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硫化二磷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2050发布日期:2020-04-07 21:1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硫化二磷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硫化二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五硫化二磷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五硫化二磷是农药合成的重要原料,五硫化二磷的生产需要首先将硫磺和黄磷熔化为液态,再到反应釜内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五硫化二磷,最终冷却凝固成固态,目前国内生产五硫化二磷的厂家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硫和磷的液化及输送过程中会存在一部分杂质,进入到反应釜中会影响产品的纯度;2、熔化装置和输送管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生产的整体能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3、五硫化二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需要设置有毒气体处理装置以免污染环境或对人体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五硫化二磷生产系统存在的几个问题,提供一种五硫化二磷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五硫化二磷生产系统,包括蒸汽管路系统、硫磺液化输送装置、黄磷液化输送装置、硫液计量釜、磷液计量釜、反应釜、制片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蒸汽管路系统包括蒸汽源和若干输送蒸汽的蒸汽管,所述硫磺液化输送装置包括熔化池和硫液输送装置,熔化池内接入所述蒸汽管,所述磷液化输送装置包括熔磷池和磷液输送装置,熔磷池内接入所述蒸汽管,所述硫液输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硫液计量釜,所述磷液输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磷液计量釜,硫液计量釜和磷液计量釜的出料口均与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反应釜的出料口连接制片装置,反应釜还设有尾气出口并通过管道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熔化池包括外池和内池,外池和内池之间设有间隙,内池底部通过若干支柱固定在外池内,外池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气口,外池另一侧下端设置有疏水口,内池内部装有蒸汽盘管,蒸汽盘管底端伸出内池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蒸汽管包括与锅炉连接的输气管,输气管一端连接有分气包,分气包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管道与所述外池的进气口连接,另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管道与所述蒸汽盘管顶端连接;熔化池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装有抽液泵,抽液泵的抽液管伸入内池底部,抽液泵的输出端设有与硫液计量釜连接的输送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管道外套有套管a,套管a外套有套管b,套管a与套管b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分气包设置有一根穿过套管b伸入套管a的蒸汽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熔化池内装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抽液泵的控制器电气连接,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液态硫磺的液位过高时发送信号到抽液泵的控制器使其工作将硫磺液抽到计量釜内,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硫磺液位过低时发送信号使抽液泵停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黄磷液化输送装置还包括沉淀池和与计量釜连接的补料池,所述熔磷池、沉淀池和补料池内均装有输送蒸汽的盘管和用于阻隔空气的纯净水,所述熔磷池、沉淀池和补料池顶部均装有盖板,熔磷池与沉淀池之间装有一级输送管,补料池与所述磷液计量釜之间装有二级输送管,一级输送管和二级输送管上均装有抽液泵,一级输送管两端分别伸入熔磷池和沉淀池的底部,二级输送管一端伸入补料池底部,沉淀池与补料池之间的下端装有连通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补料池内装有用于检测纯净水液位的浮球液位计a和用于检测磷液位的浮球液位计b,浮球液位计a的浮球密度小于水,浮球液位计b的浮球密度大于水且小于磷液,浮球液位计b与二级输送管的抽液泵的控制器电气连接,当浮球液位计b检测到磷液的液位过高时发送信号到抽液泵的控制器使其工作将磷液抽到计量釜内,当浮球液位计b检测到磷液的液位过低时发送信号使抽液泵停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制片装置包括两个平行放置的滚筒,两个滚筒一端设有转轴,另一端设有支撑轴,转轴和支撑轴均安装在支撑座上,转轴外端连接驱动机构,所述滚筒和支撑轴均为空心结构,支撑轴外侧设有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接水槽,所述支撑轴外端伸到接水槽内,接水槽底部设有漏水管,漏水管一端连接有一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装有一根总进水管,总进水管一端通过三通装有两根进水管,两根进水管分别插入所述两个支撑轴内并伸入滚筒内端,所述进水管的外径小于支撑轴内壁的直径使进水管与支撑轴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制片装置还包括尾气吸收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周边的集尘罩,集尘罩一侧装有抽气管道,抽气管道外端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所述集尘罩由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组成,所述固定部分是设置在滚筒一侧的一块罩板,所述抽气管道穿过罩板并与罩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分上方设置有与罩板平行的轨道梁,轨道梁上装有沿轨道梁移动的运输小车,运输小车底部与活动部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喷淋机构和自动补液机构,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塔体一侧设有进气管,塔体顶部设有出气管,塔体内位于进气管下方装有碱液,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塔体底部,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出气管,出气管内装有与输出端管道连接的喷嘴,所述自动补液机构包括两台抽液泵、一个ph检测传感器和一个液位传感器,两台抽液泵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连接塔体上端,其中一台抽液泵a的输入端连接水池,另一台抽液泵b的输入端连接碱液池,所述ph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塔体侧壁上伸入碱液内,ph检测传感器与抽液泵b的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塔体内检测碱液的液位,液位传感器与抽液泵a的控制器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硫磺液化输送装置将固态硫磺加入内池,内池与外池之间的蒸汽和蒸汽盘管同时对硫磺进行加热使其熔化为液态,抽液泵根据液位传感器检测的液位情况控制开启或停机,液位过高时开机,液位过低时停机,抽液泵将硫磺液抽出后到输入计量釜之前设置有套管保温以保证硫磺液不会被外界低温环境降温凝固,从锅炉出来的蒸汽通过分气包分出三路,一路进入内池和外池之间,一路进入蒸汽盘管,一路进入套管a;

