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铈复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18843发布日期:2020-02-25 11:10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铈复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机抗菌剂材料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一种银铈复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离子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是带有正电荷的ag+与带有负电荷的细胞膜牢固结合,通过干扰细胞壁的合成,破坏细胞膜,抑制蛋白质合成和干扰核酸的形成等手段,破坏细菌的新陈代谢,达到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目的,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抗菌剂;但是由于银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将其与其他元素进行复合,适量的银会与某一元素产生协同效应,以此降低成本,制造复合抗菌剂。

研究人员发现稀有元素铈也具有抗菌性能,铈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且高氧化态的铈还原势较高,足以使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此外,铈离子能够吸附细菌蛋白酶上的巯基(-sh),并与其迅速结合,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铈离子将某一细菌杀灭后,又游离出来,进入其他的菌落,循环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铈抗菌持久的原因之一。因此,银与铈的复合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复合物类型也不断增多。

张葵花等是利用ag+和ce3+与沸石中的cu2+进行离子交换的方法得到银-铈/沸石型复合抗菌剂;在制备过程中,经过调整ph,搅拌、洗涤、过滤、干燥之后,需再在600℃下进行4h高温处理。

陆斌等利用分步浸渍的方法,以sba-15介孔分子筛作为载体,先用ce(no3)3的乙醇溶液浸渍sba-15,再进行超声分散、搅拌、干燥、500℃焙烧;再用agno3的乙醇溶液浸渍含ce的介孔分子筛,同样进行超声分散、搅拌、干燥,再经过500℃焙烧后,获得高活性铈银介孔复合抗菌剂,材料中的agno3直接分解为ag单质。

常青云等制得的水中催化消毒的ag-ce/alpo4催化剂,选用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的磷酸铝作为载体,将ag:ce为1:1的硝酸银和硝酸铈溶于水之后加到溶解拟薄水铝石的磷酸溶液中,进行搅拌、干燥、600℃焙烧3h。

自制的多孔纳米sio2载银、铈无机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将焙烧后的sio2加入蒸馏水经过超声分散等操作,调节ph值,加入适量硝酸铈、硝酸银,水浴搅拌、滤洗、干燥,在450℃焙烧3h。

可以看出,在上述银与铈的复合过程中,以上材料都需要在400~600℃的高温下进行焙烧,才能得到银铈复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铈复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沉淀剂沉淀离子,然后焙烧,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制成灭菌效果良好的复合化合物。

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制成硝酸银溶液;

2、将水溶性铈盐溶于水中制成铈盐溶液;

3、将硝酸银溶液和铈盐溶液混合,制成混合溶液,混合比例按ag+与ce3+的摩尔比为1:(0.05~20);

4、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碳酸盐,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2~12,再在20~90℃条件下搅拌10~600min,制成浆料;其中碳酸盐的加入量按ag+与co32-的摩尔比为1:(0.05~20);

5、将浆料过滤,获得的固相经洗涤和烘干制成前驱体;将前驱体加热至100~250℃后焙烧30~600min,随炉冷却至常温,获得银铈复合化合物。

上述的硝酸银溶液的浓度0.5~3m,铈盐溶液的铈离子浓度0.5~3m。

上述的步骤4中,加入沉淀剂碳酸盐是先将碳酸盐加水制成co32-浓度0.5~3m的碳酸盐溶液,然后将碳酸盐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

上述的水溶性铈盐选用氯化铈、硝酸铈或硫酸亚铈。

上述的碳酸盐选用碳酸钠和/或碳酸氢氨。

上述方法中,洗涤是将固相水洗至洗液为中性,烘干是加热至60±2℃保温去除水分。

上述的得银铈复合化合物的成分为ag-ceo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焙烧获得银铈复合化合物,节约能源,且本发明制备的银铈复合化合物稳定性良好,灭菌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银铈复合化合物xrd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银铈复合化合物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做进一步的阐释,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思路和全文内容,可以将以下实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做适当的组合/替换/调整/修改等,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仍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搅拌采用恒温磁力搅拌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水为去离子水,采用的化合物均为市购分析纯试剂。

本发明实施例中灭菌测试采用涂布法,测试的菌种分别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

本发明实施例中洗涤是将固相水洗至洗液为中性,烘干是加热至60±2℃保温去除水分。

实施例1

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制成硝酸银溶液,浓度0.5m;

将氯化铈溶于水中制成铈盐溶液,铈离子浓度0.5m;

将硝酸银溶液和铈盐溶液混合,制成混合溶液,混合比例按ag+与ce3+的摩尔比为1:0.05;

将碳酸钠加水制成co32-浓度0.5m的碳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将沉淀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值=2,再在20℃条件下搅拌600min,制成浆料;其中沉淀剂的加入量按ag+与co32-的摩尔比为1:0.05;

将浆料过滤,获得的固相经洗涤和烘干制成前驱体;将前驱体加热至100℃后焙烧600min,随炉冷却至常温,获得银铈复合化合物,成分为ag-ceo2,其xrd图如图1所示,sem图如图2所示;

经涂布法灭菌测试,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抑菌率在99%以上。

实施例2

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

(1)硝酸银溶液的浓度1.5m;

(2)将硝酸铈溶于水中制成铈盐溶液,铈离子浓度1.5m;

(3)混合溶液中ag+与ce3+的摩尔比为1:5;

(4)将碳酸氢氨加水制成co32-浓度1.5m的碳酸氢氨溶液作为沉淀剂;调节ph值=7;在50℃条件下搅拌200min;沉淀剂的加入量按ag+与co32-的摩尔比为1:5;

(5)焙烧温度180℃,时间200min;

经涂布法灭菌测试,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抑菌率在99%以上。

实施例3

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

(1)硝酸银溶液的浓度3m;

(2)将硫酸亚铈溶于水中制成铈盐溶液,铈离子浓度3m;

(3)混合溶液中ag+与ce3+的摩尔比为1:20;

(4)将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氨加水,制成co32-浓度3m的碳酸钠-碳酸氢氨溶液,作为沉淀剂;调节ph值=12;在90℃条件下搅拌10min;沉淀剂的加入量按ag+与co32-的摩尔比为1:20;

(5)焙烧温度250℃,时间30min;

经涂布法灭菌测试,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抑菌率在99%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