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57481发布日期:2019-07-24 10:2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在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植被混凝土的核心做法是将混凝土和植物种子混合成喷射基材,将混合物喷射至边坡上。该技术利用混凝土和边坡之间的粘结作用和固网技术,将其固定在边坡上,同时利用绿色植物对边坡的生态进行恢复。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常见的问题有:

(1)使用普通混凝土作为喷射基材,喷射基材和边坡之间的牢固性好。但普通混凝土水泥的添加造成土壤结构不良、易板结,喷射基材中没有空气和水等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也不利于有机物降解和微生物小环境的形成,导致植被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低,无法利用植物来恢复生态;

(2)使用纯泥土作为喷射基材,适合植物生长,喷射基材和边坡之间的牢固程度却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植被混凝土层的强度和耐久性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植被混凝土植被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为喷射后植被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且该植被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穴结构,透水、透气,适合植被生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5~10份、膨润土10~20份、沙壤土40~50份、粉煤灰20~30份、农作物秸秆15~20份、磷尾矿粉5~8份、尿素5~8份、复合肥6~8份、缓释肥3~5份、复合菌剂0.1~0.5份、减水剂0.2~0.5份、水5~10份、植被种子0.1~0.3份。

在本发明提供的植被混凝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由水稻秸秆或者玉米秸秆切成长为0.5~1cm的秸秆段。

在本发明提供的植被混凝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磷尾矿粉由磷尾矿粉碎至80目制成。

在本发明提供的植被混凝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及胶质芽孢杆菌按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制成。

在本发明提供的植被混凝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所述重量份配比分别取水泥、膨润土、沙壤土、粉煤灰、农作物秸秆、磷尾矿粉、尿素、复合肥、缓释肥、复合菌剂、减水剂、水、植被种子;

步骤二、将所述复合菌剂、所述减水剂、所述水及所述植被种子先放入搅拌机中混匀,然后加入所述磷尾矿粉、所述尿素、所述复合肥及所述缓释肥混匀,再加入所述膨润土、所述沙壤土、所述粉煤灰及所述农作物秸秆混匀,最后加入所述水泥,充分混合后即得所述植被混凝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植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植被混凝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为喷射后植被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且该植被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穴结构,透水、透气,适合植被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植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5份、膨润土10份、沙壤土40份、粉煤灰20份、农作物秸秆15份、磷尾矿粉5份、尿素5份、复合肥6份、缓释肥3份、复合菌剂0.1份、减水剂0.2份、水5份、植被种子0.1份。

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由水稻秸秆或者玉米秸秆切成长为0.5cm的秸秆段。

所述磷尾矿粉由磷尾矿粉碎至80目制成。

所述复合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及胶质芽孢杆菌按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制成。

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钙。

该植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配比分别取水泥、膨润土、沙壤土、粉煤灰、农作物秸秆、磷尾矿粉、尿素、复合肥、缓释肥、复合菌剂、减水剂、水、植被种子;

S2、将所述复合菌剂、所述减水剂、所述水及所述植被种子先放入搅拌机中混匀,然后加入所述磷尾矿粉、所述尿素、所述复合肥及所述缓释肥混匀,再加入所述膨润土、所述沙壤土、所述粉煤灰及所述农作物秸秆混匀,最后加入所述水泥,充分混合后即得所述植被混凝土。

实施例2

一种植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8份、膨润土15份、沙壤土45份、粉煤灰25份、农作物秸秆17份、磷尾矿粉6份、尿素7份、复合肥7份、缓释肥4份、复合菌剂0.3份、减水剂0.4份、水8份、植被种子0.2份。

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由水稻秸秆或者玉米秸秆切成长为0.8cm的秸秆段。

所述磷尾矿粉由磷尾矿粉碎至80目制成。

所述复合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及胶质芽孢杆菌按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制成。

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钙。

该植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配比分别取水泥、膨润土、沙壤土、粉煤灰、农作物秸秆、磷尾矿粉、尿素、复合肥、缓释肥、复合菌剂、减水剂、水、植被种子;

S2、将所述复合菌剂、所述减水剂、所述水及所述植被种子先放入搅拌机中混匀,然后加入所述磷尾矿粉、所述尿素、所述复合肥及所述缓释肥混匀,再加入所述膨润土、所述沙壤土、所述粉煤灰及所述农作物秸秆混匀,最后加入所述水泥,充分混合后即得所述植被混凝土。

实施例3

一种植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10份、膨润土20份、沙壤土50份、粉煤灰30份、农作物秸秆20份、磷尾矿粉8份、尿素8份、复合肥8份、缓释肥5份、复合菌剂0.5份、减水剂0.5份、水10份、植被种子0.3份。

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由水稻秸秆或者玉米秸秆切成长为1cm的秸秆段。

所述磷尾矿粉由磷尾矿粉碎至80目制成。

所述复合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及胶质芽孢杆菌按重量比3:1的比例混合制成。

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钙。

该植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配比分别取水泥、膨润土、沙壤土、粉煤灰、农作物秸秆、磷尾矿粉、尿素、复合肥、缓释肥、复合菌剂、减水剂、水、植被种子;

S2、将所述复合菌剂、所述减水剂、所述水及所述植被种子先放入搅拌机中混匀,然后加入所述磷尾矿粉、所述尿素、所述复合肥及所述缓释肥混匀,再加入所述膨润土、所述沙壤土、所述粉煤灰及所述农作物秸秆混匀,最后加入所述水泥,充分混合后即得所述植被混凝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