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尸体资源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4985发布日期:2020-06-02 19:4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禽尸体资源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尸体处理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畜禽尸体资源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动物尸体处理是畜牧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病、死动物的处理方式,常见的掩埋、焚烧及生物坑处理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影响地下水及空气质量。相比而言,堆肥是处理死亡最生物安全的方法。堆肥是一个有氧、自然发生的过程。其中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把有机物转化为稳定且均匀类似微小腐殖质类的材料。微生物除了需要动物尸体提供的有机物外,还需要适合它们生存的其他条件,比如碳、氮、水、氧及温度等。堆肥的成功与否与这些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动物尸体堆肥的处理系统,是迫切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畜禽尸体资源化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畜禽尸体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堆肥房,所述堆肥房包括堆肥仓;所述堆肥仓内部设置有混凝土地面;所述混凝土地面上部平层布满的设置有厚度不小于30厘米的基底材料层;所述基底材料层上部设置有第一动物尸体层,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上部覆盖有第一覆盖填充材料层,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上表面距离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其中,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包含多具动物尸体,相邻两动物尸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厘米且通过所述第一覆盖填充材料层相隔实现彼此分离;与所述堆肥仓的墙体相邻的动物尸体距离所述墙体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优选地:所述第一覆盖填充材料层的上部设置于第二动物尸体层,所述第二动物尸体层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覆盖填充材料层;所述第二覆盖填充层上表面距离所述第二动物尸体层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所述第二动物尸体层包含多具动物尸体,相邻两动物尸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厘米且通过所述第二覆盖填充材料层相隔实现彼此分离。优选地:所述基底材料层、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以及所述第二覆盖填充层的材质的碳氮比均为15~35:1。优选地:所述基底材料层、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以及所述第二覆盖填充层的材质为碎木屑、锯末、破碎后的稻草及各类作物的秸秆、动物粪便、堆肥后的成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优选地:所述基底材料层的材质为碎木屑,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的材质为破碎后的稻草及各类作物的秸秆、动物粪便、堆肥后的成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第二覆盖填充层的材质为锯末。优选地:所述堆肥仓为至少三个。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地面上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基底材料层设置于所述通气管上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获取所述堆肥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畜禽尸体资源化处理系统,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系统可以包括堆肥房,所述堆肥房包括堆肥仓;所述堆肥仓内部设置有混凝土地面;所述混凝土地面上部平层布满的设置有厚度不小于30厘米的基底材料层;所述基底材料层上部设置有第一动物尸体层,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上部覆盖有第一覆盖填充材料层,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上表面距离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其中,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包含多具动物尸体,相邻两动物尸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厘米且通过所述第一覆盖填充材料层相隔实现彼此分离;与所述堆肥仓的墙体相邻的动物尸体距离所述墙体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本申请提供的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该系统适用处理动物种类多包括家禽、猪、羊、牛等。除了死于炭疽菌或有毒物质的动物以外,一般的尸体都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堆肥。并具有成本低、环保、生物安全与具有经济收益等优点。