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6483发布日期:2019-11-16 00: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细集料、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轻质高强混凝土所用材料;

步骤二:选定一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胶比预期值,按假定容重法确定一立方米混凝土的表观密度,然后计算一立方米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步骤三:按照步骤二计算的一立方米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试拌25~35升混凝土;

步骤四:搅拌完毕后检测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要求后放入带盖容器中静止一段时间检测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此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最终核定水胶比;

步骤五:按搅拌、运输和施工控制的时间间隔测定的坍落度经时损失满足要求后,测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该密度与假定表观密度误差小于2%时可不调整配合比各材料用量,反之,该误差大于等于2%时需修正调整配合比各材料用量,最终核定该混凝土的实际表观密度;

步骤六:装模成型混凝土试件,用塑料膜覆盖,放置在20±2℃,相对湿度大于95%的环境中养护至脱模,将脱模的试件放置在20±2℃,相对湿度大于95%的湿气养生室中养护至需要的龄期,测试各龄期强度;

步骤七:按照步骤二的做法再选择两种不同水泥用量试拌混凝土,此两种水泥用量比步骤二选择的水泥用量分别增减20kg,控制坍落度不变,以最后实际用水量反算实际水胶比;

步骤八:以步骤七确定的两种水泥用量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也按步骤二至步骤七的方法试拌25~35升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要求后成型试件测试各龄期强度,各龄期强度都测试完毕后,以三组配合比28天龄期强度进行对比,从中选取坍落度满足要求,强度高、综合成本最小者作为基准配合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三中试拌的具体过程为:将称量好的细集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15s后加入65%的水,搅拌25~35s,然后加入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搅拌40~60s,接着加入25%的水和高性能减水剂,搅拌90~120s,边搅拌边观察混凝土和易性,若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要求,则加入剩余10%水;若混凝土坍落度仍小于要求,则继续加入0.2%~0.5%的高性能减水剂,继续搅拌90~120s,若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要求,则出料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和表观密度,最后核定实际用水量,核定实际水胶比,该水胶比不得大于事先拟定的预期水胶比,否则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七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细集料为陶砂,该陶砂细度模数为1.8~2.5,堆积密度为850~950kg/m3,表观密度为1900~2160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42.5,水泥28天抗折强度大于7.5mpa,抗压强度大于48.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盐系缓凝高性能减水剂或聚羧酸盐系缓凝高效减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矿物掺合料为ⅰ级粉煤灰和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5%的微硅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矿物掺合料总量为水泥、粉煤灰和微硅粉三种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粉煤灰的掺量占水泥、粉煤灰和微硅粉三种胶凝材料总量的15%~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硅粉的掺量为水泥、粉煤灰和微硅粉三种胶凝材料总量的5%~10%。


技术总结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传统意义上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遵循鲍罗米公式,即混凝土强度与水胶比关系式,轻质高强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不同,其配合比设计沿用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成功率很低。本发明组成包括:选择三种不同水泥用量试拌混凝土,每种不同水泥用量之间相差20kg,控制坍落度不变,以最后实际用水量反算实际水胶比,按以上确定的单方原材料用量、预期水胶比,不同的配合比均试拌25~35升混凝土,用以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及强度,搅拌完毕后检测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要求后放入带盖容器中静止一段时间检测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此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最终核定实际水胶比。本发明用于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朴志海;姚瑞珊;计伟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盛世新宇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