黄磷液化输送装置将固态黄磷加入熔磷池,通过蒸汽盘管加热使其熔化为液态,一级输送管的抽液泵将熔磷池内的液态磷抽到沉淀池内,通过静置沉淀使其杂质一部分沉入池底,一部分上浮到磷液与水之间,中间纯净度较高的磷液通过连通管流入补料池内,补料池根据实际情况向计量釜内输送纯净的磷液;

反应釜生成的液态五硫化二磷通过管道输送到制片装置的进料处,物料流到滚筒上被两个滚筒挤压成片状,同时被低温的滚筒迅速冷却凝固成固态定形,最后落到下料锥斗内;滚筒一端的支撑轴是空心结构,通过进水管不断向滚筒内输送冷却水,冷却水从支撑轴与进水管之间的间隙回流到接水槽内,再通过漏水管回流经过增压泵回到进水管内循环;制片过程产生的粉尘被集尘罩包围使其不向外扩散,同时通过抽气管道将粉尘抽走进入尾气处理装置;

尾气进入吸收塔内向出气口方向流动,被出气管处的喷嘴喷淋碱液与二氧化硫和硫化氢进行中和,从而除掉有毒气体成分;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塔体内的液位,液位较低时液位传感器发送信号到抽液泵a使其将水池内的水抽入塔体内补水,当ph检测传感器检测到ph偏低时发送信号到抽液泵b使其向塔体内补充碱液,当塔体内碱液的ph值达标时再控制抽液泵b停机。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硫磺液化输送装置设置内池和外池,在内池与外池之间通入蒸汽,同时在内池内设置蒸汽盘管,硫磺被内外同时加热,加热效率更高;2、所有输送管道的外露部分均设置有保温套管,减少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3、设置液位传感器与抽液泵联锁,实现自动化控制抽液;4、制片过程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被及时抽走进入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5、尾气处理装置内碱液自动补充,维持液位稳定,且碱液的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始终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同时无需人工监控,释放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硫磺液化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a视图;

图6是图4的b-b视图;

图7是图4的c-c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黄磷液化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d-d视图;

图10是图8的e-e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制片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f-f视图;

图中:101-输气管,102-保温管道,103-进气口,104-蒸汽管,105-输送管道,106-抽液泵,107-浮球液位计,108-外池,109-疏水口,110-分气包,111-蒸汽盘管,112-内池,113-套管a,114-保温层,115-套管b,201-沉淀池,202-一级输送管,203-补料池,204-二级输送管,205-浮球液位计b,206-浮球液位计a,207-抽液泵,208-熔磷池,209-连通管,213-盘管,214-疏水管,215-纯净水,216-磷液,217-浮球,3-反应釜,401-下料锥斗,402-滚筒,403-驱动机构,404-集尘罩,441-活动板,442-l形板,405-轨道梁,406-运输小车,407-拉索,408-罩板,409-抽气管道,410-支撑轴,411-进水管,412-总进水管,413-接水槽,414-漏水管,415-增压泵,416-进料管,417-支撑座,418-转轴,501-出气管,502-分支管,503-管接头,504-透明管,505-总管,506-增压泵,507-ph检测传感器,508-抽液泵b,509-抽液泵a,510-塔体,511-进气管,6-硫液计量釜,7-磷液计量釜。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蒸汽管路系统、硫磺液化输送装置1、黄磷液化输送装置2、硫液计量釜6、磷液计量釜7、反应釜3、制片装置4和尾气处理装置5,所述蒸汽管路系统包括蒸汽源和若干输送蒸汽的蒸汽管,所述硫磺液化输送装置1包括熔化池和硫液输送装置,熔化池内接入所述蒸汽管,所述磷液化输送装置2包括熔磷池208和磷液输送装置,熔磷池208内接入所述蒸汽管,所述硫液输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硫液计量釜6,所述磷液输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磷液计量釜7,硫液计量釜6和磷液计量釜7的出料口均与反应釜3的进料口连接,反应釜3的出料口连接制片装置4,反应釜3还设有尾气出口并通过管道连接尾气处理装置5。

参见图4-7,本实施例所述熔化池和蒸汽输送装置,熔化池包括外池108和内池112,外池108和内池112之间设有间隙,内池112底部通过若干支柱固定在外池108内,外池108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气口103,外池108另一侧下端设置有疏水口109,内池112内部装有蒸汽盘管111,蒸汽盘管111底端伸出内池112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蒸汽管包括与锅炉连接的输气管101,输气管101一端连接有分气包110,分气包110设置有至少三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管道102与所述外池108的进气口103连接,另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管道102与所述蒸汽盘管111顶端连接;熔化池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装有抽液泵106,抽液泵106的抽液管伸入内池112底部,抽液泵106的输出端设有与硫液计量釜6连接的输送管道105。

