混凝土隔音墙。该隔音墙绿色环保、新颖轻质、成本低,可大批量预制,且有较强的吸音降噪作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竹木混合纤维的轻质混凝土隔音墙,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和粘结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表面的吸音层,所述的吸音层是由含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砂浆原料混合制得。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的隔音墙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中竹质纤维与木质纤维的质量比为0.817:0.183。所述的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也称为会呼吸的纤维)与砂浆、外加剂,按比例混合可形成多孔腔墙体,吸音能力极佳,经欧洲法国建筑科学技术中心(cstb)检测,可以吸收噪音10db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筋采用网状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加剂是在搅拌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浆的过程中加入,能显著改善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浆两者的粘结效果,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品寿命长、技术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所述的外加剂为常规的混凝土外加剂,是现成的产品,可参见《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术语》(gb/t8075—2017),市场采购比较方便,可以优选为早强型普通减水剂以及粘度改性剂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音层表面还设有吸音的特殊结构,即在吸音层表面设有若干u型槽,这些u型槽结构可有效增加吸收噪音声波的墙面面积,同时,可使噪音声波入射进入u型槽后,迴转盘绕,从而较大地提高降噪效果。这种u型槽结构相对比于普通的平面结构,具有更佳的吸音效果,经欧洲法国建筑科学技术中心(cstb)检测可提高降噪10%~15%。

此外,本发明的隔音墙的制备工艺可如下:

首先在模具中灌浇由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外加剂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原料;然后,紧接着铺设钢筋,再灌浇预先由硅酸盐水泥和石骨料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使钢筋混凝土层与竹木层有机地粘结在一起,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不需要高温高压等复杂处理,该制备工艺简明,节约成本;最后送入恒温恒湿立体库中,经24小时的养护再脱模,使隔音墙耐腐蚀,抗晒抗冻,寿命长,这样设计的复合结构,一吸一隔,吸音降噪作用明显,可降噪10db以上。此外,由于采用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同厚度比普通混凝土墙轻30%~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隔音墙采用基于竹质和木质纤维与砂浆等按比例混合制得的吸音层,形成多孔腔体,能吸收噪音并能吸附有害气体。结合可同时起到支撑和隔音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风载荷能力强,同时隔音效果较佳。通过二层结构有机的粘结在一起,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且相对于传统隔音墙的制备,本发明只需要24小时养护,养护时长可大大缩短,隔音墙可耐腐蚀,抗晒抗冻,寿命长,保证使用十五年。二层结构进行复合,一吸一隔,吸音降噪作用明显,可降噪10db以上。此外,由于整个隔音墙采用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比同厚度普通混凝土墙轻30%~40%。同时要说明的,速生的竹子是我国独有的丰富资源,开发利用这一资源,适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绿色,环保,价廉物美,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强。

本产品相比于现有隔音墙而言,隔音效果佳且兼具养护时间短、生产成本低、自重轻运输投入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建筑非承重内墙、高速公路、铁路两侧、赛车场、医院、学校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隔音墙的侧视结构、表面结构、及表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吸音层,2、钢筋混凝土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将本发明的隔音墙用于经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城市高架、或轻轨道路,有显著的隔音降噪作用。且该隔音墙所需养护时间短,自重轻,成本低,可以完全替代现有隔音墙。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按质量份计,所有原料组成如下:

在表面具有u型槽结构的模具中灌浇第1层:由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外加剂按上述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原料;然后,紧接着铺设钢筋,再灌浇预先由硅酸盐水泥和石骨料按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层与竹木层有机地粘结在一起,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最后送入恒温恒湿立体库中,经24小时的养护;脱模,制得隔音墙。

该隔音墙设置在高速公路的两侧,能使高速公路80db的噪声降至66db左右,对消除第二大公害噪声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实施例2

按质量份计,所有原料组成如下:

在表面具有u型槽结构的模具中灌浇第1层:由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外加剂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原料;然后,紧接着铺设钢筋,再灌浇预先由硅酸盐水泥和石骨料按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层与竹木层有机地粘结在一起,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最后送入恒温恒湿立体库中,经24小时的养护;脱模,制得隔音墙。

将该隔音墙用于赛车场四周,也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因为赛车场里的汽车均是大功率、高速的,噪声在90db左右,对居民的干扰很大。有了这套隔音降噪的系统屏障,据测试,可以降至75db左右,这样,对赛车场周围居民的休息睡眠有很大好处。

实施例3

按质量份计,所有原料组成如下:

在表面具有u型槽结构的模具、和表面为平面结构的模具中分别灌浇第1层:由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外加剂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原料;然后,紧接着铺设钢筋,再灌浇预先由硅酸盐水泥和石骨料按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层与竹木层有机地粘结在一起,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最后送入恒温恒湿立体库中,经24小时的养护;脱模,制得隔音墙。

将两种隔音墙用于学校四周,都具有隔音效果,学校周边白天的噪音为60分贝左右,对学校的学习环境影响很大,在使用带u型槽结构和平面结构的隔音墙后,据测试,噪音分别降至47分贝左右和55分贝左右,明显u型槽结构降噪效果显著,此外平面结构的隔音墙耗材多,自重大,成本也相对更高。

实施例4

按质量份计,所有原料组成如下:

在表面具有u型槽结构的模具中灌浇第1层:由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外加剂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原料;然后,紧接着铺设钢筋,再灌浇预先由硅酸盐水泥和石骨料按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层与竹木层有机地粘结在一起,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最后送入恒温恒湿立体库中,经24小时的养护;脱模,制得隔音墙a。

另,在同样的其他条件下,第1层改为全灌浇砂浆,无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添加,制得隔音墙b。

将两种隔音墙用于某医院四周,都具有隔音效果,医院周边白天噪音为55分贝左右,对医院的医生和病人影响较大,据测试,噪音分别降至43分贝左右(a隔音墙)和49分贝左右(b隔音墙),由此可见,明显a隔音墙隔音效果好,此外,b隔音墙自量大,运输成本较高,其经济性差。

实施例5

按质量份计,所有原料组成如下:

在表面具有u型槽结构的模具中灌浇第1层:由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外加剂按上述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原料;然后,紧接着铺设钢筋,再灌浇预先由硅酸盐水泥和石骨料按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层与竹木层有机地粘结在一起,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最后送入恒温恒湿立体库中,经24小时的养护;脱模,制得隔音墙。

实施例6

按质量份计,所有原料组成如下:

在表面具有u型槽结构的模具中灌浇第1层:由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外加剂按上述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的原料;然后,紧接着铺设钢筋,再灌浇预先由硅酸盐水泥和石骨料按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层与竹木层有机地粘结在一起,达到一次成型,二层同时凝固的目的,最后送入恒温恒湿立体库中,经24小时的养护;脱模,制得隔音墙。

以上技术方案是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做出的变形应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