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89312发布日期:2020-01-24 14:0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垃圾排放量逐年增长,可再生组分比例也不断提高。然而,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被运往郊外或城市周边进行简单填埋或露天堆存,这不仅浪费了土地和资源,还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建筑业对砂石骨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长期以来,由于砂石骨料来源广泛易得,价格低廉,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而被随意开采,从而导致资源枯竭、山体滑坡、河床改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生产和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废弃混凝土制备的骨料称为再生混凝土骨料(简称再生骨料)。仅仅通过简单破碎和筛分工艺制备的再生骨料颗粒棱角多、表面粗糙、组分中还含有硬化水泥砂浆,再加上混凝土块在破碎过程中因损伤累积在内部造成大量微裂纹,导致再生骨料自身的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堆积密小、空隙率大、压碎指标高。这种再生骨料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水量较大、硬化后的强度低、弹性模量低,而且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能力、收缩、徐变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能均低普通混凝土。由于废弃混凝土质量差异较大,通过简单工艺制备的再生骨料性能差异也较大,不便于再生骨料的推广应用。

通过将再生骨料作为原材加入到混凝土中,经过其他原料的选取及用量的调配能够得到性能更好的混凝土材料,将废物循环利用,有益于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添加再生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相比未添加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强度明显提高,耐久性良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每立方米的防冻混凝土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

水150~250kg、水泥380~400kg、再生粗骨料80~100kg、细骨料600~650kg、中砂500~600kg、煤渣粉560~600kg、引气剂6~9kg、减水剂4~5kg,金刚砂50~70g。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12.5mm。

细骨料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8。

减水剂为羧酸类减水剂或萘系减水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以下原料的配比备料,

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

水150~250kg、水泥380~400kg、再生粗骨料80~100kg、细骨料600~650kg、中砂500~600kg、煤渣粉560~600kg、引气剂6~9kg、减水剂4~5kg,金刚砂50~70g。

步骤2、将自来水总量的75%、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骨料以及煤渣粉倒入混凝土搅拌机,搅拌60s~90s;

步骤3、将中砂倒入搅拌机,搅拌40s~50s;

步骤4、搅拌机中继续加入金刚砂,搅拌50s;

步骤5、把引气剂、减水剂用与剩余的25%自来水混合后,倒入搅拌机,随后搅拌90s,即得。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12.5mm。

细骨料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8。

减水剂为羧酸类减水剂或萘系减水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添加再生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相比未添加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强度明显提高,耐久性良好,抗冻性提高;大量利用建筑垃圾,消纳固体废弃物,减少资源消费,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每立方米的防冻混凝土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

水150~250kg、水泥380~400kg、再生粗骨料80~100kg、细骨料600~650kg、中砂500~600kg、煤渣粉560~600kg、引气剂6~9kg、减水剂4~5kg,金刚砂50~70g。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12.5mm。

细骨料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8。

减水剂为羧酸类减水剂或萘系减水剂。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以下原料的配比备料,

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

水150~250kg、水泥380~400kg、再生粗骨料80~100kg、细骨料600~650kg、中砂500~600kg、煤渣粉560~600kg、引气剂6~9kg、减水剂4~5kg,金刚砂50~70g。

步骤2、将自来水总量的75%、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骨料以及煤渣粉倒入混凝土搅拌机,搅拌60s~90s;

步骤3、将中砂倒入搅拌机,搅拌40s~50s;

步骤4、搅拌机中继续加入金刚砂,搅拌50s;

步骤5、把引气剂、减水剂用与剩余的25%自来水混合后,倒入搅拌机,随后搅拌90s,即得。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12.5mm。

细骨料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8。

减水剂为羧酸类减水剂或萘系减水剂。

实施例1

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以下原料的配比备料,

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

水150kg、水泥380kg、再生粗骨料80kg、细骨料600kg、中砂500kg、煤渣粉560kg、引气剂6kg、减水剂4kg,金刚砂50g。

步骤2、将自来水总量的75%、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骨料以及煤渣粉倒入混凝土搅拌机,搅拌60s;

步骤3、将中砂倒入搅拌机,搅拌40s;

步骤4、搅拌机中继续加入金刚砂,搅拌50s;

步骤5、把引气剂、减水剂用与剩余的25%自来水混合后,倒入搅拌机,随后搅拌90s,即得。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mm。

细骨料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8。

减水剂为羧酸类减水剂。

实施例2

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以下原料的配比备料,

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

水250kg、水泥400kg、再生粗骨料100kg、细骨料650kg、中砂600kg、煤渣粉600kg、引气剂9kg、减水剂5kg,金刚砂70g。

步骤2、将自来水总量的75%、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骨料以及煤渣粉倒入混凝土搅拌机,搅拌90s;

步骤3、将中砂倒入搅拌机,搅拌50s;

步骤4、搅拌机中继续加入金刚砂,搅拌50s;

步骤5、把引气剂、减水剂用与剩余的25%自来水混合后,倒入搅拌机,随后搅拌90s,即得。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12.5mm。

细骨料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8。

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

实施例3

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以下原料的配比备料,

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

水200kg、水泥390kg、再生粗骨料90kg、细骨料620kg、中砂550kg、煤渣粉580kg、引气剂7kg、减水剂4.5kg,金刚砂60g。

步骤2、将自来水总量的75%、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骨料以及煤渣粉倒入混凝土搅拌机,搅拌80s;

步骤3、将中砂倒入搅拌机,搅拌45s;

步骤4、搅拌机中继续加入金刚砂,搅拌50s;

步骤5、把引气剂、减水剂用与剩余的25%自来水混合后,倒入搅拌机,随后搅拌90s,即得。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10mm。

细骨料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8。

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

对比例

一种含有再生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以下原料的配比备料,

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

水200kg、水泥390kg、细骨料620kg、中砂550kg、煤渣粉580kg、引气剂7kg、减水剂4.5kg,金刚砂60g。

步骤2、将自来水总量的75%、水泥、细骨料以及煤渣粉倒入混凝土搅拌机,搅拌80s;

步骤3、将中砂倒入搅拌机,搅拌45s;

步骤4、搅拌机中继续加入金刚砂,搅拌50s;

步骤5、把引气剂、减水剂用与剩余的25%自来水混合后,倒入搅拌机,随后搅拌90s,即得。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10mm。

细骨料为河沙,细度模数为2.8。

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

实施例1-3及对比例中新拌混凝土制备好之后,分别取一定量的新鲜搅拌混凝土,根据规范《普通混凝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测试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将混凝土加入到钢制试模,并搬上振动台进行振捣,振捣30s直到混凝土表面泛浆即可。在室温下放置24h后进行拆模,随后将混凝土试件放入标准养护箱内,设置养护箱温度为20℃,湿度为98%。养护28d后取出试件进行试验。分别对不同的试件组进行标号,进行测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

表1上述实施例1-3及对比例中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1~3中的抗压强度以及劈裂抗拉强度均出现增大,对于防冻混凝土抗冻性而言,与对比例相比,实施例1~3中的混凝土的抗冻性均有所提高,变化规律与力学性能相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