本实施例所述熔化池内装有浮球液位计107,浮球液位计107与所述抽液泵106的控制器电气连接,当浮球液位计107检测到液态硫磺的液位过高时发送信号到抽液泵106的控制器使其工作将硫磺液抽到计量釜内,当浮球液位计107检测到硫磺液位过低时发送信号使抽液泵106停机。

本实施例所述输送管道105外套有套管a113,套管a113外套有套管b115,套管a113与套管b115之间设有保温层114,所述分气包110设置有一根穿过套管b115伸入套管a13的蒸汽管104。

参见图8-10,本实施例所述黄磷液化输送装置2还包括沉淀池201和与计量釜连接的补料池203,熔磷池208、沉淀池201和补料池203内均装有输送蒸汽的盘管213和用于阻隔空气的纯净水215,熔磷池208、沉淀池201和补料池203顶部均装有盖板,熔磷池208与沉淀池201之间装有一级输送管22,补料池203与所述磷液计量釜7之间装有二级输送管204,一级输送管202和二级输送管204上均装有抽液泵207,一级输送管202两端分别伸入熔磷池208和沉淀池201的底部,二级输送管204一端伸入补料池203底部,沉淀池201与补料池203之间的下端位于磷液216的中间装有连通管。

本实施例所述补料池203内装有用于检测纯净水215液位的浮球液位计a206和用于检测磷液216液位的浮球液位计b205,浮球液位计a206的浮球217密度小于水,浮球液位计b的浮球217密度大于水且小于磷液,浮球液位计b205与二级输送管204的抽液泵207的控制器电气连接,当浮球液位计b205检测到磷液216的液位过高达到预设限值时发送信号到抽液泵207的控制器使其工作将磷液216抽到计量釜内,当浮球液位计b205检测到磷液216的液位过低时发送信号使抽液泵207停机。

参见图11-13,本实施例所述制片装置4包括两个平行放置的滚筒402,两个滚筒402一端设有转轴418,另一端设有支撑轴410,转轴418和支撑轴410均安装在支撑座417上,转轴418外端连接驱动机构403,所述滚筒402和支撑轴410均为空心结构,支撑轴410外侧设有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接水槽413,所述支撑轴410外端伸到接水槽413内,接水槽413底部设有漏水管414,漏水管414一端连接有一增压泵415,增压泵415的输出端装有一根总进水管412,总进水管412一端通过三通装有两根进水管411,两根进水管411分别插入所述两个支撑轴410内并伸入滚筒402内端,所述进水管411的外径小于支撑轴410内壁的直径使进水管411与支撑轴410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施例还包括尾气吸收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402周边的集尘罩404,集尘罩404一侧装有抽气管道409,抽气管道409外端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所述集尘罩404由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组成,所述固定部分是设置在滚筒402一侧的一块罩板408,所述抽气管道409穿过罩板408并与罩板408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分上方设置有与罩板408平行的轨道梁405,轨道梁405上装有沿轨道梁405移动的运输小车406,运输小车406底部通过拉索407与活动部分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活动部分包括一块l形板442,l形板442两侧各铰接有一块活动板441。

本实施例所述两个滚筒402周边设置有一个下料锥斗401,滚筒402上方设置有一根进料管416,位于进料管416一侧的活动板441上设有让位槽。

本实施例所述漏水管414与增压泵415之间设置有制冷装置,从接水槽413的回水进入制冷装置冷却后再通过增压泵415泵回进水管411进入滚筒402内循环。

参见图2-3,本实施例所述尾气处理装置5包括吸收塔、喷淋机构和自动补液机构,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510,塔体510一侧设有进气管511,塔体510顶部设有出气管501,塔体510内位于进气管511下方装有碱液,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增压泵506,增压泵50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塔体510底部,增压泵50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出气管501,出气管501内装有与输出端管道连接的喷嘴,所述自动补液机构包括两台抽液泵、一个ph检测传感器507和一个液位传感器,两台抽液泵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连接塔体510上端,其中一台抽液泵a509的输入端连接水池,另一台抽液泵b508的输入端连接碱液池,所述ph检测传感器507安装在塔体510侧壁上伸入碱液内,ph检测传感器507与抽液泵b508的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塔体510内检测碱液的液位,液位传感器与抽液泵a509的控制器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增压泵506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根总管505,总管505上设有两根分支管502,所有分支管502均与出气管501连通,每根分支管502伸入出气管501内均设置有喷嘴。

本实施例所述塔体510外侧设置有液位观察装置,液位观察装置包括两个与塔体510内部连通的管接头503,其中一个管接头503位于塔体510顶部,另一个管接头503位于塔体510底部,两个管接头503之间装有一根透明管50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