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畜禽尸体资源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动物尸体、3-基底材料层、4-混凝土底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畜禽尸体资源化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堆肥房,所述堆肥房包括堆肥仓;所述堆肥仓内部设置有混凝土地面;所述混凝土地面上部平层布满的设置有厚度不小于30厘米的基底材料层;所述基底材料层上部设置有第一动物尸体层,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上部覆盖有第一覆盖填充材料层,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上表面距离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其中,所述第一动物尸体层包含多具动物尸体,相邻两动物尸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厘米且通过所述第一覆盖填充材料层相隔实现彼此分离;与所述堆肥仓的墙体相邻的动物尸体距离所述墙体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同一堆肥仓内设置多层动物尸体层以达到同时更大处理能力的目的。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第一覆盖填充材料层的上部设置于第二动物尸体层,所述第二动物尸体层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覆盖填充材料层;所述第二覆盖填充层上表面距离所述第二动物尸体层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所述第二动物尸体层包含多具动物尸体,相邻两动物尸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厘米且通过所述第二覆盖填充材料层相隔实现彼此分离。在具体选择填充材料时,所述基底材料层、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以及所述第二覆盖填充层的材质的碳氮比均为15~35:1。所述基底材料层、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以及所述第二覆盖填充层的材质为碎木屑、锯末、破碎后的稻草及各类作物的秸秆、动物粪便、堆肥后的成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基底材料层的材质为碎木屑,所述第一覆盖填充层的材质为破碎后的稻草及各类作物的秸秆、动物粪便、堆肥后的成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第二覆盖填充层的材质为锯末。许多有机材料都可以用作填充材料,不同的材料在可操作性、成本和物理性能等方面有所差异。填充材料的选择应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碳氮比(c:n比)和物理特性。碳氮比直接影响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堆肥中的c:n比应该在15:1和35:1之间,如果碳太少,高氮量被转换成氨,产生异味;如果碳太多,低氮量会限制微生物的活性,导致尸体分解缓慢,c:n比在堆肥的过程中会逐渐降低。保持整体c:n比平衡,不必过分关注。常见的堆肥填充材料有碎木屑、锯末、稻草及各类作物的秸秆(破碎后)、动物粪便以及堆肥后的成品。c:n比可参考表1:填充材料碳与氮重量比锯末类200-750:1稻草48-150:1玉米秸秆60-73:1堆肥成品30-50:1填充材料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颗粒性,填充材料需要具有适当的颗粒,方便空气自由进入。粒度太小会抑制空气流入,减缓堆肥过程并产生异味;粒度太大,堆肥温度会降低而减缓微生物的分解活动。二是吸附性,填充材料要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吸收堆肥中产生的气味。底层填充材料,建议选在尺寸略大相对较结实的碎木屑类材料,具有一定内部疏松结构的最佳。在堆肥中可以承压而保持较好的透气性能。中间层的填充材料,可根据c:n比及材料的孔隙、颗粒来选择,也可采用多种材料混合的方式,建议加入适量的含有微生物的堆肥成品。对于顶部覆盖的填充材料宜采用锯末类材料。一些常用的填充材料材料特点如表2:进一步的,所述堆肥仓为至少三个。最基本的堆肥房应该至少包含3个仓,根据农场的规模决定,堆肥仓同时也可兼备储存填充材料和装载设备的功能。按其在堆肥阶段不同状态,分为填充尸体、进行第一个热周期及第二个热周期。表1以15天为一个周期循环的堆肥房的管理为例。表3堆肥房的管理注:循环天数由各种条件综合决定,不代表实际的管理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地面上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基底材料层设置于所述通气管上部。还包括用于获取所述堆肥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90cm以上工业不锈钢探针式温度计,以方便测量堆肥深处的温度。对于通风不足导致的臭味、分解过程缓慢的现象,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考虑进行强制通风,以增加堆肥内部的氧气供应。比如可以在底部铺设钻有孔的管子、碎石通道等方式来实现。但需避免产生通风量过大、苍蝇从通风孔进入等问题。该系统在使用时:a、建立填充材料基底堆肥仓的地板通常为混凝土等坚实的地面,在地面以上放置至少30cm厚的填充材料。分层放置尸体,尸体之间用填充材料相隔开,顶层再覆盖上30cm厚的填充材料。如图1所示。然后记录尸体的重量、数量,以及填充材料的类型、数量等信息。b、监测第一个热周期每天/每两天检查堆肥,当发现堆肥存在下陷时,应适当补充填充材料,确保所有尸体部位被完全覆盖。每天/每两天检查温度并记录,应在堆肥中多个位置采集温度,特别是最后添加尸体的附近。温度在几天至几周内会达到54℃到66℃。堆肥达到54℃以上开始记录温度,一般会保持一个星期。等到温度下降一周后,准备翻转堆肥。表4为根据尸体重量对第一个热周期天数的估算尸体重量(kg)第一个热周期天数的估算0-5155-102210-13545135-34060c、翻转堆肥翻肥时若湿度比较小,需要在翻转前添加适量的水。用30cm的填充材料填入第二个空仓的底部。使用装载机将堆肥移至第二个仓,最后用30cm厚的填充材料覆盖,记录翻转日期和所用填充材料的体积。d、监测第二个热周期每天监测和记录移动后堆肥的温度。堆肥温度保持在54℃一周以上,温度消退后,堆肥就完成了。第二个热周期与第一个热周期的天数大致相同。整个过程大致需要50到170天,甚至更长。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填充材料、温度、湿度、管理技巧和动物的大小等因素。e、检查堆肥成品堆肥完成后,如果还有肉眼可见的软组织块,需要重新再经历一个热周期。如果堆肥后没有完全分解的骨头,可以重新堆肥,最好作为基底材料使用。而对于长久不分解的骨头,需要单独处理。整体堆肥成品颜色深棕色至黑色,材料变得均匀一致,类似于腐殖土、盆栽土的颗粒状材料,并有一股轻微的发霉气味。总之,本申请提供的系统,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该系统适用处理动物种类多包括家禽、猪、羊、牛等。除了死于炭疽菌或有毒物质的动物以外,一般的尸体都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堆肥。并具有成本低、环保、生物安全与具有经济收益等优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